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的扎心話令父母反思:沒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憐

2019-07-17     功夫媽咪幫

文|功夫媽咪

前兩天看到一個驚險的視頻,江蘇常州一個車流滾滾的街頭,一個6歲的小女孩突然闖入車流當中。幸好當時開車經過的輔警看到之後,迅速把小女孩抱走了,避免了危險的發生。

據了解,小女孩之所以這麼不顧危險地沖入車流中,是因為爸爸不在家,她要去找爸爸。

這讓我想起了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的時候,看到的心酸一幕。

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邊哭邊喊著「我要爸爸」「我要爸爸」,一旁的媽媽抱著她,安慰她:「不哭,不哭,爸爸很快就回來了。」

後來了解了才知道,孩子的爸爸經常要出差,孩子有時候好幾個月都見不到爸爸。看著小女孩一臉羨慕地望著別的小朋友跟爸爸玩耍,突然有點心疼。

爸爸們經常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缺席孩子的成長,但他們卻不知道,有些愛和陪伴錯過了,將會是爸爸一生的遺憾;而童年缺失父愛的孩子,這一生都可能迷失在尋找父愛的路上……

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

2017年發布的一份《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家庭,日常陪伴孩子的是母親,而父親陪伴較多的家庭,僅占到了12.6%。父親在工作日陪伴孩子的時間為2.9個小時,周末為7.7個小時,也遠低於母親的4.6個小時以及10.9個小時。


父親不能陪伴孩子的原因,大多是工作上的加班或者應酬。如果加班和陪孩子發生衝突的話,超過一半的爸爸是難以抉擇,而只有14.5%的爸爸會果斷選擇陪孩子。

從數據上來看,爸爸的缺席是一個比較普遍存在的現象。或許爸爸們還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他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在BBC推出的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通過研究發現,爸爸參與早期發展的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會更自信,更有耐心,並且更有可能取得高分。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在對超過一萬名嬰兒進行長達半個世紀的跟蹤調查之後發現: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更少與父親相處的孩子聰明。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正確的。

忙於工作的爸爸,

如何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

(1)陪孩子的時候,請放下手機

很多爸爸陪孩子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在陪孩子的時候又不專心,一邊陪著孩子,一邊玩著自己的手機。

海南儋州一位四年級的小朋友在一篇《爸爸,我想對你說》的作文中,就控訴了爸爸這樣的行為。

「爸爸,我一直想對你說:和我玩一會。每當我看見別人的爸爸帶他們出去玩的時候,我是多麼的羨慕。我就只會看見你玩手機、玩手機。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

高質量的陪伴,並不僅僅是陪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還要有親子之間的互動,在孩子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要及時回應他,這樣他才會意識到自己是被關愛、被重視的,才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建立自信心。

所以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請放下手中的手機,專心致志地陪孩子,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這樣的陪伴也才有意義。

(2)跟孩子約定一個固定節目

小區里有一個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要出差,但是不管多麼忙,他每天晚上在睡覺之前,都要給孩子講故事,在家的話就抱著孩子講,出差的話就通過視頻講。如果周末在家,他也會帶孩子去公園玩,而且有時候就父女倆自己去,把媽媽「丟」在家裡。

據孩子的媽媽說,雖然爸爸平時帶孩子的時間少,但是他也非常了解女兒的喜好,甚至女兒跟爸爸的感情比經常陪她的媽媽還要親。

爸爸和孩子之間有固定的時間相處,哪怕這個時間只有10分鐘,只要能夠全心全意地陪伴,也能夠增強爸爸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讓孩子感受到在成長過程中有爸爸的參與。

固定的節目可以多種多樣,幫兒子洗澡,給女兒講故事,玩一些簡單的親子遊戲......只要爸爸能夠心無旁騖參與其中,親子之間有足夠的互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固定節目。

(3)要注重儀式感

儀式感是什麼?

《小王子》里是這樣說的:儀式感,是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忙於工作、陪伴孩子時間少的爸爸們,就更應該注重儀式感。

德國華裔作家程丹梅曾說,她家的地下室一直保存這兒子4歲生日時的一個紀念品——木偶戲台。

德國爸爸每年都要給孩子策劃生日,在兒子4歲生日那天,程丹梅的先生給兒子準備一場精彩絕倫的木偶戲。

「十幾個玩偶在手裡交替出現,嘴裡變換著腔調說台詞。一會兒是警察,一會兒是個老太婆......」

來參加生日會的小朋友們對這樣別開生面的生日會交口稱讚,並不斷地跟她兒子說:「你爸爸真酷!」

「兒子度過了一個永生難忘的生日!」程丹梅說道。

一個特別的儀式,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可能這一生的都難以忘記。而這種儀式感不一定是過生日,可是幼兒園畢業時一個特殊的畢業禮物,某個節日精心策劃的驚喜,開學前特意給孩子剪個頭髮......

(4)好玩又不累的親子遊戲

很多爸爸說,工作一天都累死了,哪還有體力陪孩子玩。那功夫媽咪就來給爸爸們推薦一些「躺著」也能玩的親子遊戲。

  • 假裝自己成恐龍化石

一把玩具鋤頭、一把小刷子、一個小盤,給孩子準備好這些,然後自己假裝成恐龍化石,靜靜地躺在沙發上,等待著孩子把你「挖」出來就好了。

不過要記得提醒孩子,不能戳到眼睛哦。

  • 假裝成一個罪犯

每一個小男孩,都有一個當警察的夢想,不妨就通過遊戲來滿足他吧。

給孩子準備一副望遠鏡,讓他扮演警察,監視罪犯的一舉一動。然後扮演罪犯的你,躺著就好了......

  • 假裝自己是個模特

孩子總是喜歡在牆上畫來畫去?為什麼不給他準備一個小畫架,讓他扮演一個畫家呢!

爸爸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扮演一個模特。

叮囑孩子完成一幅好的作品,一定要耐心地畫。

最後不管畫的怎麼樣,一定要記得誇獎孩子哦。

這幾個遊戲雖然簡單,但可真不是敷衍哦,整個過程是需要走心的。

功夫媽咪說:

《父性》中有這樣一句話:父親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鬱。

對於自己的缺失,爸爸們總是能夠給出各種理由,但我想說的是,不要在還沒有嘗試的情況下,就說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只要你足夠上心,時間總是能夠擠出來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uBsBGwBmyVoG_1Zbe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