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中革軍委二局順風耳,紅軍很難紮根陝北,前路依舊未知(3)

2019-07-04     半杯餿茶

(接上期 https://www.toutiao.com/i6709234155479106059/

山城堡戰鬥的勝利,為中央紅軍的在陝北的立足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對以後的逼蔣抗日起到了積極作用,也使張學良更加堅定了與中共合作的信心,促進了東北軍進一步轉變。

在原紅四方面軍方面,電台技偵工作也從未懈怠。

1935年10月5日,張國燾召開卓木雕會議,會議期間紅四方面軍(又稱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和三局成立。

1935年6月12日,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之時,紅四方面軍共有電台5部,其中偵察台1部(二台),統歸總指揮部電務處領導(處長宋侃夫),偵察台台長蔡威。

懋功會師後,黨中央和軍委曾從紅一方面軍調播給紅四方面軍電台7部,30多名通訊技術人員,紅四方面軍的通訊及技偵的裝備、人員因此而倍增。

羅舜初(開國中將)

山城堡戰鬥後,紅四方面軍二局大部分技偵人員到達陝北保安西沙道子,與軍委二局合在一起,其中有在原(懋功會師前)紅四方面軍偵察台及通訊台工作的:馬文波、陳福初、李永悌、游正剛、馮志祿、張天華、周繼先、高繼明、劉忠生、蕭先友、況步才、何錦文、熊遠緒、蕭大來、彩玉、高俊民等。

1936年9月,二局局長蔡威於在朱爾坪病逝,遺職由羅舜初接任。

1936年10月,寧夏將台堡會師時,紅二方面軍共有電台9部,其中1部為偵察台(小電台)。機要科長龍舒林,指導員陳琮英,破譯王永浚,隊長張有年、報務主任彭富九、報務蕭榮昌、孫勇、賀子明、劉宗舜等。

1936年11月下旬,陝北會合後,軍委二局的序列為:局長曾希聖,副局長羅舜初,一科(破譯)科長鄒畢兆,二科(譯電)科長李作鵬,三科(偵收)科長鬍立教,副科長游正剛。

紅四方面軍二局的另一部分人員則於11月底加入前總二科工作。他們是賀光華、蕭全夫、謝特山、陳定鑒、羅應欽等。據伍雲甫日記記述共調給前總52人。

1936年12月,任弼時調任前敵總指揮部政委,紅二方面軍偵察台隨任弼時一同到達前總,併入前總二科。會合後,曹祥仁仍是二科科長,龍舒林為政治協理員。電台由彭富九負責,破譯由曹祥仁負責,譯電由賀光華負責。 彭富九回憶:「三路人馬第一次合到一起,在曹祥仁領導下,大家關係很融洽,團結一心干工作,沒有一點『大帽子』、『小帽子』的隔閡。(這是指當時四方面軍戴的軍帽比一、二方面軍的大一些)」

在前總二科,曹祥仁與紅二方面軍的破譯專家王永浚(開國少將)走到了一起。老將軍王永浚以後的回憶中對曹祥仁倍加推崇:我和曹科長同在一個辦公室面對面地工作,他有驚人的記憶力和很強的判斷力。每逢難字難句經過論證而得到結果時,他即高興地說道:『哎喲,捉住了,對了!』他破的密碼又多又快,我常向他請教一些有關技偵的問題。他講的很多,其中有兩點還記得:

其一,關於尋找密碼突破口問題,他說,必須從薄弱點著手,首先利用有一定規律性的矛盾,就可以尖刀直入,比較容易取得結果。但又要不拘一格,有什麼特殊矛盾就利用什麼特殊矛盾。

其二,關於敵情和我情的關係問題,他說,這二者有重要區別,但又有其聯繫性。有我情作參照,可對破譯起著由此及彼的作用。從已破密報中了解敵人掌握的我情,用之於再破譯,必然起著良性循環作用。他講的這兩點深化了我在實際工作中獲得的體驗。

在山城堡戰鬥後,國共之間的談判依舊在繼續,中共的籌碼增加,國民黨把縮編中共軍隊至3000人的條件,放寬到30000人。而張學良則建議紅軍就地堅持,不要戰略轉移。

彼時,保安的軍委二局和在靖邊的前總二科正密切注視著國軍的動向。時在前總二科的賀光華(開國少將)有回憶:「山城堡消滅胡宗南一個旅以後,我們隨前總進到靖邊近郊的村莊待命。我們靠近前總住在土窯洞裡,展開了工作。」

蔣介石(左二)、宋美齡(左三)、張學良(左五)、楊虎城(左六)等合影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飛抵西安督戰。

1936年12月11日夜至12日中午,前總二科偵獲數份電報,發現西安情況異常,連續急報中央。讓中共提前有了應變的思想準備。

國民黨第十五集團軍副參謀長毛侃電稱:「西安附近交通、通訊中斷,頃接綏署接南京電,今日臨潼、西安一帶空氣極端惡劣,張漢卿有異動」。東北軍將領劉多荃、周福成12日致電萬福麟稱:「介公文(12)日被安全保護於西安。陳誠、蔣鼎文、錢大鈞、衛立煌、陳繼承、萬耀煌、晏道剛及次關係人大多被困禁,邵元沖中彈。」

1936年12月12日上午,張學良、王以哲致電中共中央,通報西安事變。中午,毛澤東召集在保安的中央領導人到他的窯洞裡看張學良的急電,大家都激動不已。(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fDFGWwBmyVoG_1Z1s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