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周鴻禕兩個段子手相遇:談投資、談創業、談顛覆、談失去

2020-01-04     CEO最前線


因為相似的成長背景以及說話風格,周鴻禕與京東集團CEO劉強東頗有惺惺相惜之感,這次後者也親自來為新書站台。

周鴻禕講道,因為在2005年、2006年京東剛起步的時候錯失了投資機會,所以現在只能加強合作。他還調侃道,自己不僅比劉強東的年紀大,而且肚子也比劉強東的大、顏值相比也是不行的。此外,兩人圍繞「臉盲」展開的討論,也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

「心儀」劉強東已久

對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很多大佬來說,出自傳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周鴻禕表示,很多大佬的自傳他都看了,但感覺有的自傳像武俠小說,進而會覺得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很大。談及為何「心儀」劉強東已久,除了因為兩家公司有業務合作外,還因為兩人的性格都比較直,愛講真話。

周鴻禕還認為,劉強東說話比較樸實,也很真實,從來不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無所不能的英雄。當然劉強東也有缺點,比如經常被人拿來調侃的「不知妻美」的臉盲症。周鴻禕辨別道,他的臉盲與劉強東的臉盲有很大的區別。在他看來,自己的臉盲是分不清電影中的人物,以及生活中見過幾面、認識不長的人。但劉強東的臉盲刷新了他對這兩字的認識,不過大家都有類似的「病」。

對此劉強東回應稱,自己是真的臉盲。比如公司有很多高管,一起工作四五年,但還是經常把一個人認成另一個人。如果不跟他吃飯,深入聊天見面八次以上肯定記不住。不過周鴻禕調侃道,臉盲認不出人是對的,但分不分得出來是不是美女這個他不認同。他還表示,雖然可能不記得碰到的女孩子是誰,但是不是美女還是可以判斷的,還是有審美觀的。

還有一點是,兩人的成長背景也很像。這次新書發布會的主題是「從超級熊孩子到網際網路英雄」,而當年的周鴻禕自然是那個超級熊孩子。周鴻禕還認為,在宿遷的劉強東應該也是個熊孩子。來北京後,周鴻禕在中關村方正混,而劉強東則在中關村練攤,賣雷射刻錄機。兩人都是在2004年、2005年左右開始創業。

此外還在於,兩人都來自平民階層,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擁有了今天的成就。不過周鴻禕謙虛道,京東的成就要比360大,京東做的非常好。但從顛覆的角度來說,京東和360一樣都是從巨頭重壓的夾縫中走出來的。

創業or打工,主要還是看心態

對於如今的大學生來說,很多都選擇去創業。但是要畢業後直接就創業還是先到大公司鍛鍊後再去創業呢?

劉強東認為,沒有任何時候說哪一路比另外一條路更好。內心世界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夠調整內心世界,以混日子的心態去大公司工作或者去創業,註定都會失敗的。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態度,比如有的人一天花10元旅行全世界,然後寫了書,非常感人也很好。不同的生活態度沒有對和錯,也沒有好和壞之分,也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主要看你內心世界想要什麼,如果你內心世界強烈地想要創業成功,沒有必要非要去大公司學習之後再出來創業。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沒去什麼別的公司工作過,都是直接創業成功了,當然也有去公司出來之後創業成功的。所以,兩條路沒有定論,還是你內心世界最強烈的願望是什麼。

對於劉強東所說的,周鴻禕深表認同。但他認為在中國,商業環境還是過於複雜了。像Facebook那種例子,表面上員工很多、管理也很好,但其實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每個創業者自己可能沒有經驗,但你一定要有個團隊,一定要有個合伙人,而不是一個人打天下。第二,美國有很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基本上一個公司成立之後在某一個時間可以通過成熟的職業經理人來幫他解決問題。

所以在中國創業,早期的時候日子一般過得都比較苦,而且一般職業經理人也看不上你這麼小的公司。所以,剛開始中國的創業者比美國的創業者壓力大,更不用說還有幾個巨頭在那兒壓著。所以,美國有些創業公司可以像豆瓣那樣慢慢做。在中國,你一旦發現巨頭也瘋狂地砸錢,瘋狂地挖人,這時候你的壓力很大。

雖然周鴻禕認為在中國創業非常辛苦,但他還是鼓勵在校生去創業。如果真要創業,要放平心態。他認為創業失敗的機率非常大,但成敗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鍛鍊,給自己積累經驗。他還認為,到別的公司就是打工,既然打工就混日子。如果自己做公司,自己做CEO那就好好做。這種想法很極端。在他看來,畢業了可以到京東、360工作,但不要把打工看成打工,而是結識人脈、積累經驗。

如果心態沒問題了,相當於你還在創業,只是在不同的創業階段。他曾經看到一篇文章里寫到,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有兩種人:一類人,比如劉強東能從0到1的,他能無中生有地做一個事情;還有的人,從0到1不行,但你給他一個舞台,他能從1到10,或者從10到N。過去媒體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從0到1的人的身上,但從1到N的人也很重要。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兩種人都非常重要。

殺手般的直覺,來自夢想、積累

創業時直覺式的判斷,到底是一種天賦還是後天的培養?

劉強東認為,就是骨子裡不認命的東西。小的時候,村長、隊長權力很大,能決定一個家庭的一切。小隊長記工分,工分就是你的工資,但農活又沒有衡量標準,看你順眼就3分,看你不順眼就給你1分,你還不敢去告,告了馬上把你抓起來。所以,從小身邊的人一路告訴你認命。

他講到,創業走到今天,把一座座山移走,因為不想認命。生下來就是平庸者,生下來就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所有人把自己忽略,但他不想認命,和別人競爭時打不敗對方,他也不認命。劉強東認為,這是他的性格。所以,所謂的殺手的直覺是你發自內心永無枯竭,源源不斷的夢想、追求,一種想要的生活狀態。因為自己很清楚,必須做到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最高興的,比如讓他三四天不工作是一種痛苦,一種煎熬,那對他是一種懲罰。

周鴻禕認為,所有的創業者關鍵的時候都是靠一種直覺,這個直覺到底是天賦還是後天的培養。他認為,表面看是直覺,實際還是基於一種判斷力,來源於創業者的經驗和經歷。在《異類》那本書里提到1萬小時,後來又有兩本書做了不同的詮釋,一本叫《精進學習》,還有一本書叫《一萬小時定律》。無論是體育高手關鍵時候的接球或者商業高手在做決斷時做了一個決策,他認為最後都不是拿天賦來解釋,因為一旦拿天賦來解釋就變成天才論了,變成玄學,只有少數人哪天做了一個夢就決定做免費殺毒了,這實際不真實,它是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在大腦里形成迴路。這種迴路的形成比一般人的反應速度要快很多倍。像剛才說到的創業,剛畢業的人在面臨很多複雜的形勢判斷時,他的直覺可能沒有那麼好使,主要是因為積累還不夠。

周鴻禕還表示,很多人對他的理解可能也是片面的,僅僅覺得你做360有些時機,但沒有看到他之前干計算機、編程這一行。其實他從初中開始就做程序,做了很久,完全符合1萬小時定律。甚至公司大到一定時,更不可能靠拍腦袋做決定。主要還是靠一種積累,在關鍵的時候會通過大腦迴路的方式在你腦子中出現這麼一個想法。

十年後還是BAT,對國家是種不幸

從外界來看,360比起京東似乎更像一個顛覆者。對於這種形象,周鴻禕認為,雖然劉強東表面看起來溫文爾雅,但內心可能豪邁奔放。不僅自己不認命還要帶著京東的兄弟改變命運,更有尊嚴地活著。他認為,劉強東是顛覆了自己的階層。其次,360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可是京東也很容易和別人發生碰撞,這是從小公司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原來的電商走的比較輕的模式,京東在物流、倉儲,用戶體驗上下足功夫,反過來京東能在電商市場異軍突起,如果京東僅僅模仿淘寶,京東不可能走到今天。無論從商業和個人,京東都是一個顛覆者。

對此,劉強東認為兩人的創業經歷比較相似,都是從沒有任何基礎開始,一步步趟著河過來的。雖然中國經濟可以說相當發達,已經接近於已開發國家,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里很難看到非常清晰的規則,是一個野蠻的叢林社會。最近幾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流量越來越集中,幾十年前還有無數網際網路公司同時競爭,現在巨頭越來越集中,全社會來看如此。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不是我們想跟任何人戰鬥,想跟任何人起衝突,只是當別人卡著你的脖子,垂死的時候總得掙扎。可能會說一句話,表達你的某種不滿,媒體就說你是挑戰者,加各種各樣的說辭。我們其實也是被迫的。

京東最早做的商業模式不是完全創新,很多人是做完全創新的模式。我們是誤打誤撞,做創新的時候已經血海一片。2004年我們還什麼都不是,2008年還是排不到前10名,2013年才超越了噹噹、卓越走到第二名。現在我們品類不斷發展,服裝是最後的品類,不可避免會有一些衝突。當你面對不同發展階段時,任何公司都還要生存。

老周剛開始演講時說,20年之後可能沒人讀這本書了。劉強東認為,最多五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真正會走到文明的社會當中,各種攻擊、亂一定會少很多。到那時候,大家更多思考的是,我的公司、商業模式到底為社會解決什麼問題,而不是自私自利的,為了一己私利,對國家和社會不顧。今天全球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逐漸走向壟斷,其實這對行業來說是危險的。所以,我們企業不僅要繼續戰鬥下去,努力下去,還要不斷呼籲,推動整個行業走向文明,這樣才能給真正新創業者留下機會。如果10年、20年之後,中國還是BAT、360、京東這幾家,對國家和社會來說是不幸的事情。

公司的未來目標

未來京東和360的業務目標是什麼?

劉強東表示,未來我有兩個願望:一是京東數十萬名兄弟們,這些默默無聞的,出自公司最底層的人,一起把公司做成最偉大的企業,不是賺錢最多的,市值最高的,而是受用戶信賴的。大家想到購物、金融,未來可能還有保險、物流等各種各樣的服務,只要我們進入這個業務就可以讓客戶放心,對我們絕對信任,這是願景層面的。二是我們也希望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把金融、電商、保險行業做再造,說顛覆也可以。相信這三個行業在未來技術上都可能被顛覆,我們可能成為顛覆者也可能成為被顛覆者,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這種顛覆可能會造成無數兄弟失業,但我們會努力不讓人失業。無數兄弟們曾在庫房裡,5度甚至零下溫度等非常寒冷的環境里,每天走32公里跑來跑去為消費者揀貨。在霧霾、烈日、寒風暴雨天,依然在大街上行走給消費者送貨,這種服務是社會需要的,不能說有新的資源我們就不幹了。那怎麼辦?我們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改造行業,讓我們可以坐在辦公室監視這些機器人工作,對機器人進行維修和保養。有新的商業模式就會產生新的服務需求,就還需要一定的人。在人不減少的時候能讓員工工作環境更加安全,更加舒服,薪酬待遇更好。

周鴻禕表示這兩年公司一直在提大安全概念,就是新時代大安全。網絡時代的發展,超乎從國家領導人到所有行業人員的想像,今天一方面人工之技術,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方便,越來越智能了,而安全問題並沒有隨之解決。反而隨著系統越來越複雜,帶來更多的漏洞。無論是人為的漏洞還是技術的漏洞,會導致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包括車聯網、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的影響,會使得很多傳統的,原來只是基於線上的攻擊延展到線下。

今天360已經不能孤立地做簡單的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已經把國家安全、國防安全、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乃至人身安全串起來。從這個高度,360回歸(中國)要變成世界最大的網絡公司,最大的安全公司。原來Apple computer,現在叫Apple Inc,今天蘋果也做音箱,如果喬布斯不去世他們可能會做Apple汽車。那麼360以後可能不再是個Cyber Security的公司,可能就是個Security的公司,公司希望在大家獲得美好生活的同時更有安全感。這是360最重要的目標。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做人工智慧的戰略會和智能硬體結合在一起,不會做雜貨店式的智能硬體,我們的智能硬體從兒童手錶、老人手錶,家庭安全監控、安防系統,車上帶有自動駕駛警告功能的行車記錄儀,希望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使我們更安全。同樣能從線上走到線下,能保護大家的生活安全、生命安全和家庭安全。「安全」也是360的品牌含義,也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在這個基礎之上,360成為一家每個用戶都離不開的公司。

失去了什麼

無論過去經歷了怎樣的不易,如今周鴻禕和劉強東都是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獲得了很多,但又失去了什麼呢?

周鴻禕認為,首先自己失去了身材;其次認為自己在平衡家庭生活和事業之間做的不是很好,而且在平衡個人健康和事業方面也做的不夠好。他還說道,現在小孩已經都快長大了,他們一到青春期就自我獨立了,去念書了。你突然發現,當有了小孩之後,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沒有小孩的時候日子過得差不多,有小孩後能感覺到在家庭、小孩教育方面,他花的時間很少,這是最大的缺失。

對於這個問題,劉強東稱自己也思考了十幾年。他認為,上帝是很公平的,有人說上帝給你關上門的時候還給你打開一扇窗,但還有第二句話沒有說,上帝為你打開一扇窗時也給你關上一道門。

他認為,得和失很難說的。比如他天天陪著孩子,孩子肯定特別高興,認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但如果當孩子長大後,他說,你要努力做個好人,努力工作,不要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沒有夢想,沒有理想。這時孩子會不會問他,「爸爸,我看你每天都不工作呀」?他該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這一問題呢?所以雖然現在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但他在孩子面前也樹立了比較好的榜樣。人生就應該腳踏實地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耗費生命。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網際網路、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連結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VpHdG8BMH2_cNUgkD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