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湖北人的態度,九江要向廣東浙江湖南學習

2020-03-27     邊城碼頭青年

武漢剛開始暴發肺炎疫情時,一張「劃木盆渡江」的圖片曾經在網上流傳。坐在木盆里的湖北人,想要划過長江,到對岸的九江去避難。結果,這名黃梅人被九江警方發現並遣返。這事,還上了九江的文件,要求各地加強管理。


如今,湖北開始陸續解封,人們不再需要木盆渡江,然而,他們依然過不了九江長江大橋。

今天上午,黃梅九江一帶下著雨,很多黃梅人走出家門,想通過九江長江大橋,坐火車去外地務工,或回到九江的工作崗位。

沒想到,湖北車輛人員的通行,遭到了九江的拒絕,兩地執法人員甚至發生了衝突。

今日有多段視頻顯示,九江市長江一橋處,湖北黃梅縣與江西九江兩地警務人員發生爭執,有一方人員被推搡至地上。

視頻拍攝者稱,事發原因是九江交警不讓湖北車輛人員通行。

有目擊者錄製視頻稱,衝突的導火索系今日早上九江市將卡口前移,設置到了黃梅縣小池鎮的卡口處。

據黃梅當地資訊博主「黃梅生活」介紹,九江不認湖北綠碼,進入九江需要開具接收證明。

在一段視頻中,黃梅縣委書記馬艷舟來到現場勸返人群,稱目前江西湖北的領導正在處理打人問題。


據新京報報道,黃梅縣公安局與九江市委宣傳部新聞科均證實,對於兩地警務人員發生「衝突」一事,有關部門已經介入,詳細情況正在了解中,將發布通告。

九江流傳一句老話:一座九江城,半城黃梅人。雖然有點誇張,但很多九江人確實來自黃梅。

黃梅、九江之間僅隔一條長江,雖然兩地分屬湖北江西,但這並不妨礙居民走動交流。有了跨江大橋和城市公交後,來往就更方便了。

黃梅與九江,是真正的打斷胳膊連著筋的關係。



黃梅縣最靠近九江的小池鎮,提供了九江70%以上的蔬菜供應。九江的醫院也向黃梅人醫保看病敞開大門。因為離九江更近,黃梅人坐火車,也多去九江坐。有的人,家住黃梅,在九江工作;有的人,家住九江,在黃梅上班。

這種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的關係,在疫情期間,顯然受到了一些考驗。

眼下,復工成了頭等大事。

目前,除武漢外,湖北已是低風險地區。無數湖北人亟需出去工作,因為很多人已經斷了收入來源,基本生活都面臨困難。

但是,他們沒想到,連走出湖北都很難。說好的「湖北加油」「武漢加油」呢?

湖北人民不是病毒的代名詞,相反,他們是英雄的人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的付出和奉獻。過去兩個月,如果不是他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國內疫情將不可想像。今天的義大利和美國已經嘗到了苦頭。

湖北能解封,說明國家經過綜合評估判斷,認為湖北人民出省不會造成疫情擴散傳播。我們要相信這個判斷。全國人民要做的,就是熱情接納他們,而不是百般阻攔百般歧視。

解封前,湖北的領導已經特意隔空向各兄弟省市打了招呼。

3月19日,省委書記應勇說,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付出了極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呼籲請求全國各地、全社會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農副產品。

3月18日,在湖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副省長曹廣晶表示,現在湖北已經全省推廣健康碼,懇請兄弟省市對於湖北省中低風險市州外出務工的人員給予關照和支持。

現在看來,湖北省領導的這番懇請,起碼在九江,效果不好。

同樣是湖北的鄰居, 湖南省岳陽市就很上道。

岳陽主動對接湖北多個地市,打通湖北務工人員經由岳陽的外出通道。從3月19日到3月24日,岳陽共為1.1萬人次湖北籍外出務工人員開出「中轉」大巴。這種做法,是不是值得九江「抄作業」?

杭州,在3月17日便宣布,與湖北互認健康碼,從湖北到杭州人員無需隔離可直接上班。通過湖北省健康碼綠碼,這些城市的湖北返崗人員進出小區、出行和上班,均不受限制。

在更遠一點的地方,廣東。

3月19日晚,一趟湖北開出的返崗專列抵達廣州南站,車上載有551名湖北來粵務工人員。這是疫情以來全國首趟從湖北始發的返崗專列。

那時的湖北,比今天的湖北,要更讓人擔心一點吧?但廣東方面,派出了最高規格的迎接隊伍:一二把手親自到站迎接,看望慰問返崗務工人員。

聽聽書記李希的講話:湖北人民為戰勝疫情、為全國大局作出了重大貢獻,廣東感到由衷敬佩。來到廣東就是廣東人,照顧好每一位來粵務工人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番話說得好聽又暖心,看出了廣東的格局和胸襟。

廣東的深圳、佛山、中山,湖北回來的人們,只需要持有綠碼,就可以直接開工,無須接受隔離和檢測。

廣東浙江為什麼發達,湖南為什麼發展比江西好?從對待湖北人的態度方面,就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vAmHXEBfwtFQPkdv8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