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是朱小元為自己的繪畫貼的標籤。自稱「業餘」,一方面源自她不是美術院校科班出身;另一方面源自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繪畫只是她業餘時間的業餘愛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她缺乏良好的專業訓練,相反,她在不同時期內有著不同的非凡老師。
大學畢業後她當過老師,拜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劉菊清為師時,她還在上海某外企當主管並執著的自學工筆花鳥。
朱小元:筆名朱原。1957年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83年畢業於蘇州大學。自幼隨父親油畫家朱克可學習書畫,後師從江蘇省國畫院畫家李亞先生和南京藝術學院劉菊清教授,並由劉菊清教授引薦師從國畫大師陳佩秋先生。現為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花鳥畫研究》雜誌編委,江蘇省美協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
朱小元的啟蒙老師是她的父親、油畫家朱克可。她自幼隨父親學習書畫,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並且在其指導下熟讀古文,她父親叫她「書蠹」——因為她太愛讀書。
之後,她又先後拜江蘇省畫院畫家李亞、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劉菊清為師,從臨摹宋畫入手,逐漸推陳出新。
在工筆花鳥的創作上,朱小元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她除了使用寫生素材,為章法練習作的作品外,值得注意的是,她將一些生活中感受到的景象引進構思創作。
2006年,劉菊清教授給朱小元提議道:「……你現在花是可以,但是你這個鳥要下下功夫。」於是,她開始研究鳥類學,並加入了野保組織,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個領域。
在野保過程中,通過與鳥類面對面的平等交流,小元深切地感悟到自己與鳥類的處境是何其相似:大家都有生的慾望、生的快樂、生的悲哀。
因此她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創作衝動,希望通過自己的畫筆把這種通過互動交流獲得的理解與感動表達出來,並透過自己的作品傳遞給更多的人。
2010年初,在劉菊清教授的引薦下,朱小元正式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家陳佩秋的入室弟子。俗話說得好:「名師出高徒」;俗話還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二者在朱小元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證。恩師們的指導可謂是傾囊而授,朱小元的學習可謂是殫精竭慮。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作品越來越獨樹一幟的畫家的誕生。
朱小元畫作的獨特性,還源自她曾在學校任哲學講師十年以及長期任外企高管的經歷。學科的跨界、職業的跨界,為她提供了更為廣博的知識修養、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少的束縛,使她能夠有獨特的哲學思考、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對自然的充分尊重……
朱小元作品欣賞
臨摹作品欣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