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華容」華容縣滴夾葉點子!作為華容人,你聽說過嗎?

2019-06-08     微醺華容

華容夾葉點子是流傳於湖南省華容縣的民間打擊樂藝術。「夾葉」是指兩副鈸一前一後相互夾雜叩擊,「點子」就是指根據不同節奏和情緒打擊出的樂譜。華容夾葉點子是湘北地區最為獨特的民間打擊樂藝術。它主要流傳在華容縣的老華容人居住的丘陵山區與相鄰地區,如東山、三封寺、勝峰、萬庾、鯰魚須、南山、終南、操軍、治河渡等鄉鎮。華容夾葉點子是由一面鼓、兩副鈸、一面大漢鑼和一面小歐鑼等五件樂器演奏,由五人操作,一人背鼓,華容縣當地習慣地稱其為「六合班」。2006年,華容夾葉點子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華容夾葉點子」的原始功能是人們為了防禦野獸和抗擊「強人」而傳遞消息、呼籲救助。隨著社會的進步,「華容夾葉點子」的原始功能逐漸淡化,並發展成為人們的一種自我娛樂方式,以其熱烈、大氣、鏗鏘、激越、聲響穿透力強的特點,再加上「點子」(曲譜)多,變化多,和諧動聽,適宜營造歡樂、熱鬧的喜慶氛圍,而廣泛應用於男婚女嫁、迎賓接客、社日1、過年過節、辦喪送葬、龍燈花鼓等一切需要營造歡樂、熱烈、祥和、喜慶氣氛的場合,是華容城鄉隨處可見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1991年,華容縣文化館的文化幹部運用「華容夾葉點子」的基本素材創作的打擊樂《豐慶鑼鼓》在江漢洞庭湖平原七市縣的文藝會演中獲得一等獎;2001年,華容縣創作並組織近60人演奏的《金鈸響鼓鬧洞庭》在岳陽市舉辦的大型廣場文藝會演中獲得一等獎;2003年,華容縣創作的大型打擊樂《操軍令》在湖南省「三湘群星獎」音樂類競賽中再次奪得金獎。

「華容夾葉點子」中的「葉」,是鈸的形象稱呼。「夾葉」是說兩副鈸不是同時叩擊,而是使兩副「葉子」叩擊出的聲響一前一後相互夾雜。「點子」就是指根據不同節奏和情緒打擊出的樂譜。如《鳳點頭》《紅繡鞋》《縷縷金》等。就「點子」而言,華容「夾葉點子」就有「正譜」8個,「水譜」不知其數。就是因為這些「正譜」和「水譜」為華容人所獨創、獨有,不同於其他任何地方的同類樂器的演奏,便成為一朵長盛不衰的奇葩。

「華容夾葉點子」的基本內容主要為8個「正譜」和眾多「水譜」。每個譜子的前面都有「引頭」。「引頭」有「明引」和「暗引」之分。既做動作又擊出聲響的叫「明引」;只做動作不擊出聲響的叫「暗引」。「引頭」就相當於歌曲的「前奏」;歌手靠聽「前奏」決定演唱的內容和速度;「華容夾葉點子」就靠鼓手交代「引頭」決定其他樂手演奏的「譜子」。鼓手無論用「明引」或「暗引」的方法交代「引頭」,都叫「拿引」。

「華容夾葉點子」的藝術特色:

1.音響穿透力強,節奏熱烈明快,非常適合用來營造喜慶氣氛,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2.具有較強的表演性,除「拿引」鼓手有富於表演的多種手勢,瀟洒大方,美觀別致外,其餘樂手一旦融入曲譜,就情不自禁,搖頭晃腦,形色自如,具有極強的觀賞價值。

3.應用十分廣泛,男婚女嫁用、迎賓接客用、社日1用、過年過節用、辦喪送葬用、龍燈花鼓用等。

4.樂器簡單,隨處都可買到。除對兩副「葉子」的大小、厚薄和音色具有一定的要求外,其餘樂器只要同類都可以代用。為其廣泛流傳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5.曲譜(正譜)數量不多,只有八個。但只要學會了這八個正譜,其餘用「拆引」方式連綴而成的「水譜」就都能演奏,這也為其傳承提供了方便。

2006年,華容夾葉點子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雖然如此,華容仍有部分人是沒有聽說過「夾葉點子」這個名字的,如果你聽說過,請點擊一下關注或者點個贊,讓我知道華容文化的影響力!

文字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微醺華容,每天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華容!

微信公眾號搜索關注公眾號「華容在線」,華容生活必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fv6KmwBmyVoG_1ZfG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