看懂1000部電影的男主角,智商非凡,逆襲大反派

2019-12-14   獨狼映畫

說起來,影片《誤殺》的敘事主線其實一目了然,無非是平凡的男主角為了捍衛自己的女兒,和惡霸權貴鬥智斗勇,並且最終大獲全勝。我們坐在電影院,一起見證這一場逆襲,內心深處忍不住大呼過癮。

眾所周知,名義上說天賦人權人人平等,但這分明是理想主義,尚沒有成為完全的事實,放眼我們身邊,親眼可以目睹,生而為人還是無奈的被分為三六九等,在各個圈層都潛伏著一條或明或暗的鄙視鏈。

而《誤殺》之中的那至為強烈的矛盾衝突,實際上來自於兩大全然不同的圈層。一方是普通老百姓,男主角身在異國他鄉為的是生計,常常也會捉襟見肘,比如女兒的教育經費開支,也要思量再三,畢竟肉痛,家裡又沒有金礦。

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的家庭,母親是警察局長,號稱「神探」,所在的城市裡無人不曉,不僅實權在握,手下更是打手多多,父親也是權貴,這就是個舉足輕重的權貴之家,兒子呢?十幾歲就能開跑車招搖過市。

通過《誤殺》我們也可以發現,生而為人,事實是生而不平等的,決定人不平等的有兩樣關鍵,一是出生,二是智商。出生拼的是投胎,這個比中彩票還要不確定,完全看運氣,出生為富二代的話,那麼生來就是錦衣玉食。

那麼出生在普通家庭呢,就意味著沒有出頭之日了嗎?其實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後天的努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哪怕是智商不夠,也可以在後天的學習之中逐漸提高,最終實現社會地位的飛躍。

在《誤殺》中,男主角一明顯處於劣勢,各種社會資源都在警察局長一家的手上,他們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實力上幾乎是碾壓的態勢,但最終來看依然是斷子絕孫的結局,實在諷刺的緊。

相信大多數看過電影的人都不會懷疑男主的智商,歷經一系列的鬥智斗勇,在一張一弛之間,始終與權貴保持著勢均力敵的氣場,這一點殊為不易。

男主角喜歡看電影,估計也看了超過1000部電影,這個設定很有意思。從他的種種表現來看,這麼多影片沒有白看,反倒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他的智商,讓他在應變突發事件之時變得雷厲風行,令人驚嘆三分。

觀影本身其實成了男主角一種刻意練習的方式,不知不覺之間,這些以興趣愛好之名慢慢成了個人的一種提高智商的方式。

很多人之所以沒能成為精英,或是社會的棟樑之才,僅僅因為出身而已,不代表他們智商不給力。尋常巷陌的服務生,或是走街串巷的送外賣,這些社會底層僅僅是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

很多這樣的人,其實就活在我們身邊,能吃,能睡,不少的還有肌肉,沒有什麼富貴病,身體還倍兒棒,謙卑有禮,踏實做事,拿的每一分錢都是他們應得的,也不偷,也不搶,童叟無欺,捍衛著生而為人的尊嚴。

如果讓這樣的人和那些富二代轉換一下身份,同一個出身,同一個起跑線,沒準兒將是另一場降維秒殺。

片中的警察局長絕對是權貴的反面教材,太傲慢了,太迷信自己的力量了,自信到憑藉掌控的資源可以對男主一家施行降維打擊,實際上呢,在她的眼中男主這樣的人跟蟲子沒什麼區別。就像影片《寄生蟲》老闆的眼中,宋康昊一家跟蟲子沒什麼區別一樣。

她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傷害,各種方式發動暴力攻勢,實際上只是紙老虎罷了。濫用職權,公器私用,不擇手段,好一出翻雲覆雨的鬧劇。她越是傲慢,在懂的人眼中,就越是愚蠢。而這種愚蠢,恰恰是因為不尊重他人的生命。

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則是禽獸。片中出現的惡霸富二代顯然跟家庭有關,母親是個母老虎,知法犯法,且目中無人,所生的兒子能好到哪裡去?

一旦被逼到絕境,底層的智慧究竟能爆發出怎樣的能量,這是難以想像的。

影片的結尾其實做一個主題延伸,壓迫男主角的不只是權貴這座大山,還有一座看不見的大山,就叫做宗教。翻雲覆雨的警察局長沒有讓他跪下,倒是僧侶讓他獻上了膝蓋。

自古以來的壓迫都是雙管齊下的,肉體是一個層面,精神又是一個層面,肉體上的反抗無論多麼激烈,精神上的緊箍咒如果不能衝破,膝蓋終究不是自己的。

與天斗,與地斗,首先都要與人斗,與千百年以來的心魔斗,與宗教世界的牛鬼蛇神斗,而後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不是靠天,不是靠地,而是靠我們自己的披荊斬棘,如果人需要信仰,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信仰:跟神仙皇帝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