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刑偵劇再出精品,一口氣刷十集!

2020-06-09     影視爛番茄

原標題:國產刑偵劇再出精品,一口氣刷十集!

五月底,一部國產刑偵劇悄悄上線。

主角全員老戲骨,辦案過程快准狠,一口氣刷完十集就倆字: 帶勁!

三叉戟

老夏是一名快退休的禁毒警察。

抱著站好最後一班崗的想法,他央求隊長帶他再出一次任務。

誰知年輕警員臨時出了狀況,他只好悄悄頂上,結果卻在抓捕歹徒時不幸犧牲。

為告慰老大哥在天之靈,三位原本只想混日子等退休的兄弟決定重回一線,揪出真兇。

想當年,他們也曾是令方圓十里的罪犯們聞風喪膽的「三叉戟」天團。

崔鐵軍,經偵隊智商擔當,愛梳一個油光鋥亮的「大背頭」。

徐國柱,刑偵隊武力擔當,暴脾氣一上來就揮舞「大棍子」。

潘江海,預審處熱血名提,世上就沒有巧舌如簧的「大噴子」撬不開的嘴。

仨人兒加上統領全局的老大哥夏春生,偵查、抓捕、審訊各個環節便嚴絲合縫,「四大名捕」齊全了。

在那個心中裝著理想與正義的年代,越是出生入死的交情,越是摻不得一點兒雜質。

一次,崔鐵軍曾私自提了徐國柱的線人出任務。

結果他的臥底身份被識破,自己雖僥倖躲過一劫,線人卻死在了毒販手裡。

偏偏徐國柱是個情義大過天的人,警察、線人在他這兒沒區別,都是兄弟。

於理,他知道這是個意外;於情,他卻無法原諒。

於是,他倆不再和對方說話,「三叉戟」亦從此決裂。

二十年過去了,當初前途一片光明的仨人兒卻都成了保溫杯里泡枸杞,臉皮堪比城牆厚的老油條。

用崔鐵軍的話來說,他們這就是「自個兒把自個兒撂趴下了,而且趴得還挺舒服」。

一個進了後勤保障部,一個混成了派出所片警,一個則想著下海賺大錢,當年的雄心壯志早被磨沒了。

若不是老夏生前總想著攢局把「三叉戟」重新捏一塊兒,他們是萬萬不會拉下面子搞團結的。

局長起初只同意讓他們協助專案組調查,沒想到這幫警界老炮兒還挺倔,硬是反客為主搶先抓到了兇手。

只是謀害老夏的兇手「耗子」頂多是個跑腿的,揪出了還不算完。

因為這類案子往往拔出蘿蔔帶出泥,又牽涉一起金額達數十億的洗錢案,其背後盤根錯節的多方勢力仍需深入調查。

豆瓣開分8.3,改編自呂錚的同名小說。

作者本人就是一名經偵警察,入行近20年,參加過公安部的獵狐緝捕行動組,親身經歷便是絕佳的素材。

在一眾以燒腦懸疑作主打的刑偵劇中,這部劇顯然是一股清流。

換言之,它的重點不在於用縝密邏輯去推理解謎,而在於用案件來帶出人物。

拿第一個案子來說,崔鐵軍從現場的無人機搞到「耗子」的正臉照後,關鍵信息還得從另一嫌犯口中獲取。

這原本是潘江海的拿手好戲,他卻怕私自提審犯人會得罪上司而百般推辭,只願意在背後充當「狗頭軍師」。

眼看著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時間一點點過去,屋裡的崔鐵軍差點就把手上的底牌全亮光了,他才姍姍來遲。

一進審訊室,潘江海便生動詮釋了什麼叫「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雖然平日裡活得像個「雙面人」。上一秒還在朋友和下級面前插科打諢,下一秒遇上領導又能各種溜須拍馬。

但涉及到業務層面卻毫不含糊。因為深諳疑犯心理,所以打從一進門就開始處處捏著嫌犯的心耍狠鬥智。

15分鐘內就逼得原本油鹽不進的一個人立刻繳械投降,恨不能把自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給交代了。

先抑後揚,這場戲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潘江海的高光時刻。

雖然寶藏叔叔們都有真才實學和豐富經驗,但脫離一線久了,當然不可能只憑一腔熱血便一路順風順水。

在抓捕毒販頭子湯阿祥時,三人原本是分散在各個巷口埋伏。

撞上了,還是只有各自挨打的份兒,非得集齊三人之力才能勉強壓制住一個青年人。

之後崔鐵軍在追查洗錢案時,同樣遭遇過慘烈的滑鐵盧。

為了騙過犯罪團伙,他假扮成潛在客戶約在咖啡館見面。

西裝、墨鏡、皮包裝備齊全,一扮上還真有幾分貪官派頭。

結果計劃失敗,人沒追上,不僅皮包讓小偷給扒了,還不小心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尿了褲子。

隊里的年輕人笑話說,當年威風凜凜的三叉戟如今成了尚能飯否的「仨茶几」。

低頭接受批評時,面上難堪,心裡委屈,只想回家求老伴抱抱。

翻車翻得猝不及防,但也正是這些尷尬時刻賦予了角色更加真實、接地氣的一面,令觀眾倍感敬佩之餘又多了幾分酸澀。

其實論劇情,也許這部劇並不算太出彩。

但若論角色塑造,它卻是近期最吸引人的劇作之一。

除了人物設定不懸浮造作以外,主演全員老戲骨的陣容亦是加分項。

陳建斌、董勇和郝平,堪稱夢幻叔圈鐵三角。

無論是台詞還是表演都舒服得很,常常能精準戳中觀眾的笑點和淚點。

如果最近劇荒,不妨關注下這部劇,看不忘初心的叔叔們如何披荊斬棘,重燃熱血。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為披荊斬棘的叔叔們點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thJmnIBfGB4SiUwvK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