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清醒看待當前就業形勢。從長遠看,穩就業有賴於加快復工復產和恢復經濟增長。穩就業另一個著力點是保重點群體,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
「目前,350名員工已經全部到崗,近期公司計劃再招聘30-50人。」雖是「五一」假期,但位於淄博市淄川區的山東雷帕得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片繁忙生產景象。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劉玉華告訴記者,往年一季度是公司產品銷售旺季,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訂單一直不理想,開工不足導致部分計件員工未及時上崗,但公司一直為他們發著補助。進入四五月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復工復產,公司生產經營邁入正常軌道。
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畢業生周思騰,這幾天心裡也踏實了不少。通過參加學校的網絡招聘會,他於日前順利應聘上了四川華西集團的崗位。受益於「雲招聘」,該校土木建築學院已有65名畢業生簽訂了就業協議。
就業市場的這些積極變化,透露出讓人欣慰的「回暖」信號。日前發布的山東省一季度經濟數據也顯示,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9.8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18.0%。雖然新增就業人數同比下降23.0%,但降幅較1-2月收窄15.4個百分點——人們在感受到嚴峻就業形勢的同時,也增添了「穩中向好」的信心。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就業是兩者的交集,也是共同的首要任務。從疫情初期返崗困難、物流受阻,到後續企業資金緊缺、經營遇困,再到國外疫情加重、外貿行業受衝擊,疫情發生以來,就業形勢持續變化、挑戰不斷。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得益於山東省出台的一攬子穩就業的務實政策舉措。
「頂格」實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向20.33萬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穩定就業崗位740.08萬個;實施「就選山東」高校畢業生網絡就業服務行動,開展線上春風行動、農民工務工暢通行活動……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衣軍強說,一系列政策舉措,在企業端減負、援企、穩崗,在求職者端加大就業,雙向發力穩住了全省就業的基本盤。
積極應對困難挑戰,疫情下的就業也呈現出新變化。監測調查顯示,截至3月末,全省外出農民工人數已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外出農民工省內就業的占85.2%,提高3.4個百分點。
疫情影響也對就業產生一定「倒逼效應」。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簽約上比往年動手更早、下手更快、「能簽則簽」,丟掉了過去的「再挑挑」「再等等」的心態。大智教育集團今年更是採取允許簽約畢業生無條件退簽改簽的方法,儘早簽約心儀畢業生。
「可以說,前期省里出台一攬子措施『穩』住了企業和崗位,現在穩就業的關鍵要靠發展,一是靠投資項目帶動增加新崗位,二是靠終端消費刺激經營性服務業復甦釋放崗位,讓就業創業大市場『活』起來。」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表示,要清醒看待當前就業形勢,從長遠看,穩就業有賴於加快復工復產和恢復經濟增長。
位於鄒城市大束鎮的「蘑菇小鎮」,是鄒城市打造的重點項目,現場建設如火如荼。山東友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瑞濤介紹,公司去年在此開工建設友泓一期項目,今年5月中上旬投產運營後,日生產金針菇160噸,能夠解決550多人就業。「前期,公司已面向本地勞動力開展了招聘,很多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來報名,經過我們上崗培訓後轉化為產業工人。」張瑞濤說。
穩就業另一個著力點是保重點群體,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當前,山東省從機關事業單位到國企,都在努力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日前發布的2020年山東省公務員招錄計劃,較去年翻了一番;今明兩年各級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山東高速集團近日也啟動了省屬企業最大規模「雲」招聘,面向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學歷人群,共提供1378個就業崗位。
在積極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方面,山東省將組織暫不外出的農民工投入農業生產,
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工程,開展以工代賑工程建設。實施「魯菜師傅」、「醫養服務」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培育傳統行業新的就業創業增長點。
緊盯形勢變化,加大風險防範,新的務實政策舉措正在路上。其中之一就是設立就業風險儲備金,省本級1億元規模,濟南、濰坊、濟寧、威海、日照、臨沂等6市設立就業風險儲備金4030萬元。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在全省選擇10000家企業開展失業動態監測,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春曉 通訊員 張波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
來源:鳳凰山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t-07HEBnkjnB-0z06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