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最「流行」也最「傳統」的一種教育方式應該是打罵式教育了,其實很多家長都知道打罵孩子不好,但是家長每當看到孩子不聽話或者犯錯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吼兩句,吼完了之後又後悔,如此這般反覆循環,還美其名曰「道理我都懂呀,但是我就是做不到呀」,現在研究證明表示,吼孩子並不能僅僅只是能短暫抑制孩子不犯錯誤,更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
已證實:孩子天天被「吼」,智商會降低,為了孩子請降低音量
王女士自從當了媽媽以後就對吼孩子上了癮,孩子現在五年級,正處於調皮搗蛋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孩子犯錯誤了才會吼孩子,但是後來孩子貪玩放學回家晚一點她就忍不住吼孩子,孩子寫作業寫的慢一點的話她也會吼孩子,甚至因為疫情孩子在家沒有辦法上學校,她覺得看不順眼也動不動吼孩子,孩子剛開始會害怕,可是越到後面他就越沉默了,最後乾脆只要王女士一吼他,他就扭頭走人,氣得王女士火冒三丈。
但是王女士也發現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明顯下滑,性格越來越古怪,也越來越暴躁了。別人和他說兩句話不小心踩到了他的底線他暴跳如雷,有一次差點把別人打傷了,王女士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去尋求網上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經過和王女士溝通以後,告訴他孩子天天被「吼」,性格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從而影響到其他方面,包括學習能力和智商、情商,因為語言也是一種暴力傷害。
曾經有多項研究證明,長期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會發生改變,對智力也會產生影響,而且這些孩子也因為經常被吼,變得膽小畏縮,不敢主動探尋,缺乏積極的心態,這點也會在學習生涯中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為了孩子身心健康,醫生建議王女士以後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克制一些,不然就是害了孩子。
孩子被吼為什麼會影響到智商和性格?
語言攻擊也是一種暴力,這種暴力無形無影,卻又能讓人痛徹心扉,當施暴的人是孩子潛意識無法反抗的人,比如爸爸媽媽、老師、長輩等,孩子的這種憤怒就會積壓在心裡,當別人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哪怕是無意之間冒犯了孩子,孩子就會瞬間將這種被積壓的憤怒轉嫁在別人身上,一觸即發,雷霆萬鈞,但是在冷靜過後又會覺得有些後悔,於是為了防止自己被激怒,就儘量減少去和別人的接觸,從而使自己的性格變得冷酷,而孩子整天糾結於自己的負面情緒之中,記憶力會變差,自然會影響到他日常的學習和思考。
家長如果不想吼孩子,也不想讓孩子犯錯,應該怎麼辦?
以身作則,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孩子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會犯錯,會偷懶,會拖延,甚至會耍賴等等都是難免的,畢竟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的,家長如果想讓孩子的行為得到改善和約束,那就要先從自身做起,同時也要給孩子學習和犯錯和改進的機會,犯錯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才知道應該如何提升,同時,多鼓勵一些孩子,語言是一件神奇的武器,它能讓人脆弱不已,也能讓人無比堅強。
樹立規則和時間觀念,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
樹立規則和時間觀念是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做事的標準,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完成,那就要學會承擔後果,這就叫「先講後不亂」,也是「醜話說在前頭」,當孩子耍賴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妥協,否則前功盡棄,當孩子能勇敢的承擔後果的時候,他就成長、有擔當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對自己的孩子採用打罵式教育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