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未遠離過抄襲,我們一直都活在抄襲中

2019-09-03   雲玩家hotspot

「山寨」,一個普通的漢語詞彙,原本代指山中的城寨,如今卻成了抄襲、模仿的代名詞。做盜版、做仿製的人躲在山寨之中,逃避政府與法律的管理,快速模仿成品,面向平民、小眾,節省了研發費用,只以成本價出售,迅速侵占低端市場。

美劇、手機、綜藝、影視劇、音樂、藝人……

然後,輪到了遊戲。

遊戲界的山寨之王

要說到「國內」「遊戲」「山寨」這幾個關鍵詞,大家一定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某個以聊天工具起家的遊戲大廠

在大家都還在和傳奇系遊戲作鬥爭,或是代理國外網絡遊戲的時候,騰訊已經拔出了詛咒冰霜之劍「霜之哀傷」,一記《QQ堂》殺死了他最好的朋友——那個時候還叫「盛大」的公司代理的《泡泡堂》

隨後,《QQ飛車》、《QQ音速》、《QQ三國》……騰訊雖然立志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最好最善的魔王,但逐漸收集的遊戲卡帶卻將歷史再度駛向巫妖之王的軌道。

或許意識到山寨的力量是有極限的,騰訊最終也走上了代理的道路:《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的代理,讓騰訊超越盛大,成為了國內最受歡迎的遊戲公司。

在賺得盆滿缽滿之後,騰訊打算洗白自己、強行改變歷史,卻發現崇皇卡帶怎麼也造不出來——驀然回首,猛地發現,當初《QQ堂》的原版《泡泡堂》,竟也是山寨自《炸彈人》;《QQ飛車》——《跑跑卡丁車》——《馬里奧賽車》;《QQ旋風》——《迅雷》——《BitTorrent》……

山寨之王,不曾想成了山寨山寨之王。這個時代,兀然鍍上了一層山寨的金黃色。

從山寨到抄襲

只要不停下腳步,山寨的道路就會不斷延伸。

當各大勢力圍繞著「網絡遊戲」的代理和開發鬥智斗勇的時候,還是盛大,在荒野之中開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手機遊戲」代理,尤其是「二次元手游」。《擴散性百萬亞瑟王》的成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塊巨大的蛋糕,幾乎所有勢力都一擁而上。

彼時,騰訊忙著怎麼從《英雄聯盟》身上摘掉「抄襲Dota」的名號,甚至不惜自創了「Moba」代替「類Dota」,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成功轉型(儘管我們後來知道他最後還是搞了個《王者榮耀》抄襲我自己),沒空理睬二次元的興趣愛好。

一代巫妖王就此隕落——然而,網易接過此重任,緩緩道出:「必須要有一位巫妖王」,戴上頭盔,坐在了千年極寒的王座之上。《陰陽師》的醜聞自不必多說;《第五人格》復刻《黎明殺機》,隨即先上船再買票;《風雲島行動》「致敬」《塞爾達傳說》;《荒野行動》、《終結者2》直接對標前任巫妖王代言產品,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網易的復刻之路並不像騰訊那麼成功。這個時期,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即使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阻擋,但是網友的手已經能夠觸及到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知道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遊戲都長什麼樣,也知道遊戲不僅僅是我們能玩到的這幾種。

另一方面,steam成為了國內玩家最受歡迎的遊戲平台之一。steam的出現象徵著大部分玩家能夠輕鬆玩到大部分的電腦遊戲,也象徵著國內廠商再也不能欺騙無知的群眾了。經受過這些「正版遊戲」的洗禮,廠商和玩家的「正版意識」逐漸覺醒,人們開始意識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原本口中調侃似的「山寨」一詞,也逐漸變成了帶有惡意的「抄襲」。

然而,「抄襲」就猶如一個缺口,一旦打開,奔涌的洪水就再也無法止住。

《崩壞3rd》瘋狂致敬各大3A大作的動作素材、《龍族幻想》緊跟其後,《最終幻想14》在經歷被《劍網三》狂轟濫炸式的抄襲後還是沒能躲過手游的抄襲;《艦隊Collection》和《戰艦少女R》和《碧藍航線》,還有一眾《炮妹》、《蒼藍誓約》、《深淵地平線》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寫出來怕是比《冰與火之歌》更加富有史詩感;後知後覺步入戰場的《一起來捉妖》乾脆促成了一場國內AR遊戲狂歡;《刀塔自走棋》爆火之後,各路自走棋頻出,一時間各方丑相亂生……

我們注視,我們目睹,我們無能為力。

抄襲有如一劑甘甜的毒藥,開發時間短、研發經費少、成品效果好、玩家滿意度高。穩賺不賠的買賣,不做不是傻子麼?

是的,願意好好做遊戲的傻子越來越少,真正的好遊戲陽春白雪,無人問津。

抄襲,抄襲從未改變

關於《原神》與《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爭論早已鬧得沸沸揚揚。無論《原神》究竟有沒有抄襲《塞爾達》,亦或者這是不是米哈游的碰瓷營銷策略,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原神》並非個例,對國外大作的抄襲、模仿、借鑑,已經逐漸成為國內遊戲的主流畫風。

8月16日,暴雪在加利福尼亞州起訴新浪遊戲,稱其免費遊戲《Glorious Saga》是「幾乎完全複製《魔獸》遊戲和其相關產品」——不錯,「幾乎完全」,從美術素材、到角色名字,新浪甚至大搖大擺直接用上「瑪法里奧」、「地獄咆哮」的大名,而且還將《Glorious Saga》在美國本土上市了。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Glorious Saga》已經敗訴,於8月29日停止運營。

無獨有偶,《劍網3》十周年發布會於8月28日晚上19:00在別克·陝西大劇院召開,並進行了全網直播。在十周年發布會上,西山居發布了十周年紀念大片《九萬里》,發布了新資料片「凌雪藏鋒」,公布了第十五門派「凌雪閣」,爆料了番外動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第二季PV……

當然了,這些對吃瓜群眾來說都不重要。有了懷舊服,誰還玩劍三?對吃瓜群眾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布會上還同時公布了一段《劍俠情緣之謝雲流傳》的實機演示視頻。

實機視頻在網上公開後,很快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這格擋,這招架,這動作,頭上還頂個大大的「破」字,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在「致敬」《只狼》?劍三本體就靠抄魔獸、抄FF14起家,現在開始做ACT也開始盯著熱門遊戲抄了?

對此,3D程序工程師楊林在微博上表示:「我們哪有水平山寨只狼」、「我們還需繼續努力」。而郭煒煒則直言「遊戲在開發時對標3A大作,並沒有考慮商業化」

「不商業化」的承諾給了玩家一個喘息的藉口:西山居正在學習3A大作的經驗,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抄襲」——然而,為什麼國內的3A永遠只是低配版鬼泣、低配版只狼、低配版的塞爾達、低配版的XXX……「什麼時候能出個遊戲讓我們眼前一亮:咦,這遊戲沒見過。那時候我們才有了自己的3A大作。」

國外的遊戲業界領先不錯,值得我們模仿借鑑不錯——但我們從十年之前開始模仿、開始借鑑、開始山寨,我們真的又做出了什麼呢?

抄襲PTSD

正版意識的覺醒,讓我們知道了「抄襲是不對的」;然而國內遊戲廠商卻一次又一次讓我們出離憤怒。我們無法反抗,也沒辦法自己做一款牛逼的國內3A大作,我們唯一的方法只有不去玩、只有在網上發聲、去抨擊。

隨著時間變遷,有一些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隨著一款叫做《明日方舟》的手游上線,其精良的立繪、不刻意媚宅的畫風吸引了大批玩家,二次元手游界再一次大換血。一時間,《明日方舟》力壓FGO、少女前線、碧藍航線,儼然有種龍頭老大的感覺。

人紅是非多。上線三個月過後,《明日方舟》突然身陷文案抄襲事件——有玩家將《明日方舟》中數名角色的人設文案與《彩虹六號:圍攻》的人設文案對比,發現多處文案上近乎毫無修改地「抄襲」。

抄襲事件發生之後,《明日方舟》官方很快就發布道歉聲明、對負責文案和審查的員工作出處罰、並且火速修改了當事文案。優秀且快速的處理手段讓鷹角重新獲得了玩家的信任——抄了就是抄了,我們發現問題,我們處理問題,而不像某些公司瘋狂甩鍋就完事了——該事件完美收官。

然而,碎裂的花瓶修復了,破碎的裂痕卻無法彌補。

在玩家的催促之下,鷹角公開了夏活內容——音樂節「火藍之心」活動。玩家通過支持三位參賽藝人,解鎖關卡和獎勵。

活動本身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立繪和設計——藝人D.D.D被指責「抄襲Marshmello」,活動海報被認為「抄襲某音樂節海報」;伴隨著活動一同推出的新幹員「黑」也被指責立繪抄襲,而「黑」的原畫師則被後續翻出更多「抄襲黑料」……

繪畫、設計的事,我們打遊戲的不懂,也不敢做出太多的評價。正如玩法抄襲到什麼程度才能算得上是「抄襲」一樣,一張畫究竟到什麼程度才能判定為「抄襲」呢?缺乏規矩的當下無法鑑定,而這個規矩上的空白更可能永遠無法填平。

有的人認為「商業作品本就應當小心翼翼,畢竟是消費者付費買單,消費者表達不滿也是理所應當」,有的人認為「畫師不是全能大師,不可能為了畫一隻螃蟹就特地去海邊拍一張螃蟹的照片,有所參考也是人之常情」。

雙方說的都有道理,又或許,畫師與玩家本不該成為對立的雙方。

我們已經見證過太多太多的抄襲,我們希望見到更多的好遊戲,我們已經過於敏感、承受不起好不容易誕生的佳作再被貼上「抄襲」的標籤。有的人站出來指責《明日方舟》需要更加反省自己,有的人站出來庇護《明日方舟》不應受到指責,而更多的人恐怕像我一樣,夾在兩者中間迷茫不已。

或許中國遊戲什麼時候能擺脫「抄襲」的標籤,我們的「抄襲PTSD」才能治好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