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林清軒如何應對?創始人孫來春道出3個關鍵詞

2020-02-01     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訊】2月1日消息,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昨日發布長文,將此次疫情總結了3個關鍵詞,即:「催化劑,創新器,照妖鏡」。

「催化劑」指的是,林清軒誕生於2003年非典時期,從誕生到發展的關鍵時候都是在「至暗時刻」,已經有免疫力,林清軒預計在這次「催化劑」作用下,會上一個全新的台階。

「創新器」指的是,林清軒將圍繞「降本、增效」兩個維度創新。具體來看,一方面通過與房東溝通對店鋪租金給予一定免租比例,另一方面實施「修復醫護人員口罩臉」行動,捐獻價值130萬的2000瓶山茶花油,給武漢一線的白衣天使,修復口罩肌膚。

「照妖鏡」指的是,反觀自己,找出可以進步的地方。

以下為全文:

至暗時刻的一封信

各位清軒戰友:

新年好!

今天是正月初七,本來應該準備開工的日子,眾所周知,這個年我們過得「太難了」,每天增長的病人數據,大量難分真偽的網絡新聞,讓我們每一個人處在心理崩潰的邊緣,2003年非典時期,我是親身經歷的,從疫情3月份爆發開始到5月結束,我代理的化妝品公司,兩個月後,也隨著非典一起「被消滅了」,當時的恐懼,憂慮歷歷在目,如大家所知,林清軒在2003年9月1日成立了,非典奪走了舊的,開創了新的。

我們現在企業員工平均年齡二十多歲,非典時期你們大部分還小,我今天寫封信談談疫情這種至暗時刻的思考和應對。

我們林清軒是做護膚品的零售企業,無法具體參與患者的救治,藥品、口罩的生產運輸,除了捐款捐物以外,我們還有很重要的事情做,不要獨自憂傷或者妄自菲薄,我們可以與國家共克時艱,簡單總結下來三個方面。

第一,主動隔離和防護,自己不被感染,也別感染別人,這一塊的知識滿天飛,聽話照著做就可以。

第二,儘快投入到工作中,這次疫情讓整個公司的工作百廢待興,沒有了逛街的顧客,卻有300多家的店鋪要交租金;還有2000人的每月開支,這個難題如果我們一起探討解決,我們會變得無比強大,珍惜這次絕好的拉練機會。

第三,相信國家,能夠解決新冠狀病毒,幾千年的歷史,瘟疫無數次,我們都走出來了,中華民族是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國,要相信中國人的智慧和能力,所以不要跟著無知的「鍵盤俠」轉發抹黑政府的文章和不實小道消息,擴散嚇人的恐怖信息,放心人類滅不了,天塌不下來。

過度的悲觀情緒是比疫情還要嚴重的社會問題,2003年非典,我作為親身經歷者,在巨大的壓力和悲觀情緒下做過很多傻事,面對這次疫情,危機的危字很好理解,看看機是什麼?這次疫情我總結了3個關鍵詞「催化劑,創新器,照妖鏡」。

催化劑

從中學開始,我比較喜歡化學,因為一個實驗,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氯化鉀產生氧氣,把拴著燃燒火柴的鐵絲劇烈點燃,發著白光,鐵絲瞬間變成黑色的鐵渣,視覺很刺激,我也是第一次認識「催化劑」和主要的化學反應沒有關係,卻劇烈地催化了這個反應,多麼有哲學價值啊。

林清軒誕生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非典和林清軒沒有任何關係,因為非典,催化了林清軒的誕生,創立之初我們提出了「為人們提供天然,安全的護膚品」作為使命,反對動物實驗,不使用動物提取物,專注用天然的成分修復肌膚,我們種植大量的山茶花樹林,也是非典催化出來的;確定了一定要做一個中國自主的品牌,堅持用中國特色顯著的「林清軒」做商標。因為非典時候很多外資離開中國,2000年到2003年我們代理的馬來西亞的「aloe word」品牌的董事長在非典時期回到吉隆坡,企業不管了,後來也就破產撤離中國,顯然他們的判斷是錯的,中國不僅僅解決了疫情,而且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品市場。

林清軒的第一家店鋪在2008年開業的,那一年是新中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危機,大批企業倒閉,林清軒選擇了「直營模式」,因為我看到,大量的特許加盟品牌,一年開出來的幾百家店鋪,經濟一下滑,稍有不賺錢就關閉,逐利,短視,品質低劣,這不是做一個「長期主義」的中國大品牌的模式,直營很艱難,持續的投資,非常重,發展比較慢,要承擔所有的開銷,唯一的優點,能夠做出來一個穩健的,可能代表中國的「高端品牌」,抗經濟波動的能力比較強,不會因為一小段業績波動而放棄。

林清軒從誕生到發展的關鍵時候都是在「至暗時刻」,而這種至暗時刻,成了讓我們突飛猛進的「催化劑」,對「至暗時刻」,林清軒已經有免疫力,而且免疫細胞非常強大,記得阿里巴巴就是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催化出來淘寶,林清軒預計在這次「催化劑」作用下,會上一個全新的台階。

創新器

我們經常說林清軒的價值觀七大法寶之一的「開放創新」,其實我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沒有外力逼迫,原來的工作還算順利,就少了很多動力去開放創新,內心有對話「現在不是挺好嗎?為啥開放啊,為啥創新啊?很可能出力不討好吧?」。

現在,我們被「新冠狀病毒」給「冰封了」,原來一切順理成章的工作思路都行不通了,俗話說,上帝給你關閉一扇門,必然給你打開一扇窗,所以趕緊起床,打開這扇窗,讓新鮮的空氣進來,相信這是真理。

創新其實沒有那麼難,就是找出已經存在的「基本要素」,看起來可能凌亂,或者沒有任何關聯,嘗試一下各種「重新組合」,創新的東西也就可能產生了。

這次創新,我們簡單說,圍繞兩個維度去創意,「降本,增效」。

降本的思路和案例如下:

這幾天的「房東降租事件」,也許各位同事都有感覺,我們主動和各個房東談判,給予一定比例的免租,很快房東都能理解,有的給予很大的免租比例,在此之前,我們都是和房東談一次租金,感覺可以簽合同,很多店鋪,辦公室在公司和品牌還沒有談判力的時候都是付了很貴的租金,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重新談一次,談到合理的價格;我們也看到類似萬達主動大手筆的免租,這種大商系是有大格局的。降低房租這只是降本的一個點,我們每個部門的每個人,都有浪費的資源在產生,如果按照精益化管理,我們的生存能力會大大增強,藉此機會,我們深挖成本意識,在至暗時刻都能活下來,就很難被戰勝。如果進一步思考,單單購物中心降低租金一定不是長遠之計,購物中心有店鋪,我們有品牌,我們有線上打通的優勢,是不是可以和甲方深入合作,類似聯營的類加盟模式,可以實現雙贏呢?

增效的案例和思路如下:

這次「修復醫護人員口罩臉」,就是非常開放創新的,第一,我們林清軒山茶花油有卓越的肌膚修復力;第二,抗災一線的醫護人員因為長期帶口罩,面部肌膚長時間潮濕,受擠壓,造成敏感,紅腫,特別是新華社發了一張圖片,一個護士摘下口罩的紅腫的面部肌膚,這個現象不僅僅是疫情期間,平時也是存在的;第三,一個有責任的企業,一定要付出一顆公益之心,在抗擊疫情的時候出力,這幾個要素一起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市場部CMO嵇淞,提出捐獻山茶花油,給武漢一線的白衣天使,修復口罩肌膚。武漢的老周,敏總迅速溝通,獲得捐助許可,價值130萬的2000瓶山茶花油,已經發往武漢。

林清軒向奮鬥在前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疫情之下 林清軒如何應對?創始人孫來春道出3個關鍵詞

準備發往抗疫前線的捐贈物資

這種創新最大的價值,不僅僅是林清軒做慈善,更是讓我們一線的2000名清軒戰友感受到林清軒品牌是一個有愛的企業,更是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護膚場景「修復口罩臉」,正應了一句諺語「幫人就是幫自己」。

這一年,我們一直持續創新,新零售、電商、微信小程序商城和百貨利益的打通嘗試,門店倉庫和電商大倉的打通,線上線下會員的打通,馬上上線的微眾銀行「無息消費貸」,業務和數據中台的上線,科研的全球化資源,良好的員工素質和培訓體系,幹部素養歷史最高,阿里,騰訊,分眾傳媒等主流平台對林清軒都是案例級別的支持,多麼好的基礎條件,林清軒的數字化等創新,走在行業最前列,這是我們測試的最好時刻,往小處說,各種創新能讓我們走出至暗時刻,往大處說,也能夠給中國的零售業創造一個全新的生存的模式,和發展路徑,我們不僅僅是在為自己戰鬥。

我知道,此時此刻,各位清軒戰友,經過近10天的被迫隔離休息後,都在摩拳擦掌的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崗位和板塊作出突破性的創新舉措,你肯定能想出來好辦法,春節前的一個創新大賽測試了我們全國清軒戰友的潛力有多麼巨大,很多創新超出我的想像。

照妖鏡

有句話"患難見真情",不患難咋能看出來真情,所以這次疫情,也是一面鏡子,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還存在髒亂差的野生動物交易市場,還有人吃蝙蝠,這和一個文明的現代化大國不相符合,可以看到食品加工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要追趕,也有很大機遇;疫情發生後,依然有不實的新聞,抹黑中國,唯恐天下不亂,有人這邊說著武漢加油,那邊歧視武漢人,一線的醫護人員在拚命,還有患者大罵醫生,甚至拿刀砍殺醫生,醫患改革的深入勢在必行,有的國家和地區馬上劃清界限,嚴禁出口口罩給中國,有的國家口罩降價,甚至免費捐獻給中國,平日裡被鍵盤俠在網上被辱罵成賣國賊的海外移民華人華僑,此刻全世界採購醫療防護用品捐獻給祖國,是人是妖,是敵是友照照鏡子便知道了。

我們也要從給別人照鏡子的思維中走出來,給咱們自己照照鏡子,林清軒的科研和生產環節會是否一些隱患?一旦有林清軒的"黑天鵝事件"出現,我們應對的流程是什麼?事前如何防範?電商只能做這些業績嗎?客服,信息部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干現在的事情嗎?是真的嗎?我們一天八個小時,全力以赴兩個小時工作量有嗎?其餘的6個小時在思考和忙什麼呢?我們的人事部和財務部做好財稅人事費用的規劃,才是留住最後利潤的關鍵環節,不是嗎?其實銷售部很多費用都能節約下來,我們有認真控制和大膽和甲方談判了嗎?我們是否友善親切的對待每一個林清軒的粉絲了嗎?我們傾聽她們的讚美和吐槽了嗎?一線導購為了完成業績違規操作的事情,監察部門能不知道嗎?你們知道審計和監察在一件違規事情發生後到底要不要深入調查有時候痛苦的夜不能寐嗎?我們的產品開發,創業,策劃和設計真正的提升空間到底在哪裡呢?我們的團購和大客戶業務難道不會成為重要的業績來源嗎?類加盟會不會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呢?我們所有的幹部,包括我,是否真正的關心辛苦工作的一線導購和工人了嗎?這個疫情期間,我們的一線導購就像醫院的醫生護士一樣,每天大量接觸顧客,接下來如何給她們防護支持和培訓?我們有太多的問題可以照照鏡子,找出問題,找出差距,我們不能白白被疫情蹂躪一次,更不能抱怨國家,抱怨武漢,抱怨不會說人話又被食客煮了湯的蝙蝠,我們要學會照鏡子,找出自己可以進步的地方,自己工作能力強大了,才是唯一的突破至暗時刻的出路。

這個春節,我們被迫關在屋裡,如果能靜下心來思考工作和人生的意義,我們會發現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感謝上帝,感謝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政府,擁有全球第一的執行力,截止到現在1月31日,林清軒2000多人,武漢100多人,我們是零確診病例,這是上天對林清軒多麼大的愛護啊,接下來要全力以赴保持啊。

通過這次照鏡子,我在思考如何經營我們的企業,才能讓我們一次次經歷苦難的"至暗時刻",這次疫情結束,其實下一次疫情已經朝我們走來,疫情是這樣,國家的經濟周期也是,企業經營也是,人生也是這樣。

其實今天早上,我已經快要到情緒崩潰的邊緣,從22號開始到今天,其實我和你們一樣,恐懼焦慮,抱著手機刷新聞,寫這封信的時候,我自己梳理一下思路和情緒,感覺好多了,我知道真正的困難還沒開始,我們屬於勞動資金密集型的企業,店鋪租金和員工開支兩項大費用每個月就要近3000萬,維持生存,不裁員,就是最大的愛國,我給我自己和你們找到了一個"支持祖國最好的"方式,我們一起想辦法讓企業活著。

此時此刻,我沒有人可以依靠,除了你們。

各位清軒戰友,我們一起從焦慮中走出來,我需要你們齊心協力降本增效,給我力量。

這幾天給千里之外的老母親視頻,她說"只要你好好的,就是對我最大的孝順"。

對祖國母親何嘗不是這樣。

在疫情面前,我們可以懼怕的瑟瑟發抖,也可以壓抑的大聲哭泣,發泄一下,早上從床上爬起來,像戰士一樣,投入戰鬥,我們能做的就是每次戰役後,都能夠讓自己更加強大。

相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

2020年1月31日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Jt0AXAB3uTiws8Kim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