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東聚館村 普查到多種野生藥材

2020-04-22   滄州晚報


「好驚喜,發現了一棵野生大地黃。」4月18日,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藥學部走進黃驊東聚館村,開始了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活動。這是他們今年首次對中藥資源進行普查,共發現紫花地丁、苦地丁、羅布麻、地黃、蒲公英、夏至草、連翹等40多種有很高醫用價值的野生植物。

去年8月份,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承接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的項目,中藥藥學部20名中藥人員組成河北省第18普查隊。

「由於每個樣地都是系統自動生成,再由衛星GPS定位導航到樣地區域,所以普查隊每次面臨的普查環境都是未知的,隊員們將面臨很大的考驗。」中藥藥學部主任閆國強說,「今年由於疫情影響,資源普查稍錯過了植物的萌發期。」

在閆國強的帶領下,普查隊來到了黃驊市東聚館村,對樣地進行中藥資源普查。「首先要在樣地內選擇合適位置拉樣方,然後給樣方套編號GPS定位,

接著採挖標本,再對採集的藥材標本進行稱重,最後現場標本壓制,所有的程序一點都馬虎不得。」最終,隊員們隨行帶的100多張吸水紙都用完了,還加了一沓報紙。

返程後,普查隊員將部分標本移栽到小藥園後,又回到科室對標本進行整修、翻曬。「壓制標本,可不能小看了這項工作,我們白天所采的標本,回到科室都要進行重新修整,之後每隔一兩天就要換一下吸水紙方便乾燥,大概兩三次以後才不需要更換了,這需要足夠的細緻和耐心。」

閆國強告訴記者:「通過普查工作,我們能深入了解滄州地區野生藥材及栽培品種的種類、分布、蘊藏量,對中醫藥事業和重要產業生存發展有重要意義。」

來源:滄州日報 記者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