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一本需要用鼻子去讀的神級小說

2019-08-17     C1區

今天小C要介紹的是一本被書名耽誤的經典之作。

每次向別人推薦這本書,一說到副標題,對方就會露出鄙夷的神色,越解釋這不是一般的流行讀物,對方就越懷疑:這真的不是《香水有毒》嗎?

但小C保證,它絕對稱得上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嚴肅文學!

這部由德國作家派屈克·聚斯金德在1985年發布的小說《香水 :一個謀殺犯的故事》,一經出版便迷倒了眾多讀者。

不光如此,它甚至還轟動了德語文壇,先後被譯成近四十種語言,各種版本在全世界的總發行量高達1200萬冊。

這本書真正厲害之處還不止於此,它把感官打通了!

我們都知道人類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普通閱讀我們通過視覺接受信息,再通過大腦處理信息。

而這本書把視覺和嗅覺合二為一,作者大量的對氣味的描寫,不僅帶動了視覺閱讀,還刺激了每一位讀者的嗅覺神經!

這種極致細膩的感官式寫作手法,讓我們對書中文字所帶來的感受更為敏感。

故事發生在18世紀的法國巴黎,男主角格雷諾耶生於巴黎最臭的一個市區內的魚攤里,他的生母在宰魚時,突然羊水破裂,生下了他。

但格雷諾耶貧窮的生母養不起孩子,於是把他同之前生下的4個嬰兒一樣,扔在宰魚剩下的爛魚內臟里,等待晚上清理垃圾時一起倒入河裡。

誰知,這時格雷諾耶突然大哭了起來,吸引了路人,得以保住自己一命,但他的生母,卻因為謀殺嬰兒,被判處絞刑。

格雷諾耶是個先天不足的人,他跛腳、駝背,丑得那是一塌糊塗。

因為醜陋,他總是被人厭惡,孤兒院裡的小孩多次想置他於死地,每次他都能幸免於難。

格雷諾耶雖然有很多先天不足,但他卻有一個特異功能——嗅覺異常靈敏 。

世上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味,在他六歲的時候,就能通過自己的嗅覺識別一切事物。

但可惜的是,在這個氣味識人的世界裡,他哪怕天賦過人,自己的身上卻沒有絲毫味道。

就像透明人一樣,因為沒有氣味,人們忽視他,害怕他,視他為邪物。

命運波折的格雷諾耶長到13歲的時候,被孤兒院院長賣給了制皮匠,他在制皮鋪繼續過著犬馬不如的生活。

一次上街採購的機會,格雷諾耶發現了少女身上所特有的香味並為之神魂顛倒。

為了獲得這種香味,他殺死了少女。

從此,格雷諾耶仿佛打開了另一個世界。他想擁有他自己所沒有的氣味,只為人們將他視為同類。

通過制香來自我偽裝,成為了他活下去的支撐。

機緣巧合下,他被香水商人巴爾迪尼發現,並進入香水鋪開始了制香的工作。

漸漸的,他掌握了提取香味的技術,並給自己配了幾種人味的香水,根據需要噴洒,以達到各種目的。

他為自己配製了一種味道有些濃烈的、略帶汗味的香水,這香水嗅起來使得他外表顯得較粗魯,讓大家認為,他得趕緊,他有急事要做。他的寶庫中的另外一種香水散發出激起同情的香味,在中老年婦女中證明是有效的。這種香味聞起來頗像稀牛奶和乾淨的軟木。

他按照外部的需求更換著氣味,這些氣味就像他的面具,讓他在人的世界中不受攪擾,不暴露其本質。

殊途同歸,如果說格雷諾耶所在的那個世界是一個聞香識人的世界,那我們現在又何嘗不是在一個顏值為大的世界呢?

人類進化生物學中的「社會知覺」概念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人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長得漂亮的人在學習、工作、社交等方面會更優秀。

更多的社會機會會偏向相貌優越的人,他們更容易得到人們的關注和包容。

甚至連英國作家王爾德都曾寫道:只有膚淺的人才不會以貌取人。

於是「相貌」不知何時也演變成一種「捷徑」,甚至演變為現在,大家都對網紅臉有著一種扭曲的崇拜,千篇一律的大眼睛、高鼻樑、小V臉成為當今審美標配。

一波又一波網紅的崛起,讓這些臉看起來熟悉又陌生,我們好像知道她們是誰,但又分不清她們是誰。

在「面具」之上,對一個人的定義變得如此狹隘,所有的面容如同複製粘貼一般簡單。只有群體的一致性,不再有個人的獨特性。

只要帶上「面具」,不做真實的自己就好了。

現實中的面具,在這本書里變成了香水。

格雷諾耶通過香水融入世界,如果沒有了香水的「面具」,他就會被世界阻隔在門外。他害怕被人們所忽視。這種恐懼就像你發現自己沒有影子,死去也無人記得,無人緬懷。

故事的尾聲,為制香水謀殺25名少女的格雷諾耶被逮捕,並獲得死刑,全城恨他入骨。

但你以為故事就結束了嗎?

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他在刑場上,揮動沾了香水的手帕,那個由多名少女體香提煉而成的香水,頓時令現場所有人迷醉。

人們突然從這個人身上體會到無以倫比的愛,他們堅決不相信他是兇手,把他當作神靈。教皇甚至當場宣布:無罪!

此刻,他體驗到了他一生最大的勝利,但他卻沒有絲毫的快樂。

在那一瞬間,他對人性的全部厭惡又在胸中升起,完全敗壞了他的勝利喜悅,以致他不僅沒有感受到歡樂,而且也覺察不到一絲一毫的滿足。

因為大家並不是在崇敬真正的他,而是崇敬那個帶有香味假面的他。

他用了世上最高級的香水來做假面具,但實際上,在這假面具下的他沒有臉龐,也完全沒有氣味。

他看似贏得了世界,但內心的希望卻落了空。

被釋放後的格雷諾耶逃到了巴黎,在那裡故事真正迎來了結局。

小C看完感到毛骨悚然,大家可以去書中揭曉這個答案。

總之,格雷諾耶一生以悲劇收尾,他所制香水威力巨大,甚至讓他成為人間上帝,只要他願意,所有這一切都可以做到。

他卻有一樣事永遠辦不到:不能嗅到屬於自己的氣味。

因此他永遠不知道人們崇拜的到底是誰?自己又是誰?

他希望人們愛真實的他,即使愛而不得,恨也在所不惜。但他從未得償所願。

肖全

「真實地活著」說起來抽象縹緲,但其實我們早已幸運見證過。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間,肖全用相機記錄下的「中國文藝界最牛逼的牛鬼蛇神」就是最好作證。

無論是待在精神病院仍堅持寫詩的詩人郭路生,

詩人郭路生(筆名:食指)

還是不喜歡把自己拍得很漂亮,寧願以平日買菜出境的王安憶,

王安憶

或是現在早已放下一切名利,曾經卻無限風光的竇唯,

竇唯

抑或是拿了金雞獎卻依然住在中戲招待所的一個小房的45歲的李保田,

李保田

顧城、北島、芒克、崔健、賈平凹、三毛、史鐵生、余華、王朔、何勇、丁武、姜文、張藝謀、陳凱歌、鞏俐、易知難……還有好多好多名字。

他們都如此真實、赤裸,甚至不那麼完美地暴露在肖全的鏡頭前,沒有顏值和濾鏡的傍身,但他們依然如此耀眼。

是啊,在那個一無所有又閃閃發光的年代,這些鮮活又真實面孔上閃耀著不懼風雪的光芒。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注視著那些黑白照片里灼熱的目光時,他們似乎在吶喊:

看什麼呢!做你自己便是這個時代最英勇的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Kk4bW4BMH2_cNUgGn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