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小米大一點,奶奶就抱他回了老家。繁忙的媽媽只能兩三個禮拜回去看他一次。不在孩子身邊,又擔心奶奶不會教,媽媽就給小米買了平板。結果,才一歲多的小米就每天看平板!
除了平板「老師」的陪伴,奶奶對小米的照顧也可謂是「無微不至」。用媽媽的話說:「奶奶很寵他,根本不需要說話,奶奶就能明白他的意思,衣來張口飯來伸手,出門都不捨得讓走路,都是抱著,怕他摔著!」
終於,放暑假了,媽媽得了空,就把小米接到了身邊。此時,小傢伙已經兩歲了。但媽媽很快就發現,小米有些不對勁。他不理人,也不說話!
媽媽上網一查,全都說是自閉症。她心裡害怕極了,趕忙帶小米到醫院。起初,主治醫師說小米不是,可去做測試時,小米一點也不配合,對方就給了個「自閉症傾向」的結論!
媽媽崩潰了,整夜整夜睡不著,天天上網搜,可百度上蹦出來的,全是自閉症的相關資料!
無意之中,她也看到了老岳講感統。她很快發現,小米的好多症狀更像是岳老師所說的感統失調。當時她也是第一次聽說感統失調,既將信將疑,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所以果斷報名了老岳講感統家庭訓練指導班!
慢慢的,媽媽發現,和人接觸多了的小米,在聽指令方面確實好多了,但依然沒有語言。
所以,她依然天天會往自閉症上想。到底是不是自閉症?到底是不是?
媽媽一邊忍受著不確定性的煎熬,一邊也在流言蜚語中變得越來越敏感脆弱。有一天,帶著還沒有語言的小米上公園,聽到有個家長在背後說小米是個啞巴,媽媽的眼淚嘩啦一下就出來了!
「那段時間真是人生最黑暗的時候!」媽媽說。不過幸好,有亞兵老師。亞兵老師不厭其煩地為媽媽解答小米的各種問題,甚至還為媽媽爭取到了一次到北京見岳老師的機會。
那麼,見到岳老師之後會怎樣?小米的未來會因為一次見面就有所改變嗎?
在北京,媽媽見到了岳老師,也見到了岳老師和醫院不一樣的測評方式。而測評結束,岳老師非常肯定地告訴媽媽,小米不是自閉症!同時,岳老師還給媽媽提了很多建議,做按摩,做訓練,送小米到幼兒園......
媽媽半信半疑,但回去之後還是按著岳老師說的做了,並把小米送到了幼兒園。
除了訓練和按摩,媽媽每天帶小米在戶外玩耍,跑,爬山,游泳......結果,快三個月的時候,小米的語言真的就出來了!
每天帶小米到戶外玩耍,每天大量的爬、跑、跳,她牢牢記住了岳老師那句:
慢慢的,小米的進步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現在,雖然和同齡孩子比起來還有一些差距,但相比從前的自己,真的已經算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而文章開頭的那個視頻,也正是小米當下在幼兒園的優秀表現。
那麼最後問一句,你是那位因老岳講感統而改變的家長嗎?文末留言,說出你和老岳講感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