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寶寶的吃喝拉撒都要關照到,很多家長會因為缺乏經驗、忽略一些小事兒,給寶寶的身體發育和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就拿「吃」來說吧,家長用大人的意識,給孩子補充營養,結果「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造成孩子脾虛積食,營養不吸收,就會不長個,像個「豆芽菜」。
上周帶孩子會老家,婆婆高興壞了,做了一桌子好菜,還炸了酥肉,半瘦半肥的肉條,用花椒麵、鹽等調料腌制好,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糊,炸的外脆里嫩,再撒上一層孜然粉,閨女特別愛吃,一下午就沒「住嘴」,一會兒跑廚房抓一個吃,結果晚上就喊肚子疼,乾嘔、泛酸水,小臉紅撲撲的,發起了燒。
有經驗的寶媽知道,孩子的腸胃很脆弱,要隨著年齡增長,消化系統功能才能逐漸完善,在這之前,飲食需要特別「講究」,不僅要考慮有沒有營養,更要關注是不是好吸收,才能避免孩子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積食等情況,破壞孩子體質,還耽誤長個。
孩子再饞,這3種食物也要少吃,比零食還垃圾!容易積食還長不高
1、炸雞、漢堡等快餐
炸雞、薯條、雞柳等油炸食品、快餐,最大的受眾群體就是孩子,香脆的炸雞、漢堡配上一杯可樂,就是孩子最愛吃的了。但是這類食物營養價值低,過高的熱量容易導致脂肪堆積,讓孩子虛胖,大量的油脂非常難消化,損傷脾胃運化,阻礙水濕排出,讓孩子積食、咳嗽。
2、奶油蛋糕、派類麵包
中醫認為「甘入脾」,吃些澱粉類、微甜的食物,可以給脾臟提供能量,但是吃奶油蛋糕、巧克力等高甜的食物,則會滋膩生熱,讓孩子上火,還會加重脾胃的消化負擔,尤其是晚上吃,讓脾胃「超負荷」工作,會影響睡眠,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3、火鍋等過咸、過辣的食物
老人總說「吃鹽長力氣」,所以給孩子做輔食也會加點鹽「提味」,而爸爸媽媽帶娃時,自己喜歡吃火鍋,連帶著孩子一起吃,底料中含有大量的調味品,辛辣、過咸,都會刺激孩子的呼吸道,加重腎臟代謝、脾胃消化的負擔,破壞孩子的免疫力,讓孩子體質弱、易生病,還容易積食、便秘。
想讓孩子長個子、體質好,養脾胃很關鍵: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胃是吸收營養,運化成氣、血、津、液供給全身各處的「樞紐」器官,想讓孩子免疫力強,營養喜歡好,可以多給孩子喝點雙低聚乳清,雙低聚乳清能提高消化因子活性讓食物分解的更徹底,促進胃腸排出食物殘渣、清理積食,增強脾臟運化水濕、營養的動力,幫助孩子促進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