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其實不「刮油」!這篇把喝茶誤區一次性說清了

2019-05-27     飲食的誘惑

中國人愛喝茶,這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古語中就可見一斑。茶館、茶葉店、隨手拿著的茶杯……無不彰顯著這種天然營養飲料在老百姓中的受歡迎程度。

喝茶真的能刮油?

喝茶者很容易感受到茶對胃腸的作用:餓得更快

這是因為茶葉含有咖啡因、茶鹼和可可鹼等複雜成分,能顯著刺激胃酸分泌,促進胃動力。胃酸分泌增加(和胃腸蠕動加快)有助食物消化,使人產生消脂解膩或餓得更快的感覺。

  • 不要以為「消脂解膩」或「餓」是減肥,喝茶改變的只是消化的過程和感受,而不是消化的結果。
  • 一日三餐吃下的能量,不論是糖類、蛋白質還是脂肪,都不會因為喝茶而跑掉。
  • 喝茶沒有改變食物攝入,也沒有改變糞便組成,它改變的只是從食物到糞便的消化過程。

普洱茶和紅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綠茶更強,因此喝普洱茶更容易餓。但並不足以實現減肥的目的。

喝茶的6大誤區

>>>>誤區一:不分體質喝茶

茶葉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和發酵茶。各類茶葉都有不同的適宜人群。

不分體質喝茶,有可能帶來一些不適表現:

  • 綠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鹼,對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腸胃較弱的人應少喝綠茶,特別不要空腹喝,否則可能出現「醉茶」現象。這類人可選擇暖胃的紅茶,或在茶湯中加入牛奶、紅糖。
  • 花茶適宜女性飲用,特別是處於經期前後或更年期的女性,飲用花茶可減輕煩躁。
  • 鐵觀音、武夷岩茶等烏龍茶有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還可在熬夜時飲用,能提神、解乏。

>>>>誤區二:四季喝同一種茶

如果想以茶養生,那就不應全年只喝一種茶,而要根據季節選擇茶葉。

春季適宜喝花茶(如茉莉花茶),花茶甘涼,有芳香辛散之氣,不僅有利於散發體內的寒氣,而且可以促進陽氣升發,令人神清氣爽。

夏季適宜飲綠茶。因為綠茶性寒,最能去火,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等作用。

秋季較適宜喝烏龍茶,因其茶性適中,不寒不熱,有助於消除體內的餘熱,還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等解秋燥的作用。

冬季宜喝性溫的紅茶,茶性甘溫,可養陽氣,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能增強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

>>>>誤區三:一把茶葉泡一天

很多人早上到單位後,抓一把茶葉放進一個大茶杯里,一喝就是一天。

  • 一方面,茶葉沖的次數多了就品嘗不到香味了;
  • 另一方面,長時間浸泡在溫度較高的水中,會使得茶葉中的維生素、茶多酚、黃酮等營養成分氧化降解,保健功效大大降低

建議:用小茶壺或帶濾網的茶杯沖泡茶葉,做到水茶分離。茶葉一般沖4~5次或沒有味道時換掉。

>>>>誤區四:陳茶不洗

黑茶或烏龍茶往往以陳茶居多,尤其是普洱茶餅,越是陳年香氣越濃。

這類茶通常要先用沸水快速(10~20秒)洗一下,再把頭泡茶水倒掉,既能起到洗茶作用,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又能給茶加溫,利於茶香揮發。

有些人捨不得倒掉第一泡,味道卻並不好,這種做法得不償失。

>>>>誤區五:茶垢不清

茶垢是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銹中的金屬元素髮生氧化所形成的,是一種金屬螯合物。

儘管還沒有相關研究證實茶垢對健康有確切危害,但從衛生角度講還是建議及時洗去茶垢,用牙膏或鹽水可以輕鬆洗掉茶垢。

>>>>誤區六:茶要用沸水沖泡,趁熱喝

並非每種茶葉都要用沸水沖泡:

  • 黑茶、紅茶、烏龍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茶香會更濃郁。
  • 沖泡綠茶適宜用80℃~85℃的水,時間為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綠茶比較細嫩,如果用沸水泡,其中的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芳香物質也會散失。

提醒:不建議趁熱喝茶,容易灼傷胃黏膜以及口腔,茶泡好後稍微放一會再喝。

健康喝茶小貼士

除了以上誤區我們喝茶時需要避開,陳院士對於喝茶也有自己的一些健康觀點。

1

別喝太濃的茶

不建議喝濃茶,尤其是睡覺前。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會影響礦物質吸收,對神經刺激也大。

建議150毫升的水放3克茶葉

2

不喝隔夜茶

沒有研究顯示隔夜茶致癌,但是茶放了一夜,難免有微生物污染,衛生不能保證,所以不建議喝隔夜茶。

3

請密封、低溫存茶

陳院士會把茶裝滿罐子,蓋好再用密封袋密封,放到專門儲存茶葉的小冰箱。

密封、低溫可避免茶多酚被氧化,並避免串味。

這樣保存半年到一年,茶味都不會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PU4ImwBmyVoG_1ZCy2a.html








關於胡辣湯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