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都是這狀態:每天刷著疫情新聞,到處找買口罩渠道,囤了一堆消毒液,疫苗時間到了也不敢帶娃去...
2月6日,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孩子屬於易感人群,疫情期間每天悶在家,怎麼做能提高免疫力呢?
孩子免疫系統的建立不是靠單一的食物或營養素,離不開均衡飲食營養。
所以比起花冤枉錢給娃補益生菌、乳鐵蛋白等等,其實提高免疫力只要好好吃飯。
>>>新生兒及嬰兒
對小寶寶來說,母乳的營養成分最均衡,當中的活性免疫成分可以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純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後續也儘可能的堅持喂。
>>>6個月以上及兒童
6個月開始按時添加輔食,要保證日常肉禽魚蛋、新鮮蔬菜水果,多吃深色蔬菜,食物多樣均衡攝入。
蛋白質是免疫蛋白形成的「基本原料」,最近可以適量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牛羊豬魚)、蝦、雞蛋、奶製品、堅果(磨碎)、豆類。
另外要保證每日充足飲水量:
6個月內,寶寶無需額外喝水,母乳或配方奶中水分足夠滿足需求;
6個月以上,根據實際情況,每日補充4~6盎司水(約118~177ml);
1~3歲,每日需要補充120~160ml。
總的來說,就是小寶寶堅持母乳喂養,大寶寶什麼都吃點,長期堅持均衡營養攝入,才是建立免疫力的關鍵。
充足睡眠不但有利於生長激素分泌,對寶寶身高有影響,更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日所需睡眠如下:
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媽媽們可以照著做:
>>>寶寶1歲前
1.4~6個月培養自主入睡,可以建立睡前儀式(換衣服、洗臉、穿睡袋、關燈等)。
2. 夜醒時不馬上喂奶,先安撫了解寶寶需求(換尿布、不舒服等)。
3. 寶寶入睡時間不要太晚,如8周~1歲寶寶推薦晚上入睡時間是8點左右。(如果寶寶晚上睡不著,除開其他因素,要考慮調整白天睡眠時間)
4. 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過度興奮刺激寶寶。
>>>1歲以上寶寶
1.不熬夜,每天儘早上床睡覺,比如9點睡覺,8點應該上床準備,睡前不做劇烈運動或過於興奮。
2. 睡前90分鐘不要吃東西,對於已經規律3餐的孩子,睡前不需要加餐,這樣不但影響睡眠質量還影響腸胃消化。
3. 晚上睡覺時不給孩子留夜燈,以免影響褪黑素分泌。
運動能夠提高孩子身體的免疫抗病力,提高睡眠質量,好處多多。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童最好每天至少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帶娃進行運動,運動時長可以從10分鐘開始,到30分鐘,4歲以上可逐漸增加到1個小時的活動量。(Ps:注意帶娃運動前要做好熱身。)
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選擇不同的運動。
特殊時期,宅在家裡不出門,也應該適當的運動,在家長看護下,選好空位置,可以嘗試幾個運動:
1.創意跳房子(考驗孩子協調能力)
選擇有顏色的膠帶,貼出跳房子讓孩子跳,另外可以在格子內貼上數字,鍛鍊孩子識數,玩法規則可以自己設定。
2、接球遊戲(鍛鍊孩子的反應速度)
準備一個網球或具有彈力的皮球,扔給孩子,讓孩子在落地前接住,要注意扔出的力度。
3、親子瑜伽(目的:訓練拉伸、平衡作用)
需要有瑜伽基礎的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如樹式組合:
媽媽和孩子各抬起一隻腳,讓抬起的腳搭在另一條腿,保持站立,時間可以從10秒開始逐漸延長,訓練孩子平衡能力。
所以吃好飯,睡好覺,多運動,疫情後帶孩子到戶外走走,該打的疫苗補上,才能讓免疫力更好。
不單是孩子,咱們成年人也是如此,除了上面3點,還有保持好的心態,也是成人免疫力構築所需要的。疫情這些天,很多人熬夜刷著新聞,有時因為太多負面信息,自己也陷入焦慮中,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緒,先放下手機照顧好自己。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自己身體好才能快樂吃吃喝喝,陪娃長大,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