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中國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趕早不趕晚。
說的是什麼東西都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比如說要當皇上的兒子,就得當長子。
只有當上長子,成為東宮太子的機率更高,未來君臨天下坐寶座的幾率更大。
如果是最小的兒子,前面不知得有多少個哥哥在排著隊等,怎麼著也輪不到他的份。
但凡是也有例外,繼承大統也並非生得越早越好。
像是當了40年太子的胤礽,兩度被康熙廢掉,最後也沒當上皇帝。
反倒是康熙第四子胤禛,在最後爭奪儲位的經營中取勝,成為了後面的雍正皇帝。
所以說,世界上的事情並非越早越好,而是機緣巧合,不早不晚才叫做好。
前些日子和一位茶友聊天,「聽說今年的白茶採摘又比往年提前了,這是真的嗎?」
翻了翻今年和去年的春茶筆記作對,日子沒提前啊。
茶友接著說到,「可今年清明沒過多久,春壽眉就開始採摘了,以往這時候采的還是白牡丹。這難道不是因為早采是寶,晚采是草嗎?」
這可不對。
白茶的採摘,不能一味求早,而是要等時機到位!
《2》
白茶的採摘,過早或者過晚都不好。
過早,新芽新葉發育不全,內在物質還沒長出。而過晚茶青容易長開,從白毫銀針變成白牡丹,身價大降。
可見,唯有時機到位,不早也不晚,才能採到好茶。
白茶春茶季的開始,得依照當年的天氣條件和茶樹的生長情況來定。
正常情況下,白茶要到3月份才開始採摘,如果將日子提前,2月底就開始採摘。此時的茶樹還未徹底從冬日的長眠中甦醒,料峭的寒風裡,新芽還未能長出來。
要是執意將春茶季採摘提前,採到的都是去年的冬芽,不僅老,並且內在物質還不豐富。
畢竟天氣過冷下,茶樹發育受限,難以長出茁壯的芽頭,口感和品質都難以讓人如意。
採茶這件事是急不來的,一味地早,不一定能代表好。
過早採摘,揠苗助長,不利白茶核心品質。
此外,過晚採摘,同樣不好。
春回大地時,萬物復甦,天氣不斷回暖,茶樹的生長發育速度極快。
甚至於同一片茶樹嫩梢,可以達到一天一個樣,茶樹不斷的發出新芽,長成新葉,生機勃勃。
這時候,若非跟上白茶的生長節奏,將白茶新生的肥壯芽頭採下製成白毫銀針。晚上幾天再去采,那可真是為時已晚。
隨著茶樹的自然生長,芽頭旁長出了新葉,相應瘦下去一分,這時採摘下來,只能製成白牡丹。
從茶青的價格上,白毫銀針的價格比白牡丹貴出不少。
為了能獲得更好的收成,茶農們自然不願意白白承受這個損失,耽誤時機,延遲採茶。
所以,白茶的採摘,過早不好,過晚也不好。
唯有正正好,那才是真的好!
《3》
白茶的採摘時間並非是人為可控的,而和當年的天氣情況相關。
並非開篇茶友理解的那樣,白茶早采是寶,晚采是草。人們可以隨意調整白茶的採摘時間,將日子不斷的提前。
採茶這件事從很大程度上說是看天吃飯,離不開當年的天氣情況變化。
當年的春季氣溫回升快,天氣相對較暖和,茶樹發發芽早,采能早采。
若是當年春季氣溫持續走低,春寒料峭,茶樹也躲著沒有發芽,採摘期就會相應的延後。
白茶的採摘時間,並非每年都是固定的,而是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並非憑藉一己之力,就能讓茶樹早發芽,早採茶。
傳說里武則天怒貶牡丹花到洛陽,一代女王,尚且不能憑意願讓牡丹花在冬日盛放,又何況普通的茶農與茶樹呢?
每年春白茶具體採摘時間,受到氣溫和茶樹生長情況的不同,前後會有一周的時間浮動。
比如,前年2017春茶季的開始時間,是在三月下旬。去年2018春茶季的開始時間,是在三月上旬。今年2019春茶季的開始時間是三月中旬。
除了受到氣溫的影響外,茶樹生長海拔的不同,山上與三下,採茶開始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已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會相應下降0.6℃。比如太姥山上的整體氣溫要比山下低3-5度。
山下種植的白茶,屬於平地茶,海拔低,氣溫高,日照強,茶樹芽頭髮得早,採摘時間會早上幾天。
而山上屬於高山茶範疇,海拔高,氣溫低,雲霧多,日照溫和,採摘時間會晚上幾天。
由於每年的採摘時間不固定,所以茶農們到了茶季的時候,會仔細留意天氣,看氣溫回升情況。
到了三月若是晴天多,氣溫暖和,那茶樹接下來生髮的速度就會加快。
這時茶農們就會做好準備,備好相關的工具、人手,時不時的到茶園子裡轉悠,查看。
等到確定好適合採摘的日子,便可以嘗試先是少量采一些,等兩三天過後,若是一直保持晴好天氣,茶芽一股腦兒都發了出來,便可以正式開始大規模採茶。
《4》
今年的白茶春茶季有提前嗎?
答案是沒有。
茶友們只要往前翻村姑陳寫的春茶筆記,就能知道今年太姥山高山茶大規模採摘時間是3月16號。
比起往年,並沒有提早。
那按照開篇茶友所言,春壽眉的採摘期有提前嗎?
其實也沒有。
往前翻了春茶筆記,今年春壽眉的正式開採日期是在4月9號。
今年春季的太姥山天氣,三晴兩雨,晴好天氣多。
清明節剛過,連上五六天的晴朗天氣,太陽暖洋洋的照拂著整片茶園。
陽光普照下,氣溫如同新生的竹子那樣,節節攀升,茶樹的生長速度相應的大大加快。
蓬勃生長的茶樹嫩梢,葉片從小變大,由尖變圓,正式迎來了春壽眉的登場。
茶,作為農作物的一種,採摘出產離不開節氣和氣候的變化。
像是今年清明節後,連續好幾天的晴好天氣,為春壽眉的登場提供鋪墊。
今年的春壽眉採摘並沒有提前,而是順應自然,適時而出的產物。
採茶並非可以人為的提早,得依靠茶樹的生長情況定。
瓜熟,自然蒂落,水到,自然渠成,一切都得順其自然!
《5》
關於白茶的採摘,為什麼老有人鼓吹白茶採摘越早越好?
這都是商業利益鬧的!
試想,白茶唯有早采才能早上市,早早占領市場。
比如,今年太姥山的春茶季剛開始沒沒幾天,到了三月下旬,市面上就已經出現了不少高山銀針新茶。
只要稍稍了解白茶自身,就能這樣這樣過早上市的茶,一點兒也不符合白茶的採摘和制茶規律。
這樣早早就能上市的茶,背後藏著的貓膩可不少。
或是從外省出產的白茶,生長緯度不同,氣溫不同,茶芽發得快,才得快。
或是簡單粗製濫造製成的白茶,隨意攤來晾曬,沒有經過細緻的烘乾,就早早推向市場。
這些來歷不明的白茶,產區不佳,工藝不精,品質自然難以有保障。
更為致命的是,粗製上市的白茶,自身含水量沒有達標,買回來後根本經不起長時間存,容易受到自身多餘水汽的影響發生受潮和變質。
可見,這樣早早就能上市的白茶,貿然將其買下後,後患實在無窮。
為了給這些過早上市的白茶提供藉口,從而更好的促進銷售,白茶界內自然會有不少的人鼓吹白茶採摘是越早越好。
殊不知,這樣違背白茶自然採摘規律的茶,核心品質根本沒保障!
唯有早採茶,才能早上市,早賣茶。
趕在正宗高山白茶上市前,以低價搶先占領市場。
對於剛入門的新茶友來說,在白茶知識了解不多,又對新茶上市盼得緊的情況下,自然就容易上當受騙,買到這些過早上市,背後貓膩多多的白茶。
《6》
白茶的採摘得看天時。
唯有氣溫適宜,茶樹新芽才能更好的生髮,才能達到適宜採摘的條件。
光靠人為作用,不能改變白茶的採摘。
萬物生長有時,採茶同樣有著自然規律,並非采越早越好。
早採過嫩,晚採過老,唯有不早不晚,時機成熟,才能真的好!
盛夏天,泡來一杯清潤鮮香的2019春壽眉。
花香與草藥香縈繞下,閉目休息,恍然間又回到了那個春深似海的時節。
借用張愛玲小姐的一句話為尾:
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恰當與剛剛好的狀態,不論對於愛情,還是對於採茶喝茶,都是那麼妥帖!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