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睡眠引導-奶睡抱睡的危害,不改害了孩子

2019-07-17     Joe爸爸Summer媽媽

我這裡先說清楚我並不是反對抱睡跟奶睡,我指的是嚴重的依賴抱睡奶睡,不抱著不睡,一放就醒,或者是必須含著奶才能睡著。一般嚴重的抱睡跟奶睡伴隨的就是白天小覺短,晚上頻繁夜醒,因為這會讓他在進入淺睡眠的時候發現在睡著的時候跟醒來的時候環境不一樣,從而驚醒,嚴重的一個晚上起來5,6次,不止嚴重了影響大人睡眠,嬰兒更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更會導致生長激素的生成。如果有嚴重的抱睡跟奶睡情況是必須要改正的。

尤其長期的奶睡等於一直不停的在進食,會對嬰兒的腸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而常常抱著睡覺,尤其抱著睡整覺,對嬰兒的脊柱是非常大的傷害。太長期的抱睡很有可能造成嬰兒脊柱側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真的就得不償失了。

奶睡跟抱睡是很多新手爸媽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其實嬰兒本身並不具備自己睡覺的能力。這裡就別牽扯到什麼安全感了,就像嬰兒不會吞口水,不能控制大小便一樣,嬰兒出生並不具備自己睡覺的能力,而需要藉助外力來幫他睡覺。嬰兒一般到3個月之後才開始慢慢出現能自己睡著的狀況,並且明顯的出現學習自己睡覺的狀態。 一開始奶睡抱睡是不可能避免的,多多少少一定會有。

而三個月之後,嬰兒開始學習自己睡覺的能力,很多睡眠倒退的情況就會出現。很多人覺得抱睡奶睡沒什麼關係呀,往往都是到了三個月之後才發現問題出現。在嬰兒開始學習入睡的時候,繼續給予奶睡或是抱睡,很容易就讓他認為這是睡覺的方式,從而開始依賴奶睡跟抱睡。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本來就是小孩子的天性,但是我認為這就像孩子1歲後可以開始自己吃飯了,而大人依然喂它,讓他錯失了學習的機會。也很多人抱著大了就好的心態,小孩子都是這樣的。 這樣的情況或許真的大了會好,但是有很多孩子到了1歲甚至2歲3歲還停不了夜奶跟睡前必須抱著哄。在他該學習的階段讓他學習,大人不應該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

再來說到安全感,不要以心理學以及大人的思維去灌注在嬰兒身上,說的好像非常有道理,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我見過有良好睡眠及睡眠訓練的都沒有出現過安全感缺乏,反而是聽過幾個周圍的朋友及小區里同齡的孩子出現嚴重的安全感缺乏。嚴重的依賴媽媽的懷抱,嚴重到連清醒的時候也要賴在媽媽身上,放下就哭。

接下來談談如何戒掉奶睡跟抱睡。

其實戒掉奶睡還是相對容易的,只是過程會很辛苦。建立規律作息,按照吃-玩-睡的規律(參考規律作息EASY程序), 在喂奶時讓孩子保持清醒,不要讓他以喝奶的方式入睡。如果情況較為嚴重,沒奶絕對不睡的,或者是情況比較複雜,奶睡跟抱睡都存在的,那我建議先把奶睡改成抱睡,先抱著哄孩子入睡,把奶睡的情況改掉。改掉奶睡方法簡單,但是很可能造成孩子很大的反彈,哄睡困難,所以過程是會比較累的。

而抱睡的可以採取睡眠訓練來讓他學習自主入睡。(根據月齡參考4S哄睡法,法伯訓練法, 抱起放下法)如果比較不認同睡眠訓練的,也可以採取循循漸進方式,一開始快速走動,一邊噓拍直到入睡,一直到使用這個方式直到孩子習慣。然後改為慢速走動,配合噓拍。再來原地走動,原地不動,最後放在床上噓拍。3個月後噓聲改成唱歌給她聽。每個階段可能會需要一個星期以上。

最後我還是強調一點,我並不是完全反對抱睡跟奶睡,比如出門在外,如果玩的太開心睡不著,我還是會用抱睡讓他可以儘快進入睡眠,或是玩一整天很累了,晚上喝奶直接喝到睡著了,我也會放任他直接讓他睡覺。但是如果發現孩子開始依賴奶睡跟抱睡,並且出現睡眠質量降低的情況,必須馬上糾正。別再抱著孩子大了就能睡好了的心態,真的愛孩子應該是要考慮給她好的睡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rhEmwBmyVoG_1Zuy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