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什麼事業編制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不同,區別在哪裡嗎?
對於事業編制退休以及事業單位退休是有區別的嗎?相信大家對於這一點也是產生一些疑惑的,對於這兩者之間,如果說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只有兩個字的差距,但其實在這當中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為在事業單位當中工作的話,其實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屬於編內的人員,其實這時候也就是區分出了事業編制以及非事業編制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雖然是在事業單位當中工作,但他們並不是編內的人員,而是屬於編外人員,那麼什麼是編外人員呢?其實他們是屬於合同制的,也可以說他們是事業單位臨時聘用的人員,對於這樣的人員,其實你可以說你在事業單位工作,你在退休之後可以說自己是從事業單位退休的,但是你並不能夠享受到事業編制人員的待遇。
那麼如果你在事業單位工作,是屬於這種合同制的工作,與他們同工同酬的合同制的話,雖然你長期的在事業單位裡面工作,但是並不具備事業編制,那麼這時候有什麼區別呢?其實也就是別人在日常工作當中可以享受到一些大雨,但是你享受不到,像是事業編制人員的待遇就有節假日的福利、年終獎福利、工資上也是會有著一定的區別的。
那麼在退休之後也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對於事業編制的人員,其實算是比較特殊的人群了,對於他們在2014年之前的退休人員都是採用了老辦法,那就是根據自己的崗位津貼,職務津貼,還有職稱津貼等等津貼相加所得去算出自己的退休金待遇的,在2014年之後退休的人,他們則是採用了另外的方式,是用新辦法與老辦法兩者相結合,然後取高補低,也就是兩者都去計算,然後如果說老辦法能夠獲得的養老金比較多的話,那就是用老辦法,那麼如果是新辦法能夠得到的養老金多的話,則是採用新辦法。
不過對於新老辦法交替的時間也是在2014年到2024年這10年期間,這算是一個過渡性的時間,也是一個過渡性的補償方案,可以去獲得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因此基本上在這10年當中退休的人員能夠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會跟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人所得養老金持平。
再來就是對於事業單位當中退休的合同制員工以及臨時聘用員工了,雖然說他們可能是正常的繳納了社保的,但是因為他們是合同制員工或者是臨時聘用的員工,工資水平也就會比較低,所以說他們在繳納社保的時候,其實也是按照最低標準百分之六十進行繳納的。所以說這樣以來的話,他們所能夠獲得到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會比較低的,那麼如果說繳費的年限低的話,那麼對於領取到的養老金也是會比較低的,不過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要保證15年的繳納年限的,因為低於15年繳費年限的話,那麼這也是會影響到我們的退休金的,低於15年是沒有養老金待遇可以領取到。
其實如果是這樣來看的話,比起那些在事業單位工作了30年或者是更長時間的人來說,其實自己的退休金要與別人相比較的話,那是可以看出一個非常大的區別的,而且我們也是要知道,對於現在的事業單位基本上都是會給到事業編制的人員建立起職業年金的,但是如果你是合同制員工的話,那麼你是沒有這部分年僅的,因此這樣一來差距也就會更大了。
其實對於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是說想要進入事業編就可以的,在這背後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那麼如果說你覺得在這當中有差距的話,你覺得自己想要進入事業編的話,那麼在這時候你就需要自己去努力了,不過每個人都是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所嚮往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因此也不要因為這樣的原因去進入到事業編,有些人就是有能力自己去闖出一片天,可以年薪百萬,年薪千萬,甚至是更高,所以根本就不用這樣去考慮這些事情,那麼如果說自己所繳納的養老保險是比較低標準的話,其實如果你的經濟能力是可以的話,那麼也是建議能夠多繳納的話,還是多繳納,這樣我們才能夠自己保證到自己的養老金待遇比較高。
如果對於養老金有疑問的話,那麼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blOO3EBiuFnsJQVsp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