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穎
編輯 | 師燁東
2019年的國慶檔以8天50.49億的漂亮成績落幕了。
檔期內的各項指標基本都達到了新高:50.49億的票房成績是去年國慶檔8天總票房21.75億的兩倍還多,比2017年國慶檔9天29.53億的票房也高出了71%;拓普電影智庫顯示,以1-7日為統計標準的觀影人次達到了1億1642萬,較去年同期實現了翻倍,成歷年觀影人次最高的一個國慶檔。
對於影院來說,上座率的提高或許是比觀影人次大增更令他們振奮的消息。拓普電影智庫顯示,今年十一檔期平均上座率達到了35.31%,比此前在2015年的同期最高上座率33.9%還高了1.41%,比今年影院人山人海的春節檔平均上座率還要高。要知道,國慶檔到來「救市」之前,今年截至9月29日,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0.56%,不少影院都生意慘澹。
分影片來看,國慶檔冠軍影片為《我和我的祖國》(22億),票房占比達到了43.7%,放映場次達到了109.2萬場,占比為36.79%,比亞軍《中國機長》(19億)多出了近8萬場。《攀登者》儘管有吳京、章子怡等知名演員加入,映前在業內有很高的預期,但檔期最終票房則只有7.78億,與前兩部影片差距較大,最終票房可能也無法超過15億。
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
影片上映前,《我和我的祖國》的映前熱度在國慶檔三部新片中是最低的,燈塔專業版顯示的映前想看人數為1014975,低於《中國機長》的1090238和《攀登者》的1214537。但上映首日《我和我的祖國》就實現了反擊,單日票房自30日開始連續5天居於冠軍,直到10月5日晚,《中國機長》以單日票房2億4391萬高出《我和我的祖國》142萬逆襲,登上單日票房榜冠軍,並連續3天保住單日票房冠軍的位置。
在從業者看來,《中國機長》的逆襲並不意外。「國慶檔前幾天的節日氛圍和愛國情緒影響著《我和我的祖國》在觀眾間占優勢,加上影片前期營銷宣傳做得不錯,導致一開始影片起勢較猛。」上海某影管總經理對毒眸說道。但隨著節日氛圍和情緒影響的作用減弱,《中國機長》作為一部類型化的商業片,空難題材、故事設定和情節的刺激都讓影片更具商業化元素,也更容易在後續吸引觀眾。
《中國機長》
「《中國機長》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比《我和我的祖國》7個故事組合的形式更符合觀眾的觀影習慣,時長上不到兩個小時,對觀眾也更加『友好』。」北京某影城市場經理對毒眸說道。因此,作為商業片又加入愛國、敬業等主旋律精神的《中國機長》,在節日氛圍漸弱之後,成為更多觀眾的首選。
而在冠軍、亞軍影片競爭激烈之時,檔期排名第三的《攀登者》(7.78億)則被遠遠地甩在後面,在上映首日1.67億的票房之後,《攀登者》並沒有穩定上漲,保持了3天單日票房破億後就維持在7-9千萬,昨天國慶檔最後一天單日票房也跌至5660萬,排片從25.3%一路降至17.9%,豆瓣評分也從開分的7分降至目前的6.7分。
《攀登者》
不過,3部頭部影片集體貢獻了49億的票房成績,檔期票房占比高達97%,不僅助力了史上最強國慶檔的完滿落幕,也為整個大盤帶了希望:截至目前10月大盤總票房已經達到了43.85億,早早地超過去了去年同期的36.48億;10月3日當天,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全年累計票房已經突破500億元大關,較2018年提前一天完成。
今年國慶檔票房大增,離不開增量觀眾的入場。「毫無疑問在單日票房達到6、7億左右,總票房創新高的情況下,是挖掘了一部分增量觀眾。」某電影數據分析師對毒眸表示,像《我和我的祖國》這樣的影片對那些年紀較大、對歷史事件有經歷有情懷的觀眾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燈塔專業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00後和70後是今年國慶助力增長新用戶。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也有多位影城經理均對毒眸提到,相比往年的國慶檔,今年帶父母觀影、高齡觀眾走進影院的現象較為明顯,「從影片題材和內容來看,是適合全家觀看的,影片傳達的感情上也能與中老年觀眾產生共鳴。」北方城市某影城經理對毒眸說道,「所以這個國慶檔我們影城很多觀眾是拖家帶口來看的,家庭型觀眾不少。「
同時,拓普電影智庫顯示,今年國慶檔一、二、三、四、五線票房占比分別為16.48%、48.11%、17.67%、11.36%和6.37%,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的票房占比均創歷年最高;燈塔專業版發布的最新報告也顯示,國慶檔整體用戶畫像中,四線城市占比為19%,國慶檔新用戶畫像中這一數字則為22%,四線下沉城市拉新明顯。
不過,從目前定檔的影片來看,後續的市場能否繼續走強,仍然值得擔憂。整個10月和11月,僅李安導演的新片《雙子殺手》和昆汀的《好萊塢往事》相對具備賣相。今年電影市場整體票房想要比去年實現較大的增城和突破,還需要11月與年底賀歲檔有爆款影片來繼續拉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