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零食」開始情有獨鍾。要說到哪個品牌的零食最火爆最受歡迎,恐怕一半以上的「專業人士」會說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吧。但其實國內真正的零食界一哥,應該是早些年就已經出現的「旺旺集團」。
今日粉絲福利:
筆者九年管理經驗,整理了《企業管理工具包》,幫你解決企業管理難題。內容目錄見下文所示。
領取方法:點擊關注作者,發私信「工具包」,即可獲取哦!
旺旺集團,早些年可是火爆的不行,廣告鋪天蓋地:「過年送旺旺」、「你旺我旺大家旺」……等等廣告語可謂是讓人記憶深刻,簡直堪比腦白金與藍翔。
不過隨著社會逐漸進入到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使用量逐漸降低,「旺旺」似乎已經慢慢的淡出了大家的視野,反而是零食新貴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更多的進入大家的眼球。相比現在對「旺旺」印象較深的,應該都是80、90後的「叔叔阿姨」了吧。
簡單介紹下旺旺的發展歷程:旺旺集團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6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食品品牌,旗下產品豐富,遠銷全世界各地。
旺旺的創始人蔡衍明出生於台灣一個富裕家庭,從小深受父母寵愛,養成了許多的壞習慣,是個地地道道的遊手好閒公子哥。
在他19歲那年,從父親手裡接下來了一個工廠,由於沒有管理經驗,再加上完全沒有對產品的認知,導致廠子剛到手裡就開始賠錢,最後沒辦法,只能求助家裡,蔡衍明也被冠上了個「敗家子」的帽子。
慢慢的,蔡衍明有了做生意的經驗,也懂得了市場考察的重要性。後來一次偶然,他發現家鄉的稻米總是過剩,就想著是不是能從事一下相關生意,為了能讓這個「靈感」實現,他不辭辛苦跑到日本尋求支持。
最初人家還拒絕與他合作,經過他鍥而不捨的爭取,才成功拿下了米果製造的技術。隨後工廠更名為「旺旺」,既好記,又有寓意。
旺旺誕生後,憑藉低價策略迅速搶占市場,很快,就成了當地米果領域的龍頭,占有率一度超過9成。
隨著米國市場逐步擴大,旺旺也遭遇了競爭對手的狙擊,而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康師傅。當初做火爆時,除了康師傅以外,還有大大小小多達兩百多家的大工廠小作坊參戰,米果價格一路下滑,為了在這場亂戰下存活,旺旺幾乎成本價出售,一度達到市場最低價,當然這麼拼的後果就是,旺旺成功耗死擊倒了所有對手,成功捍衛了自己的地位。
後來集團步入正軌後,跟很多企業一樣,旺旺進入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其先後涉足報紙、電視等媒體行業。不過這種擴張對旺旺似乎並沒什麼益處,蔡衍明對此表示:「我是把媒體當公益事業辦,倒沒想過賺錢。」
後來旺旺進軍內地,廣告那叫一個鋪天蓋地,「你旺我旺大家旺」,「過年送旺旺」等廣告語,簡直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回憶了,不過「這代人」現在基本全都是80、90後的「叔叔阿姨」了吧,旺旺真的是風靡了一個時代。
而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新媒體的到來,旺旺似乎沒有以前那麼高的「出場率」了,現在一提到零食,基本想到的都是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這些網際網路零食品牌了。
老牌企業轉型不易,旺旺的營收已經連續3年走了下坡路,直到去年集團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後才有所好轉。
不過就算如此,旺旺集團從2019年的業績報告上來看,依然是國內零食界的一哥,公司營收達到207.1億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34.78億元,同比增長11.6%。
而競爭對手康師傅與統一則分別為24.63億與10.億利潤,旺旺的利潤直接超過了康師傅與統一兩家之和,更是超過了三隻松鼠十倍之多。
後記:
任何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從創業初始就該注意團隊建設,隨著公司的發展,更是要重視企業管理以及員工激勵制度的打造。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須把員工的能力真正激發出來,才能把企業做大。
現如今很多中小企業做不大,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老闆充當了公司的「救火隊員」,陷入公司的日常瑣事難以自拔,根本無暇顧及公司發展的戰略發展,又如何將公司做大呢?
今日粉絲福利:筆者九年管理經驗,整理了《企業管理工具包》送給你。筆者致力於打造企業的激勵制度建設,著重解決招人難、留人難、員工積極性、股權激勵的問題,最終實現公司業績增長、老闆解放的目的。資料包部分目錄如下:
領取步驟:
第一步:點擊關注作者
第二步:發「私信」:「工具包」,即可獲取。
相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定能幫助到你!有管理問題也可隨時諮詢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2f08G4BMH2_cNUgxg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