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吃藥的時候都習慣伴著水喝,藥品的包裝上都會寫明一次吃多少顆藥、一天吃幾次,但是幾乎沒有說明書上會寫一次喝多少水,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是按照心情隨便喝,但其實水喝的不對不僅影響藥效還特別傷腎!
今天小管家就把正確的「水量表」分享給大家。
多數情況下,服藥時用溫水或涼白開即可,不宜用太熱(不超過50℃)的水。
少喝水即用50毫升左右水送服藥物,且半小時內不宜再飲水。
多喝水指服藥期間,一天喝2000~2500毫升水。
除了喝水量有特殊要求的藥物,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藥物的劑型來決定喝多少水。
服沖劑時,每次用150毫升水沖服,例如感冒清熱顆粒。
需要注意的是,蒙脫石散只需50毫升水沖服。
大部分片劑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如果飲水量太少,藥物僅靠少量胃液很難完全崩解,還可能由於局部藥物濃度太高,刺激胃黏膜,導致炎症或潰瘍。
膠囊遇水會變軟、變黏,易附著在食道壁上,造成損傷。為保證藥物被送達胃部而避免食道損傷,服膠囊時,飲水量不應少於300毫升。
避免膠囊卡喉,不妨吃藥前先喝少量溫水潤潤食道,服膠囊後再連續喝一杯水。
復方甘草合劑、止咳糖漿、川貝止咳露等糖漿,服用後會附著在咽部,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從而起到消炎、止咳作用。如果吃完藥馬上喝水,會把咽部藥物有效成分衝掉,影響藥效。
建議:
服完止咳糖漿5分鐘內不要喝水,想喝水要等到服藥半小時後。
氫氧化鋁凝膠、硫糖鋁、膠體果膠鉍等藥物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需要覆蓋在其表面起效。吃完藥就大量喝水,會沖走藥物,影響藥效。
建議:
服藥時只需少量水(50毫升)送服,服藥後半小時內不宜喝水。
祛痰藥能破壞痰液中的黏性成分,將黏稠的痰液溶解成流動的痰液,以便咳出。服藥的同時多喝水有助於稀釋痰液,給祛痰藥幫忙。
發燒時,身體本身會加速體內水分蒸發,而撲熱息痛、布洛芬等退燒藥,主要通過擴張外周血管、加速排汗來降低體溫。吃退燒藥期間多喝水補充液體,能預防脫水的發生。
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尤其在酸性環境里容易析出結晶,在腎臟或輸尿管中形成結石。不過,服藥期間多喝水就能預防結石的發生。
痛風患者吃別嘌呤醇、丙磺舒等藥物時,也應該多喝水,增加尿量多排尿酸,並預防尿路結石。
患有嚴重心臟病、腎病的人,不適合上面這些「喝水」的標準,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腎負擔。具體該如何喝水、喝多少水,請諮詢醫生,不要自行決定。
大家好,這裡是上市公司華東醫藥集團旗下健康品牌華東精選,初次見面請多多關照。每天我們都會在頭條更新健康小常識,提供正確的養生方法,養生指南,熱愛健康的養生達人可以關注我們哦~
偷偷說一句,我們在華東精選WX上建立了品質商城,藥房發貨,安心到家,歡迎大家來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