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西開學,所有信息都在這裡

2020-04-16     平樂發布


自4月7日初三、高三學生返校複課,廣西學子的「史上最長寒假」終於結束。關於開學,學費怎麼交?上課要戴口罩嗎?返校前後防疫工作如何規範?廣西各學段開學時間都定好了嗎?


你想要的信息

都在這裡!


4月6日,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高三年級學生返校。蔣雪林 攝


廣西全學段開學時間怎麼安排?


4月7日,高三、初三年級已正式開學複課,備戰高考。


4月14日起,初三高三以外學段學生有序開學


小學四至六年級、初中和普通高中一至二年級、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下同)、高校醫學專業和醫學類院校、高校畢業年級,自4月14日起有序開學,具體開學時間分別由各設區市、各區直中職學校、各高校研究確定。


高校其他年級自4月21日起有序開學,具體開學時間由各高校研究確定。


小學一至三年級、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安排在最後一批開學,具體開學時間由各設區市研究確定。


學生手提飯盒返回教室用餐。俞靖 攝


廣西高校首批開學時間表出爐


4月10日,廣西教育廳印發通知:全區高校醫學專業和醫學類院校、高校畢業年級自4月18日起按照各校確定的開學時間有序開學


71所高校開學時間:

關於廣西開學,所有信息都在這裡

圖片來源:八桂教育


關於中、高考延期舉行


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


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據悉,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


4月12日,北京市明確2020年北京高考時間為7月7日至10日


南寧市第三中學學生在上課。 俞靖 攝


廣西2020年中考延期一個月


為切實保障廣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公平公正,確保考試組織工作平穩有序,經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同意,中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文化科目考試時間為7月24日至26日


體育與健康科目測試內容、方式和時間及物理、化學科目實驗技能考試時間由各設區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資料圖。


關於學費


據教育部網站4月10日消息,未開學或未開課不得提前收取學費(保教費)。


針對近期個別學校和幼兒園在未開學開課情況下預收學費(保教費)、住宿費問題,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領導小組辦公室提醒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學校收費管理工作。


關於廣西開學,所有信息都在這裡

資料圖。


關於一些熱門問題的解答


開學後,學生是不是要戴口罩?


3月31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在學校教室裡面上課,是聚集性非常強的場所,要求必須戴口罩;在戶外、在運動場,人員沒有那麼多,且人和人之間間隔較大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從目前情況來看,師生除就餐時間外還是應該全程佩戴口罩


學生的口罩需要自備嗎?


3月19日,廣西召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有序開學複課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明確口罩發放將按照「自治區調配一批、市縣籌措一批、學校負責一批」的原則。


目前南寧市、柳州市均由學校為高三年級、初三年級學生統一發放口罩,每天每人發兩個,其他地市據當地教育局政策而定。


考慮到全面復學後口罩需求巨大,建議自備一定量口罩。


正式開學前,網課是否繼續上?


正式開學前,大中小學校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按有關要求繼續開展。


資料圖。


各學段開學前後如何防疫?


3月5日,針對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廣西出台《廣西大專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施方案》、《廣西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施方案》、《廣西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施方案》,分別發布了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托幼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大專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

一、大專院校開學前


(一)學校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二)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三)開學前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


(四)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返回居住地後應當居家隔離 14 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五)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的儲備。


(六)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


(七)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度明確,責任到人,並進行培訓、演練,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二、大專院校開學後


(八)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加強對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九)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等場所環境衛生整潔,每日定期消毒並記錄。對門把手、課桌椅、講台、電腦鍵盤、滑鼠、水龍頭、樓梯扶手、宿舍床圍欄、室內健身器材、電梯間按鈕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洒或擦拭,也可採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


(十)加強重點場所地面清潔消毒。應當加強學校食堂、浴室及宿舍地面的清潔,定期消毒並記錄。可使用有效氯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一)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 30 分鐘。課間儘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十二)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議學生自帶餐具。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 分鐘;或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方式消毒;或採用有效氯 25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 30分鐘,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


(十三)宿舍要定期清潔,做好個人衛生。被褥及個人衣物要定期晾曬、定期洗滌。如需消毒處理,可煮沸消毒 30 分鐘,或先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鐘後,再常規清洗。


(十四)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並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定期消毒處理。


(十五)加強個人防護。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應當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食堂工作人員還應穿工作服,並保持工作服清潔,工作服應當定期洗滌、消毒。可煮沸消毒 30 分鐘,或先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鐘後再常規清洗。清潔消毒人員在配製和使用化學消毒劑時,還應做好個人防護。


(十六)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使用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後、接觸動物後、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污染物品之後,均要洗手。洗手時應當採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照正確洗手法徹底洗凈雙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十七)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追訪和上報。


(十八)不應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十九)設立健康宣教課堂,由專人定期對學校內的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個人防護與消毒等防控知識宣傳和指導。指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去人口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廂式電梯等必須正確佩戴醫用口罩。


三、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急處置


(二十)教職員工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應當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並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儘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醫院路上和在醫院內應當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


(二十一)如學生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及時向學校報告並採取相應措施。


(二十二)教職員工或學生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當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二十三)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二十四)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進行聯繫,掌握其健康狀況。


學生正在進行體溫檢測。俞靖 攝


中小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


一、中小學校開學前


(一)學校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二)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措施、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三)開學前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


(四)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返回居住地後應當居家隔離 14 天后方可返校。


(五)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的儲備。


(六)設立位置相對獨立的臨時隔離室,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


(七)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要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度明確,責任到人,並進行培訓、演練。


二、中小學校開學後


(八)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加強對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九)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採取有效防護措施。


(十)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 次,每次不少於 30 分鐘。課間儘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十一)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教室、宿舍、圖書館、餐廳等場所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並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宿舍床圍欄、室內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也可採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


(十二)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議學生自帶餐具。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 分鐘;或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或採用有效氯 25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 30分鐘,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


(十三)衛生潔具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鐘後,清水沖洗乾淨。


(十四)確保學校洗手設施運行正常,中小學校每 40~45人設一個洗手盆或0.6m 長盥洗槽,並備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十五)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並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十六)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十七)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後、接觸動物後、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污染物品之後,均要洗手。洗手時應當採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照正確洗手法徹底洗凈雙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十八)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追訪和上報。


(十九)不應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二十)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開展個人防護與消毒等防控知識宣傳和指導。示範學生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


三、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急處置


(二十一)教職員工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應當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並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儘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醫院路上和醫院內應當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


(二十二)學生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應當及時向學校反饋並採取相應措施。


(二十三)教職員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當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二十四)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疑似症狀時及時就醫。


(二十五)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聯繫,掌握其健康狀況。


資料圖。


托幼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

一、托幼機構開園前


(一)制定本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崗位工作責任制度(第一責任人、各部門、各班級、各老師)、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報流程、家長溝通機制、應急處置預案等,制度明確,責任到人,並進行培訓和演練。托幼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二)每日了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 「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三)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知識和技能培訓。


(四)開園前對園區進行衛生清潔和預防性消毒。


(五)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兒童,返回居住地後應當居家隔離 14 天,健康者方可入園。


(六)做好防控工作的相關物資儲備,準備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體溫計、嘔吐包、紫外線消毒燈等。


(七)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情況時立即進行隔離使用。


二、托幼機構開園後


(八)每日了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 「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九)對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 30分鐘。


(十)對園區進行日常消毒。地面和公共區域設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 250mg/L-500mg/L)擦拭,作用 30 分鐘後用清水擦凈。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活動室等)每批學生進入之前都要進行一次消毒。


(十一)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每天定期消毒並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床圍欄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每日「三餐兩點」前對兒童就餐桌面常規消毒。


(十二)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消毒。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 分鐘;或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或採用有效氯25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 30 分鐘,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


(十三)衛生潔具可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鐘後,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待用。


(十四)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並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十五)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十六)教職員工和兒童每天入園時測體溫,嚴格落實兒童晨午晚檢和全日觀察制度。晨檢時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和—次性手套。


(十七)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兒童手衛生措施。兒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洗手:入園後、進食前、如廁前後、從戶外進入室內、接觸污漬後、擤鼻涕後、打噴嚏用手遮掩口鼻後、手弄髒後等。


(十八)嚴格執行家長接送兒童不入園制度。


(十九)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病事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兒童及時進行追訪、登記和上報。


(二十)不宜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二十一)通過各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兒童和家長開展新冠肺炎預防的宣傳教育。教會兒童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指導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帶兒童去人員密集和空間密閉場所。


三、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急處置


(二十二)教職員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囑其立即佩戴口罩去轄區內發熱門診就診。


(二十三)兒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當立即使用臨時隔離室,對該兒童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同時通知家長領返,帶兒童去轄區內設有兒科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並做好防護。


(二十四)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二十五)安排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兒童的家長進行聯繫,了解教職員工或兒童每日健康狀況。



來源:廣西頭條NEW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LJmgnEBrZ4kL1Viry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