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的概念起源於秦朝秦惠王時期,後在三國時期劉備用喜餅做媒娶到了孫權的妹妹開始誕生喜餅一詞。在中國人們在非常注重禮節的,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喜餅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主人對賓客的感恩之情。但是,經歷了2000多年的洗禮之後,如今我們就很少看見喜餅的影子了,至今喜餅僅在兩廣、福建、上海、香港等地才零星可見。
(如果您對企業管理知識有興趣、想了解,請私信作者「工具包」三個字,便可獲取《企業管理工具包》一份)
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周普,作為一名80後的銷售員,卻想將丟失的傳統文化找回,將遠去的喜餅找回來。周普以前是一名銷售,在公司經常拿銷售業績的冠,他認為成功在於堅持二字,別人可能三五次被拒後就放棄了,但是周普卻不會,他總說:「為難為之為,成難成之成」。
發現商機,吃苦耐勞:
2008年周普創辦了愛哆哆,那一年電商火遍了中國,阿里系的創業新秀們幾乎都毫無懸念的全部投入了電商和網際網路領域。偏偏只有周普給眾人留下了一腦子疑問,他決定要讓不被待見的傳統文化回歸。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周普的想法,因為這個項目十分冷門,而且又缺少消費者,又是低頻次消費,發展空間又不大,為何以往的銷售冠周普要反其道而行之?
事實上,周普要做的,並不是人們想的那麼簡單的。早在周普就職於阿里時,他就目睹了一家台知名喜餅品牌對陸市場的野心和後來的鎩羽而歸,這之後,他便有了用另類路徑在陸復興喜餅文化的衝動,周普所說的這個另類就是喜蛋的切入。喜蛋是周普對喜文化的初認識,來源於他們家鄉的孩子降生後,要給鄰里送染紅的雞蛋是習俗。
但是一般情況下,這些喜蛋都來自手工作坊,沒有品牌和品質保障,沒人敢吃後來都成了道具。這正成為了周普眼中的商機,如果把不敢吃做成敢吃,那這發展的空間可以說是很大的。於是,周普很快便找了一家代工廠,以蛋黃作為芯做成了了雞蛋型的喜餅,這樣一來既保留了雞蛋的寓意,又能保證外觀好看產品好吃。
在銷售過程中,周普採用了線下線上同時推進的方法,線下在婦幼保院進行一對一的推廣,線上就自建喜餅商城。儘管在推銷時,常常會被趕出來,但是經過周普和員工們的努力,有超過百分之60的目標客戶轉化為了實際消費者。但是線上的銷量就差強人意了,因為當時的網購主力還沒有進入食品市場,所以喜餅和喜蛋在網上的搜索指數幾乎為零。那段時間,對周普來說,是非常難熬的,他受到過許多人的瞧不起,但是他從會懷疑過自己的初衷。
善用資源,敢於創新:
2011年,馬雲的天貓商城的前身淘寶商城上線,周普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天貓商城的目標人群於愛哆哆的年輕受眾高度重合,於是周普毫不猶豫的入駐了。周普的愛哆哆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形式喜餅的認識,很快受到了年輕人的鐘愛,公司的銷售數字每一天都在刷新。
借著流量的東風,周普加大了研發力度,結合十二種動物和喜羊羊、美猴王等流行的元素,又推出了很多款式的喜餅,再配上精心設計的包裝,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很快的,愛哆哆便在網絡上迅速走紅。隨後,劉強東的京東、一號商店陸續入職,愛哆哆將百分之65的市場額輸入囊中,持續四年獲得了網絡的銷售首冠,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喜餅王。
不忘初心,方能始終:
回想剛創業的時候,今天的周普不再是孤獨的,在愛哆哆的品牌示範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如了喜餅陣營,喜餅的百度指數和阿里指數均已超過了喜糖,一個行業徹底被喚醒。愛哆哆從2008年到2018年,十年之間,從一個不足10平的小房間,搬進了商務樓,從自己身兼數職到600多人的團隊,從無人問津的年銷售3.7億,甚至帶領一個行業前行,周普做到了今天的成就,但是依然十分低調,他不忘自己的初心,讓數以記憶的人關註上了喜餅文化,如今,喜餅文化的復興還遠嗎?
(對於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作者對此有9年的處理經驗,招人難、留人難、股權分配、合伙人制度等等等等,如果讀者您對此方面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問題,都可以關注作者並私信作者,作者會對您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還可以無償為您提供一份作者經過幾年經驗整合編輯的《員工動力工具包》,如果對此有興趣或者有問題,請私信作者一句「工具包」,作者會立刻對您進行回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