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科幻概念成型,中國科幻片又進一步

2019-08-11   口袋電影十

2019年是中國科幻年,一點都不假。

《流浪地球》2月5日以黑馬姿態逆襲,讓中國科幻迷激動到哭,影片成為2019年賀歲片冠軍,成績追至內地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上海堡壘》8月9日以駿馬奔馳姿態上映,展現完成度更高的硬核國產科幻片,引發熱議,這一次,我們看到了又一個進步。

要細說《上海堡壘》,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由於太陽老化而導致地球人必須尋找新的生存星球,人類在尋找的過程中與大自然鬥爭的故事。

沒有外在的強敵,人類是與自己做鬥爭,與自己較勁,故事講起來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更多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外太空的宏大場面上。

《上海堡壘》完全不一樣,可以說,這一部更接近於我們看到的歐美科幻片。

它涉及到外星人入侵,地球人不止是保衛地球保衛家園,更是保護自己的生活。

較前一部而言架構更完整,敘事也更充實。

影片講述了地球依靠一種來自於宇宙的能量維繫生存,這種能量也是宇宙各方勢力爭奪之物,為了能夠保住能量,一名天才青年力扛重任,在使命和愛情中勇往直前的故事。

抵禦外星人的主要力量來自於地球人不斷訓練的防禦小隊,極具天賦的江洋(鹿晗飾演)在眾多學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優秀的領班人,而他同時也在暗戀著自己的上級林瀾(舒淇飾演),在與外星人大戰前夕,江洋終於向林瀾坦露心跡。

硬核軟情,是科幻電影的傳統模式。

從《星際穿越》中的父女情,到《復仇者聯盟》宇宙中的愛情,以及六月份上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的母女情,包括《流浪地球》中的父子情,我們可以看到,科幻電影雖然富含高科技物理輸出,但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輸出相呼應。

明線科幻暗線情感,最傳統的故事與最先進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這是科幻電影的思想層次,根據江南小說同名小說改編的《上海堡壘》在這方面自然不在話下。

江洋與林瀾的情感糾葛,以「人生若只如初見,還是會為你寫上《上海堡壘》」開始;以「好好睡,晚安」相處;以「我喜歡你,收到」結束。每一段情節都浪漫到了極致。

拋開小說原型的故事設定,導演滕華濤可是講愛情故事的專家,大家熟知的電視劇《王貴與安娜》、《蝸居》和《裸婚時代》,電影《失戀33天》都是他執導的作品。

故事高級不意外,令人驚喜的是《上海堡壘》物理科幻概念成型,讓中國科幻片又進一步!

在《流浪地球》中我們看到的科幻感畫面更多的是地面運載車,太空艙,還比較單薄,但在《上海堡壘》中,我們看到了外星人,電子觸屏操控面板,還有無人機、外星球母艦等很多科幻概念形象,所以郭帆導演看了《上海堡壘》之後,有感而發的是:每個視效鏡頭的背後,都有無數個人的汗水在裡面。

前一部有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進步,都是對國產科幻片的鼓勵。

有影迷說看到這部電影,想到了《安德的遊戲》。科幻電影的思維方式同其他電影一樣,很容易出現同樣的套路,不一樣的是呈現起來很難。

能讓觀眾在故事和製作上兩方面都與國外科幻片聯想,就是因為《上海堡壘》完整的科幻構架。

2013年導演就說要做一個更工業化更大體量的科幻電影,為了敲定無人機的概念模型,滕華濤經過了三四十次的改動才決定最好的模板。

在故事方面,他發揮自己的長處,動作細節,演員情緒都極其嚴格的把控;科技感方面又四處摸索,力求給觀眾呈現從未見過的科幻概念形象。

一切付出,滕華濤的願望就是《上海堡壘》在中國科幻類電影中能夠後輩提供到好的經驗。

中國科幻前進有多難,導演和觀眾都知道,但不是難了就不做了,郭帆在試水,熱愛科幻的人都會緊跟著走起來,作家、導演和演員都在漸漸的參與進來。

舒淇、高以翔等7080後中年演員在勇於嘗試,像鹿晗這樣音影視三棲的90後藝人也積極參與,為電影帶來自己的光和熱,708090後共同啟動中國硬核科幻第二彈!

正如滕華濤導演所說「幾代的中國電影人,都在為我們後面的工業化和我們的技術,能夠更接近世界上最好的水平在努力。」

相信不久的將來,00後也會加入到這支科幻大軍的隊伍中,那時,我們國產科幻片有了怎樣的面貌?口袋貓期待,你呢?

先約《上海堡壘》,再約未來吧!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