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今年的A股市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科創般了。
近日,一組關於科創板的數據出爐,截至9月24日,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15家科創板的保薦券商,跟投的帳面浮盈合計超22億元。
不得不說,「炒新」這一特有的現象,在科創板上得到了延續。
跟投科創板的券商,都賺的盆滿缽滿,你呢?
數據顯示,按照9月24日收盤價,29隻科創板股票,涉及15家保薦券商, 平均帳面浮盈有多少呢?
大概為1.5億元。
其中中信建投浮盈最多,約為3.44億元,其次為中信證券,跟投的帳面浮盈約為3.39億元,僅次於中信建投證券,頭部券商優勢,在科創板跟投方面,非常明顯。
從業績角度,一些券商的跟投浮盈已接近甚至超過其8月凈利潤規模。
中信建投
從中信建投的走勢上,也可以看出端倪:即便從新股上市後就爭議不斷,但是中信建投股價目前依然處於歷史的高位附近,與其業績,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然,投資者也要注意下,券商股雖然有科創板這樣的利好刺激,包括跟投浮盈,也還是要警惕股價高位面臨的阻力,以及後續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是否還有著很好的表現。
說完跟投的券商,我們再看下整個科創板目前的表現情況。
華興源創
以「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為例,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數科創板個股的走勢。
在上市之處,關於科創板的爭議,其實也是有的,無非估值是否高估太多,甚至之前還有質疑華興源創的觀點。
然而,真到了科創板的第一天,真的是大漲,當時筆者不得不意味深長的感慨了下:
「一個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如果說第一天的「祖國江山一片紅」,象徵意義更多的話,隨後的幾個交易日,繼續向上,則超過了很多人的意料。
而科創板本身交易規則里,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五個交易日後為20%,所以,人們都在看,五個交易日之後的情形。
結果,五個交易日後,大多數科創板繼續向上,甚至創了新高。
對於那些中籤了的投資者而言,如果你能持有一段時間,收益相當可觀。
甚至即使你沒有中籤,中途買入的話,也有不菲的收益。
這就是科創板帶給投資者的「福利」,只是,你投資科創板了嗎?
說句實話,筆者開通科創板後,也申購了新股,可惜並沒有中籤。
在沒有中籤的時候,也並沒有在後來單獨買科創板的股票,錯過了這波科創板的上漲。
當然,現在的股價,大多科創板的股票,又像華興源創這樣, 逐步的,又回落到了第一天收盤價附近,甚至更低,如果你沒有在適當的高位賣出,可能又是一個過山車。
但是,即便如此,也必須承認,至少在上市之初,科創板確實給投資者賺錢的機會了。
這一點,進一步的驗證了「炒新」,這個在資本市場經常出現的現象。
什麼是「炒新」?
就是對於新鮮事物的炒作。
翻開資本的投資史,幾乎就是一部「炒新」史。
比如曾經的,炒國庫券,到後來炒股,到股權分置改革,到炒新股,到炒中小板、創業板等等,每一個新鮮事物,都有著炒作的階段。
格局再大一點的看,比如曾經的虛擬貨幣,到近來年輕人的「炒鞋」,或者每個人都感同身受的「炒房」,這些的本質,都是「炒新」的思想。
所以,科創板這波的上漲,不管是賺了與否,最重要的是,你投資理念里,需要有一個「炒新"的思想,也就是對於新鮮事物,敏銳的嗅覺。
如果從科創板本身而言,從剛上市萬眾矚目的連續上漲,到近期默默無聞的回落,無非是資本市場正常的波動,未來個股的潛力多少,依然離不開它們各自的估值,以及真正的價值。
從這一點上來說,筆者依然認為,科創板里可能會出現牛股,但是也有很多,被高估的水分很大。
而更深層次的,如前所述,科創板即便你這一波沒有賺到,但是你的投資理念中,認識到了「炒新」的思想,它讓你保持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這點很重要。
投資之中,請永遠保持好奇心,永遠饑渴。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條清流,更多投資理念,歡迎關注討論。
其它專業技術分析基礎,以及資訊詳解,歡迎訂閱專欄,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