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充電一小時花費8塊錢,你還會選擇它嗎?

2019-10-08     艾永亮產品創新

近幾年來,市面上的共享充電寶租賃價格早已悄然上漲。部分店家反饋部分城市的充電寶租用價格甚至高達8元1小時,4至5元1小時的租賃情況也是常見的現象。


超級產品:充電

迫於租金壓力,在過去1元1小時的共享充電寶也開始漲價至3元1小時甚至更高。有些充電寶品牌還將收費標準改為半個小時1至1.5元開始計費,這也算是變相的進行漲價。面對這種情況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難道共享充電寶最終也會跟共享單車一樣,只能通過漲價來維持收支平衡或實現收益嗎?

這相似的操作,讓人想起了熟悉的「割韭菜」模式

更有趣的是,哪怕是同一個品牌的充電寶,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區它們的租金幅度是不一樣的。漲價幅度較高的在深圳地區,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裡,深圳地區的共享充電寶租金幅度開始瘋漲,在如今的行業內1元1小時的充電寶幾乎消聲滅跡,而在深圳部分較為熱門的商圈,共享充電寶費用早已上漲至3至4元每小時,甚至更高。

共享充電寶的全面漲價,是不是就意味著「韭菜」成熟了,該收割了呢?又或者是因為其它原因,導致運營方因成本的增加而漲價,面對如此的趨勢,用戶還會選擇使用共享充電寶嗎?


超級產品:共享充電寶

一、用戶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

共享充電寶在深圳的市場中還是備受歡迎的,幾乎每個店家都會選擇租賃共享充電寶機櫃放在自己的店鋪中供用戶使用。

而租用過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表示,儘管充電寶上漲了價格,偶爾應急的情況下使用一次兩次還是在可接受的範圍,所以在手機快沒電的情況下,他們才會選擇去租用店鋪中的共享充電寶,而且在近半年來,使用共享充電寶用戶遇到最多的問題在於,要麼電櫃中的充電寶被借完了,要麼就是借了之後無法就近還充電寶又或者用完沖充電寶後發現無法還回去,因為原充電寶的位置已經別的充電寶給占據了,而自己只能重新尋找地方歸還充電寶。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時,會發現平均每兩家店鋪中,至少有一家擺放著共享充電寶機櫃,經過詢問店家後得知,「從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這幾個月里,某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出現了提現困難的現象,直到最近這三四月的時間裡才稍有緩解。」

對此該充電寶的業務員表示,自家的共享充電寶運營正常,早已實現了盈虧平衡,如今還在盈利。而對於提現的問題他們則表示,原來與商家簽署的分成比例絕不會發生變化,提現只是系統延遲了而已。

而對於店家而言,在店鋪中擺放共享充電寶是吸引顧客來消費的一大手段,基本上顧客在進行共享充電寶租用環節中都會選擇在店鋪內進行消費。

據業內人士透漏,在共享充電寶行業中分成的情況為,平台方20%,運營方10%,投資方50%,店家20%,當然偶爾還會進行一些調整。

而在深圳的店家和普通用戶的眼裡,如今是共享充電寶平台已經開始盈利了。而對於共享充電寶租金為什麼漲價的原因,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平台為了培養好用戶的消費習慣,通過這個方式把以前的補貼所虧損的錢都賺回來。


超級產品:漲價

二、漲價知多少

不少人認為共享充電寶的漲價是因為更換了新的設備。

然而經過詢問深圳某家共享充電寶的負責人得知,外界傳言的共享充電寶由於更換了新的設備,導致成本上升才會漲價的理由完全不成立,這是因為共享充電寶設備的成本並不是很高

從共享充電寶問世至今,它所主流的充電櫃可擺放在店鋪、餐飲店內的收銀台上,甚至是超市或電影院等公共區域的大型立式機櫃。而共享充電寶所說的更新設備其實只是更換的是集成了充電線里的新充電寶,新增了許多不同規格的充電機櫃。

對於充電寶本身來講,這樣變化的成本並不大,這是因為即使換上了集成充電線,原本的大型充電機櫃也是可兼容的。

就目前而言一台5000mah的共享充電本成本價為30元至35元之間。按照2元1小時的收費來計算,只要用戶充電15個小時,就可以收回充電寶的成本。而共享充電寶的小機櫃的成本價在400元至600元之間,大型共享充電寶的機櫃為2500元一台。


超級產品:地區

共享充電寶的新設備、新充電寶的成本,均有代理商承擔,所以品牌方的成本壓力並不大,那麼為什麼共享充電寶還會漲價呢。

這是因為某些品牌宣稱將共享充電寶的機櫃和充電寶打折賣給代理商,至於打幾折呢?那絕對不是打「骨折」的級別,頂多八折或九折,然而在合同上的成交價卻是寫著共享充電寶小機櫃800元一台,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為65元一個,即便是打八折對於供應商來說該成本也比出廠價高了許多,共享充電寶的一部分利潤已經被品牌方提前賺取了。基本上品牌方要付出的成本,只是運營自身的團隊而已。

有的共享充電寶品牌方還會要求代理商只能將產品鋪在人煙稀少的區域,而他們自己團隊則覆蓋在熱鬧的商業區域中,這是因為哪怕是同一個地區投放的共享充電寶,產品使用的頻率和收益差距也是很大的。

有些店鋪的共享充電寶被頻繁借用,而有些店鋪的共享充電寶放上十天半個月都不見有用戶去使用,有的店鋪每個月利潤至少上百元甚至上千元,而有的店鋪很有可能半年都拿不到一分利潤,不僅郊區會發生這種情況,就連熱鬧的商圈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猜測,部分投放在人流密集區域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很有可能是因為品牌自營團隊在這些地區投入了太多的共享充電寶的機櫃、導致運營成本出現流量不均的現象。

同樣在熱鬧的商圈做生意,有的店鋪共享充電寶租用情況高頻,有的店鋪無人問津。在這裡還是要看共享充電寶的消費環境。

例如,快餐店、冷飲店的用戶就很少借用共享充電寶,反而那些咖啡廳或吃正餐的餐飲店的機會更大些,而對於品牌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將共享充電器的機櫃鋪滿、鋪全。


超級產品:補貼

換句話講,哪怕是熱門的商圈,共享充電寶的漲價很有可能是為了將熱門的店鋪所得的收入用來填補冷門店鋪的虧損。

除了流量不均有外,還有激烈的市場競爭,部分店鋪為了能夠獲得盈利,對於共享充電寶的推銷更是來者不拒,因此漲價也是為了讓店鋪別再繼續「腳踏兩隻船」。

隨著業務的拓展,共享充電寶的機櫃分布數量應接不暇、共享充電寶品牌間的競爭激烈、區域內的流量分布,導致共享充電寶的代理商對漲價有著強烈的訴求,而平台樂見其成,投資人更不會拒絕,於是在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上提高租用收費成了普遍現象。

那麼漲價會不會把用戶給「勸退」呢?

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商家只能自掏腰包。

不少用戶表示大家對於共享充電寶的收費還是相對敏感的,如果價格過於高,那倒不如自己買個充電寶隨身攜帶來得划算。

當然偶爾遇到應急的情況,花費一次兩次去充電也是必不可免的,但一旦共享充電寶持續漲價,那失去部分用戶也是遲早的事。


超級產品:失去用戶

而對於店鋪來說,共享充電寶的漲價,導致借用的用戶少了,那他們也會考慮跟平台終止合作。

要知道絕大多數的店家之所以會在店鋪內擺放共享充電,就是為了給店內引流,也方便顧客給手機充電,如果只是單純的為解決顧客手機充電的問題,他們大可以自己買幾個充電寶放在店內借給顧客,還能延長顧客在店內的消費時間,增加一些「促銷」的機會。

共享充電寶平台和代理商缺乏對行業市場的調研,只能用鋪滿、鋪全的方式進行布局,導致資源上產生了浪費,區域之間出現了兩極化的差距,最後只能通過「劫富濟貧」的方式來平衡各區域共享充電寶的收支。

而在店家和用戶眼裡,共享充電寶真是有點「飄」了。雖然不少用戶已經養成了租用共享充電寶的消費習慣,但高頻率的漲價,依然會將許多用戶勸退,同時,店家也會對於共享充電寶能否帶來客流量產生質疑。

漲價容易,但一旦用戶的好感沒了,再想將用戶吸引回來就難了,目前的共享充電寶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價格因素決定了共享經濟的是否還有剛需的必要。


超級產品:充電寶

總結

共享充電寶是一種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解決了人們出行手機易沒電的難題,讓人們看到一些創新型企業正在不斷地成長。但對於企業而言,一旦偏離了為用戶解決問題的初衷,將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唯有打造超級產品才能驅動企業發展。

也許在打造超級產品的路上還有許多的難關需要攻克,但企業一旦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創新為方向來打造超級產品從而實現超級盈利指日可待。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0u3qG0BMH2_cNUgr6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