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外向就是會聊天嗎?錯!真正高情商的聊天,歸根結底就6個字

2019-09-11     彪悍貓先生



小時候,我的性格一直很內容,所有人都說我「不愛說話」,因為這樣,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會聊天情商低的人,後來我明白了,情商高低、會不會聊天,其實和性格真沒太大關係。

有的人內向,不愛主動找人聊天,但這並不代表和內向之人聊天就不愉快。有的人很外向,喜歡主動找人說話,話也不少,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會聊天,對方就喜歡他。

那什麼才是會聊天?

在我這14年的職場觀察中,很多溝通都是從人性出發,所謂會聊天,歸根結底其實就5個字:照顧對方感受。

只要你把這條根本原則記住,你就很容易變成一個好的聊天對象。


01

很多失敗的聊天,都因你不會照顧對方的感受

有些人一開口就贏了,特別會聊天。而有些人的聊天,簡直是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像是在把自己變成一個讓人討厭的人。

第一,隨意搶話題攀比,隨意截斷對方的聊天。

聊天,就是一種參與,每個人在聊天中獲得參與感,增強存在感,希望得到別人認可。而有種人最喜歡的聊天方式是:你那算什麼,我這才叫厲害。

你說,「我朋友最近剛買了輛車,花了10萬多哎……」

他馬上就會說,「你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朋友上個月已經換第三輛車了,前後都用了30幾萬……」

你說,「最近在寫作賺外快,每天晚上都要寫到12點,累死了。」

他馬上就會說,「你這算啥啊,上個月有幾家公司找我合作,已經都好幾天通宵。」

你說:「我們家孩子最近學習進步很大,語數外都考上了90分。」

他馬上就會說,「我家孩子已經連續幾個學期考試成績排年級前10。」

這種人的聊天的態度不是特別端正,也不是特別自信,所以才會爭強好勝,每時每刻都想去比較贏,把別人比下去,他就爽了。然而自己舒服了,肯定會損壞對方的感受。

真正牛逼的人是不需要碾壓對方的,因為他的牛逼已經在專業領域被證明過了。

所以,會聊天的人,懂得把照顧對方的感受放在首位,大多失敗的聊天,是因為你不會照顧別人的感受。


第二,習慣性否定對方,挑對方的毛病。

有很多人,不管你跟他說什麼,他聽完後馬上就會接話,而且習慣性否定,有些否定的同時還給你挑毛病。喜歡說「不」的人太多太多太多了。很多人的口頭禪就是「你這個不對」、「不是這樣的」、「不可能」。

我說:最近我開始在自媒體平台上寫文章拿稿費,你也來試試吧?

這種人聽完會說:不可能賺啥錢的,做的人太多了,又沒啥門檻。

我說:上周剛上映的某電影相當好看,口碑票房都不錯。

這種人聽完就評論一個:哪好看了,只有我覺得拍的很爛麼?

幾個同事組織了一場團建活動,大家都在讚美活動搞的好。

這種人卻在群里說:還是不行,現場布置和氣氛還是差了點。


其實,聊天不是辯論,不要習慣性的否定對方,沒人喜歡被否定。給一件事下定義,做評價,談看法,都是一個人的權力。你一口一個「不對」,就是在剝奪別人的權力,攻擊別人的感受。

關鍵是,很多事情也討論不出個對錯來,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更別把你的分析和見解看得很完美。

每次當別人想的,跟你想的不一樣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要儘可能知道對方為什麼這麼看,一定有他的理由,說不定你知道後還能學到不少東西,而學到就是賺到。


02

如何才能在聊天中,照顧到別人的感受?

第一,給對方所說的找點添彩詞句。

聊天時,要讓話題順利進行下去,不讓對方覺得尷尬,有個方法很簡單,只要在不違背你原則的前提下,為別人的說的話,發表的觀點,找一些添彩的詞句。

別人說,成都的火鍋好好吃啊。

你就說,對啊,之前我有很多朋友專門從外地來成都,就是為了吃火鍋,還以為他們是來旅遊呢,結果來了我才知道,他們每天都去不同的火鍋店吃。

不管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聊天,真的沒有必要處處以標新立異的方式,來顯擺你自己。同意對方不會顯得你平庸,反而顯得你有胸懷,很包容。


第二,戒掉你的指令式語氣,多用點「好嗎」、「可以嗎」等詞。

我們6點鐘去開會。

我們6點鐘去開會好嗎?

我們可以在6點鐘去開會麼?

你下樓吃完飯的時候幫我帶杯奶茶上來。

你下樓吃完飯的時候幫我帶杯奶茶上來,可以嗎?

麻煩你下樓吃完飯的時候幫我帶杯奶茶上來,辛苦啦。

你下樓吃完飯的時候,方便幫我帶杯奶茶嗎?

請人幫忙,尤其是麻煩別人,更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因為人家沒有義務幫你的,所以儘量不要用指令式話語,不要硬邦邦的去說話。

而要改用商量、討論、詢問的語氣,多用「好嗎」「你方便嗎」「可以嗎」「辛苦你啦」作為結語,而別人的感受,也會直接影響給你幫忙的效果。


第三,習慣性肯定對方說的內容對你有用

當我們發現對方的說的話有一些亮點、有熱點信息、有新的認知的時候,就可以馬上表達出來。

及時地肯定對方,「是的,我也是這麼想的」,「說得好,我之前都沒注意到這點」。這樣不僅能讓對方獲得成就感,對我們自己也是一種提示和暗示,可以提醒自己,我又學到了一些東西。

比如對方說,他覺得方便麵加板藍根,很好吃。如果你一臉茫然地說,這麼奇怪啊……

這不是很掃興嗎。

為什麼不能以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就不能說,哇,聽起來確實很不錯,也很有創意,我下次要試試。是不是大家就舒服多了?

所以,不要把肯定和讚美別人看得特別寶貴,不是說對方一定要有某個大的成就,或者說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消息,我們才能去讚揚和肯定他。平時就應該習慣性注意細節和肯定對方。


第四,提問要控制節奏,氣氛緊張時帶點自嘲就能緩解。

很多時候,自己的提問和話說完了,就需要把話題拋給對方。

你覺得這樣行嗎?

如果是你遇到這個事情,你會這樣做嗎?

這樣才能保持雙方的聊天有一定的互動性,不至於讓別人一直聽你說個沒完。聊天是相互的,不是你一個人的主題演講。

而在氣氛緊張的情況下,很可能是有一方下不來台了,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展示自己優勢,在對方看來就是一種威脅存在,而展示優點時,加一點自嘲,順便夸下別人,就會弱化攻擊性。


黃渤這個就很典型,和魯豫在這方面真是個鮮明的對比:

黃渤參加《魯豫有約》,魯豫問他:你現在很火吧?

黃渤說:那肯定是火,你想都能坐在這兒跟魯豫聊天了,那還不火嗎?

再比如,有朋友最近被開除了,你聽其它朋友說,結果幾個朋友見面吃飯時,那個被開除的朋友為了照顧自己的感受,就說自己覺得工作沒勁,準備辭職換工作了。要是這時你來了句:我不是聽說你被開除了麼,還需要辭職?

顯然這樣就沒意思了,你不照顧別人的感受,讓別人下不了台,氣氛就會陷入緊張和尷尬中,聰明人一般不會揭穿別人,而會自嘲的去說:我也覺得越干越沒意思,自己越混越差了,正在準備跳槽呢。

這樣才是真的會聊天,那些直爽的人,不是直率,不是耿直,而是情商低的表現。


最後,在聊天中要照顧到一個人的感受,還遠不止上面說的這些。

一個會聊天的人,必定有著豐富的個人經歷,超強的知識積累,成熟健康的價值觀,而且非常善於總結和復盤。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會把別人放在心上。

很多人只是話比較多而已,但話多並不代表會聊天,會聊天是一個人的情商、見識、品德,以及溝通表達能力的綜合表現。

這聊天高手,真正懂得求同存異,懂得交流的尺度和分寸。我們普通職場人,要達到會聊天的境界,平時真的需要很多的積累,不矯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這樣才會積累更多的談資,和儲備豐富的知識內容;

別外就是要培養一些愛好,多關注一些熱點信息,這樣很多話題,你才會有比較深度的看法;知道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怎樣說能讓大家都舒服。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8LIQW0BJleJMoPMV-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