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能》的背後,是眾生皆盲的完美世界

2019-06-14     加七君

「加七君」個人公眾號 第37篇原創推文(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哦~)


在今年的端午檔期上映的影片似乎無論是質量還是成績都顯得有些差強人意,不過在《X戰警:黑鳳凰》和《追龍2》的失意氛圍中卻還是有一部小眾佳作成功驅散了陰霾,這是一部印度電影——《無所不能》

男主羅漢是一名「特殊」的盲人。

為什麼說他特殊?

因為在他戴上墨鏡並拿出導盲棍之前,幾乎無人會把他的言行舉止與「盲人」一詞划上等號。

作為一個盲人,他在下樓梯時卻並不藉助導盲棍的力量,而是選擇用腳後跟輕磕一下台階邊緣,找准位置後再落下腳步。也正是因為失去了視覺,所以他鍛鍊出了遠強於常人的聽覺與嗅覺能力,他可以靠聽聲音來輕易發現鄰家小孩自行車的問題出在何處,並快速將其修好;他還可以憑藉聞到的氣味辨別出站在身邊的是哪一位鄰居,並詳細說出對方剛吃了哪些食物;甚至他還擔任著一份配音演員的工作,在看不到畫面的情況下,僅靠模仿和翻譯出色地完成任務...

羅漢把自己的力量來源歸結於「自信」,他相信「自信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他也憑此遇到了他的摯愛——同為盲人的美麗姑娘蘇皮莉亞(蘇)。

影片的上幕(前40分鐘)以兩人為核心,用浪漫愛情歌舞片的方式展開。隨著慢節奏的鏡頭變換,我們注視著這對有些特殊的戀人的戀愛經歷,兩個自強獨立的人相互吸引,他們像正常人一樣在舞池翩然起舞,在商場攜手購物,在即將喬遷的新居里憧憬著屬於兩人美好的未來...

在風景優美的海邊,羅漢在路人的見證下如願向蘇求了婚;在親友的祝福聲中,兩人勇敢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與蘇的愛情故事裡,身為盲人的羅漢似乎真的做到了無所不能。

但可惜,這場屬於兩人的浪漫愛情喜劇終究還是被現實瘋狂地撕成了碎片。

政界議員謝拉爾的弟弟阿密特帶著他的跟班瓦西姆,趁著羅漢不在家時一同強姦了蘇。氣憤悲痛的羅漢帶著愛妻到警局申請立案,卻只換來了與議員沆瀣一氣的警察們以「無證據」為由的置之不理。

回到家中的羅漢沉默不語,他難以忘懷的並非僅是蘇的貞潔,更潛藏著對尊嚴被踐踏的不甘。他第一次感覺到了作為盲人的人生的無力感,他的自信帶來的力量在權錢交易面前顯得是那般渺小。

可屬於兩人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在再一次經歷同樣的侵犯之後,絕望的蘇選擇了上吊自殺。伴隨著羅漢的一聲聲哭喊,這場浪漫的愛情故事被迫走向了終點,影片的下幕即核心內容——復仇,披掛登場。

不得不說,印度電影如今對於「復仇」這一題材的把握已是駕輕就熟,《一個母親的復仇》是關於真實事件的改編;《未知死亡》是一種關於「記憶碎片」模式的精彩嘗試;而這一次的《無所不能》,則是選擇用一種巧妙的手法為真正的弱勢群體發聲抗議。

加七君認為優秀的復仇片大抵可以分為兩類:重視場面的和重視劇情的。

《John Wick》(第一部)就是前者中的典型例子,整部影片以極簡化的劇情書寫來推動故事發展,留下的大量空間全部由酣暢淋漓的槍戰戲碼填補,影片保持快節奏,不拖沓,不廢話,沒有套路(《John Wick》的後續系列作品亦保留此風格),用最真實的感官刺激與視覺快感收服人心。

《John Wick》劇照

很明顯,《無所不能》並不屬於這一類,它的風格更傾向於後者,因為它有一個包含著前因後果的完整故事作為支撐,並用故事性和反轉來填補被題材的局限性弱化掉的場面。

一個盲人的打鬥自然不可能如有神助,所以導演將復仇的重點放在犯案手法上面。羅漢合理地運用了自己獨特的優勢——遠強於常人的聽力和聲音模仿能力。於是乎幾通離間眾人的電話,幾次對犯案地形的偵查回憶,夾帶著幾分運氣的幫助,他便成功地實現了三次不留證據的「Perfect Crime(完美犯罪)」

在這三次犯案過程中,印度電影對於細節與伏筆的把控一如既往地巧妙,尤其是最終殺害謝拉爾的那一part顯得格外精彩。

影片伊始出現的放霧者,多次出場的鄰家男孩帕西,施工地電梯往前走16步到達的深井,還有被羅漢譽為「救命之物」的安全繩...這些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曾被提及或強調過的元素在最後一番復仇里依次再度登場,這種細節的銜接感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影片打戲上的不足與失真,令其加分不少。

而對於警長這一角色的歸宿,影片的處理也很有趣。

警長其實從始至終都沒有直接參與作案,他更多表現出的是一種普遍存於人心之中的貪念,他的目的在於升職撈金,在於得到,而非發自內心的從惡。甚至當他對羅漢說道,「我也會選擇殺了他們」之時,我們還能從這個「假偉光正」的身上看到了幾分人情味。

所以對於警長這一人物來說,對權錢的得而復失以及明知真相卻無處作證的挫敗感已然形成了一種別樣的「以眼還眼」,我想這也應是比死亡更為適合他的懲罰。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電影中常年來被網友們廣為詬病的歌舞元素雖然此次依舊沒有缺席,但其應用手法已顯得越發的成熟多樣。在《調音師》中,他們利用歌舞暗示劇情,而在本片中,他們則通過歌舞渲染著羅漢與蘇美好的愛情。這種渲染並非無用,它實際上已默默地激發出了觀眾的同理之心。

這無疑又是印度電影的一次進步。

在影片的結尾處,導演借警長之口再次道出了羅漢的那句感慨,「完美的世界裡,眾生皆盲」

但我想說,影片里的這個世界真的完美麼?

即使電影中的羅漢復仇成功,但也依舊換不回蘇的生命,更何況在電影之外還有那麼多的「羅漢們」,而他們卻連復仇的機會和勇氣都沒有,又或者說,在現實中復仇這一行為本身就是錯的。

那他們又該怎樣「無所不能」呢?

黑暗其實無法照亮黑暗,可若這世界上不再擁有光明,則黑暗也從此再無意義。如果真的只有眾生皆盲的世界裡才有完美,那這完美也不過只是一種符號而已了。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加七君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WYGwBUcHTFCnfdC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