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愚昧

2019-12-18   行空天馬912

眾所周知,無知是缺乏知識,不明事理。比如有很多人不懂數學、經濟、哲學、樂理、歷史等。在社會學領域,無知者常常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卻不知道表象背後內存的東西,也就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的。在人與人交往上,無知者表現在不懂得換位思考、推己及人。無知並不可怕,嬰兒剛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通過後天的教育,不斷地學習,具備相關知識之後,就會成為一個有所知的人。

而愚昧不僅表現為無知,更主要是不明事理,所以愚昧比無知更可怕。愚昧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愚昧的人所掌握的往往是錯誤的信息,學了一堆虛妄的東西,和客觀現實、真理相去甚遠,比如偽科學、迷信等。



現實生活中,愚昧的人堅信自己的東西是對的,是真理。愚昧的人固執己見,拒絕別人的看法、意見,有的時候還要給人布道。如果別人不聽,他還會十分氣惱,用自己手裡的某種力量強行灌輸,如果不聽,就會給出一些麻煩來。

愚昧的人是如何變的愚昧了呢?大體離不開另一種力量的澆灌,這種力量非常強悍,貌似有道理的樣子,並且讓人沒有別的選擇,因為信息的疏通渠道被死死封堵。假如別有用心的人,表面上是在為著愚昧者謀利益,愚昧者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就欣欣然接受了。人的頭腦一旦被某種意識填滿,就對它篤信不疑。他的辨識能力二元對立,沒有灰色地帶,連質疑也懶得有。相反的聲音都是搗亂的。這樣的愚昧者越多,真理的傳遞就越艱難。



如何能夠辨析人的愚昧呢?不要看年齡和學歷,當然和地位、衣著也沒有什麼必然聯繫。需要兩個條件:科學素養和邏輯思維。一個人缺乏這兩個條件不可能識別別人的愚昧。愚昧和愚昧者為伍。

改變無知者,比較容易,給他相關的知識就可以改變他;而改變愚昧者就難上加難了。常言道: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面對愚昧者,你最好遠離他們。執意要討論,可能會兩敗俱傷,假如對方有勢力,你可能以卵擊石,想想身邊沉默的大多數,你還是免開尊口,尋找同道者去吧。

如果碰巧,你的某個家人是這樣的人,不能遠離怎麼辦呢?儘可能不爭論,少交流,或者乾脆不交流,加為即使勉強交流,也不在一個頻道,你以為對的,他以為非,甚至以地位尊卑來挾制,大打親情牌,這時,你就被動多了。如果非得交流不可的話,你大可只讓耳朵工作,大腦休息。記住,家是個講情感的地方,不是爭是論非的地方。



事實證明,無知的人更容易被愚昧。誰先接近了無知者,誰就占了先機,所以幼兒園裡有意識形態滲透也就不足為怪了。愚昧的人是愚蠢的,不明事理的。或許有的人不贊同這種說法。現實生活中,有些愚昧的人往往會表現出有知的樣子,但那種知是謬誤的、偏狹的、單向度的、自以為是的。如果你和他們不一樣,能辨識出來,假如是同道者,則不可能看明白。

狡猾的是那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他們裝的原因是為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多是利益訴求罷了。比如有些反美者,一方面高唱愛國主義,一方面加緊移民,還美其名曰,一是工作,一是生活。他們兩頭享有好處。這些人來頭不小,光環扎眼,但這不能遮掩他們偽善,狡詐的本質。悲哀的是他們大行其道,而且還行得通。

無知的人不一定壞,而愚昧的人往往讓人痛恨,蠢而壞說的往往就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