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橄欖 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2019-06-23   新閩清

CHINESE OLIVE

Oct 1st /2018

Nothing can stop chinese olive.

A 〃Minqing olive

閩清橄欖

Minqing Olive

橄欖樹 多少人心裡夢的支柱

多少人夢裡心的溫床

橄欖果 閩清人的希冀與力量

這種原產於中國南方神奇植物

歷經兩千年古風的吹拂 閩江文明的浸染

幻化為人間最閃耀的光芒 照耀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中外橄欖

Part. 1

橄欖 可分為油橄欖和青橄欖.

油橄欖 歐洲橄欖. 油橄欖(Olea europaea.)是木犀科木犀欖屬常綠喬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國家,希臘、義大利、突尼西亞、西班牙為集中產地.

現在世界各國均引種栽培,盛產於地中海氣候區.

聖經故事中曾用它的枝條作為大地復甦的標誌,後來西方國家把它當作是和平象徵.

今天文章的主角卻並不是自帶和平光環的它,而是一種低調安靜卻又勇敢正直默默付出的小青果,它叫中國橄欖.

青橄欖 中國橄欖(學名: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橄欖科橄欖屬喬木植物.原產中國南方,以中國福建居多,台灣、廣東、廣西、雲南、日本(長崎、沖繩)及馬來半島等地區均有栽培,野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溝谷和山坡雜木林中,或栽培於庭園、村旁.

性平,味甘、澀、酸; 清熱,利咽,生津,解毒.

常用於咽喉腫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等.

也許你我中或多或少有人未曾了解過青橄欖,但,在福建 廣州和上海等地區,或達官顯貴,或文人雅士,或清貧人家無一不對它情有獨鍾.

有人叫它,青果,因其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

有人叫它,諫果 忠果,因初吃時味澀,久嚼後,香甜可口,餘味無窮.就像那忠諫之言,雖逆耳,卻利於民,利於身利於心.

有人叫它,美人果,顏色清新淡雅,形狀小巧又不失秀麗.這種低調的美麗也許就是當時人們心中美人的輪廓吧

有人叫它,福果,因為青橄欖產自福州,給福州人民帶來了財富,也源於海外福州華僑對它的喜愛.此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青果產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歷史文化

Part. 2

橄欖是福州的傳統名果,據漢朝《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元鼎三年起扶荔官,從植所得奇花異木,龍眼、荔枝、橄欖……」,在福州市地方志物產記載上,也多有記錄.可見橄欖在漢朝已有種植,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閩清橄欖早在三國時期就被列入貢品.當時東吳國母及二喬就對橄欖讚譽有嘉.

在唐代已聞名全國,在歐陽修《新唐書》上正式列入貢品的就是橄欖:「江南道福州土貢……橄欖」.晚唐五代時期,有一種「青果船」,專門在秋季果熟之時,到福州來運載橄欖,分赴蘇、杭、京、廣各地販賣.

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載:「橄欖閩蜀俱有之,閩中丁香,一品極小,雋永,其味勝於蜀產」.

橄欖在宋、明、清時期福建地方志及有關史籍中也有較多記載.宋·梁克家修纂的《三山志》稱:「橄欖,木端直而高,秋實.先苦後甜,脆美者曰碧玉」.

明黃仲昭修纂的《八閩通志》"橄欖,福,泉,漳,福寧皆產」.該書同時記載:唐朝福州府在列為貢品的土產中就有蕉布、橄欖之屬.

明王世懋《閩部疏》「橄欖在葦原上八十裡間,沿麓樹之,蒼鬱可愛,甘蔗洲獨多,土人雖擔城市貨之,頗不登羞」.

2006-2010年福州市人民政府舉辦了三屆「中國·福州』橄欖節」.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橄欖栽培最多的國家,而福建的橄欖生產居全國首位,福州不但是中國橄欖之鄉,也是世界橄欖鄉.

2007年福州市政府評選「福州十大片」中,「福州橄欖」入「20選10」的最後的決選.

2010年4月由福州市橄欖行業協會申請的「福州欖」地理標誌集體商標獲得國家工商總局的註冊.

地理環境

Part. 3

滿目青山綠水

1

小橋流水人家

2

閩江兩岸,風光綺麗;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橄欖是我國南方特產果樹,主要分布於福建和廣東.福建橄欖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70%以上,而福建的橄欖主產於福州.福州橄欖主要分布在閩清、閩侯的閩江中下游兩岸.

閩都(福州)自古稱「江城福地」, 不僅是福建歷代的政治中心、文化都會、教育首邑, 而且是魚米之鄉、花果之邦.

閩清,地處福建中東部,閩江中下游.歷史上,閩清檀香橄欖主產地在閩清閩江岸畔的北溪、安仁溪一帶,是閩清橄欖北植的臨界線. 橄欖屬熱帶、亞熱帶水果,喜溫暖濕潤,忌嚴寒霜凍,但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微寒薄霜卻能讓青橄欖口感更佳.

營養價值

Part. 4

鮮橄欖皮肉細嫩,清香適口,營養豐富.

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

補鈣:鮮橄欖的含鈣量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且易被人體吸收,每100克果肉含鈣204毫克,比香蕉、蘋果、柿子、桃子多20倍;維生素C的含量也是蘋果的10倍,是梨、桃的5倍. 尤適於女性、兒童食用.

緩解咽喉疼痛: 橄欖中富含揮髮油等物質,可以有效地緩解咽喉疼痛症;每日嚼食兩三枚鮮橄欖,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間有「冬春橄欖賽人參」之譽.

生津止渴:橄欖味道甘酸,含有大量水分及多種營養物質,能有效地補充人體的體液及營養成分,具有生津止渴之效.

解魚蟹毒:《本草綱目》中記載橄欖可解河豚、毒蕈中毒等,其解毒功能與之含大量鞣酸、香樹脂醇、揮髮油等有關.

降低膽固醇:對於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病症者,常吃些橄欖,可有效地緩解症狀.

助消化:對於消化不良或者有胃病症狀者,食用橄欖可以幫助消化.

美容養顏:橄欖中含有維生素C、E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夠促進機體平衡,延緩衰老.

品種辨別

Part. 5

閩清橄欖按種類分為:惠圓、長營、檀香三大類.

其中惠圓平均每斤36粒左右,長營平均每斤65粒左右,檀香大小不一,每市斤70粒至130粒之間.

其中120粒至130粒是檀香中的上品,名曰:尖子、堪高,色、味、香、型俱佳,具有越吃越甜、越嚼越香的口味,百吃不厭.

每年農曆四月,橄欖樹木開花,五月結果,七月果熟. 橄欖掛果時間長,惠圓品種七月可採摘,長營品種十月可採摘,檀香品種十一月可採摘.採摘後如保存得法,可保鮮半年時間不至變質.

長營 果實形狀、色澤變異多,果實梭形,果皮光滑,淡黃色綠色,果基部圓微凹,有放射狀條紋,與果蒂連接部黃色,果圓,花柱殘存有黑點.依據果色、果實大小和形狀將其分為八個品系.

(1)大粒苗,俗稱大長營.

(2)黃皮長營,果實中等大小,肉淡黃色.

(3)黃肉長營,果實較小,果皮光滑淡黃色.

(4)青皮長營.果實較小,細長,青綠色.

(5)長營,俗稱長行. 果實中等大小,果形總體是梭形,但果基較圓突,果頂平突,果色為淡黃綠色.

(6)甜橄,長營變異,味甜.

(7)長梭,果實較大,淡黃色,果形如梭子.

(8)長惠,俗稱麥穗.

(9)羊矢,俗稱羊屎.肉質粗硬,味淡且澀,口味最差,栽培上只做嫁接砧木.

惠圓 果大,近圓形或廣橢圓形;果皮光滑,淡黃色,果基部圓平或微凹,有放射狀條紋,與果蒂連接部黃色,果頂渾圓,花柱殘存有黑點;可食率85%.肉質鬆軟,纖維少,是加工的優良品種.實生後代有四個品系.

(1)惠圓,又稱惠丸,柿丸,嫁接繁殖.

果大,近圓形或廣橢圓形;果皮光滑,淡黃色.

(2)自來圓,實生繁殖.系惠圓實生繁殖後代變種.

按果皮顏色分為黃皮自來圓和青皮自來圓.

(3)黃大,又稱惠圓弟、豬婿欖.系惠圓實生繁殖後代變種,變種品質優者為自來圓,品質差者為黃大.

(4)小自來圓,實生繁殖.果肉較脆,略有回甜,但纖維較多,宜加工蜜餞.

檀香 果較小, 卵圓形,中基部肥大.果皮光滑,青綠色,果基部平或微凹,有明顯的褐色放射狀條紋,俗名「蓮花座」,是鑑別檀香的主要特徵之一.肉質脆酥,香氣濃郁,嚼後回甜,無澀味或少澀味,鮮食佳種,且以小果者為上乘.

安仁溪檀香,系閩清縣安仁溪果農從植香品種中篩選出的單株良種嫁接繁殖的後代. 果實中偏小,果色青綠、光滑,果基微突. 品質極佳,肉質清脆,香濃味甜,回味極好,纖維極少,鮮食最佳.

甜欖 是福州近年來對優質鮮食橄欖果實的一種統稱.在實生種植的長營品種果園中都會發現個別單株橄欖樹因實生變異而產生鮮食的優異單株.

這類橄欖,因果實具有良好的鮮食性,而被人稱為甜欖,這是相對於普通橄欖口感更佳,並非真的甜味.

甜欖果實梭形或橢圓形,一般中等偏小,果實較圓實,果頂尖實,平均單果重8g,多青皮,入口微澀或不澀,回甘較好,肉質細嫩,清香,鬆脆,適口性好,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消費者青眯的鮮食品種。

來源:農物集微信公眾號

編輯:許泓彬

校對:黃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