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部震撼人心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除去《熔爐》,還有這些

2019-07-19     小凃說

原創作者:小凃說

儘管並沒有明確的界定,通俗來講,對根據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一類影片都稱之為「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電影,這類電影憑藉「真實事件」四個字就能自然而然拉進觀眾與電影的距離。

從而能更有效的實現拉康意義上講的「一次認知」和「二次認知」,即對複雜社會現實的認同和看客本身同電影表達情感的高度統一。

讓觀眾直面現實中的黑暗和人性,在滴血聲喚起人們的思考,多些善意,少點衝動。

有些惡,你掩蓋與否,它都在那裡。下面凃老弟帶大家一起領略一下都有哪些(包括但不限於)不寒而慄和盪氣迴腸的「真實電影」。

人性的至暗時刻

《熔爐》

這部電影很多同學一定都看過或者聽說過,本片改編於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性暴力真實事件。

影片主要講述,在韓國光州有這樣一所學校,完全自主經營,不受外界干擾,還曾被評為「最優秀的聽障學校」的廣州聾啞學校。

其表面上一片祥和,但新來的美術老師姜仁浩隨著經歷的怪事越來越多,漸漸發現這所學校並非表面上那麼平靜,後來才了解到這所學校的教職工,從校長到老師十幾人從2000年起就對未成年殘障學生實施性侵。

隨後仁浩聯合當地人權組織友真一起為正義奔走,儘管證據充足,但最終由於犯事人強大的後台罪犯被從輕處罰。

概括這部電影很簡單,三言兩語。可那些默默承受著苦難與為追尋正義苦苦掙扎在荊棘路上的人們的艱辛豈是我們能想像到的。

電影已經足夠悲慘,但現實還要比電影悲慘一百倍。

真實事件中,引領這次鬥爭的是兩位男性,一名律師,一位醫生,這點和電影略有出入我們不予深究。

律師的一位朋友正是這所學校的老師,從老師那裡得知情況後律師立刻決定與教師朋友一起維護孩子的權利,可很快教師朋友就被暗殺了,連同其餘幾名有正義感的教師一樣均被暗殺,青年才俊的律師本應有著大好前程,由於對方勢力太大被其事務所解僱,但這並沒有嚇倒他。

繼續帶領受害者中的三名孩子繼續作鬥爭,這一斗就是七年。期間律師不幸患上了癌症,不斷帶病鬥爭,收集證據,幸運的是遇到了同樣有正義感和良知的醫生,得到了支持,終於在不斷努力下有了充足的證據,奈何官官相護,黑暗的潛規則使當事人逃脫法律制裁。

在後來的集會抗議中,律師如影片中的仁浩那樣被高壓水槍一次次擊倒在地,最終再也沒有起來,三個受害者之一的那名最小的小男孩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最後拉上犯罪者之一臥軌自殺,後來,醫生在自己微弱的抗爭聲中徹底絕望,以自殺來換取大眾的重視。

後來才有了小說、電影,和遲到的正義。

熔爐效應創造了韓國的歷史,迫於巨大的輿論壓力下,韓國司法部門批准對案件的重審,推翻了原來的判決,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

《熔爐》中的主人公孔侑(姜仁浩)和鄭裕美(友真)同樣合作出演過《釜山行》,在《釜山行》中我們見識到了喪屍的可怕,嗜血殘忍,但在《熔爐》里我們仿佛看到了比喪屍還要可怕的東西,看完电影後,凃老弟不斷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人性為何會黑暗至此?

空氣中的霧霾頂多傷了人的肺,但思想道德上的霧霾爛的是人心。

幸運的是,我們同樣看到了與惡鬥爭的善,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偉大一面,當任重道遠的鬥爭真的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會有多少人能挺起勇氣?選擇忍氣吞聲,還是拒絕妥協?

就如同影片最後一句話告訴我們的,「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殺人回憶》

本片根據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

影片主要講述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女生接二連三的被強姦殺害,小鎮警察和漢城調來的警察一同偵辦案件的故事。

概括同樣簡單,但這部電影同樣讓人驚起來自靈魂深處的戰慄。

導演超乎尋常的表達能力使得對於觀眾情緒的把控十分到位,達到了感性情感表達和理性客觀思考雙重結合,無論是殺人事件的還原,還是壓抑敘事氣氛的營造,都讓觀眾神經緊繃,影片在這些條件的加持下具備了強烈的代入感,往往不經意間就能將觀眾的局外者身份轉變成局內人。

遺憾的是,雖然這件案子動用了韓國歷史上最多警察去介入調查,但最終未能查出真兇。

由此同樣引發了公眾對「上訴時效法」的探討,在臨近案件上訴日期的終結,韓國人再次發出集體抗議要求「延長重大案件的上訴最高時效」,巨大的輿論浪潮使得韓國國會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把殺人罪的上訴最高時效由15年延長到20年。

雖然充滿遺憾,但不可否認,這同樣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湄公河大案》

看標題一定會有同學想到《戰狼2》,雖然其也很優秀,但涉及到真實事件改編,凃老弟個人覺得還是《湄公河大案》更為貼切。

故事改編自2011年發生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

這是內地第一部講述當代中國武裝人員在境外實戰武裝鬥爭的電影,悲壯與豪情共存,揚我國威。

據了解,攝製組為了最大程度接近真相,工作人員不僅專門組織考察「諾康」的庭審過程,還深入金三角實地考察,甚至主動接觸涉毒人員。

拍攝時期,攝製組首次拿到「境外持槍」許可,公安部為本片的拍攝道具及武器裝備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這是地地道道真正意義上,第一部讓人荷爾蒙炸裂的真實中國反恐巨作。

鬥爭難免會有犧牲,總共實施了三次抓捕,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犧牲者也有家人,為了保護他們國家並沒有透漏犧牲的人員情況,所以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

他們有些人,犧牲後甚至碑上都不能留有名字,是真正的無名英雄,身後有他們這些偉大的人,我感到很幸運。

向英雄們致敬!

感謝大家的瀏覽,請喜歡的朋友能多多關注點贊收藏呀,大家的支持才是小凃創作的最大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OutFGwBmyVoG_1ZqO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