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刷一次牙可以減肥?信不信由你 | 研究速遞

2019-12-27   醫脈通內分泌科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允許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然而刷牙習慣和肥胖相關,每天多花3分鐘,輕輕鬆鬆就能減肥!

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比如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預防肥胖非常重要。牙周炎是一種已知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對全身健康狀況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肥胖和牙周炎之間的相互作用被廣泛研究,有報道指出肥胖是牙周炎的危險因素,但是反過來印證牙周炎和肥胖關係的研究較少,刷牙是預防牙周病最基本的方法,最近有一項發表的研究旨在分析牙周炎和刷牙頻率是否和肥胖相關,得出的結論有點意思,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研究方法

該項研究採用隊列研究的方法,針對東京的一家企業員工進行了追蹤調查,最終納入研究的為1619名非肥胖(體重指數<25kg/m^2)員工(見圖1),他們分別於2002年和2006年接受了規定的健康檢查,包括一般檢查(其中包含血壓、血脂、血糖情況)和特定的牙齒健康狀況檢查。收集員工的刷牙習慣,即日常刷牙次數,按照每天≤1次,每天2次,每天≥3次分為亞組,採用4年後是否肥胖(是/否),以及是否存在牙周袋和刷牙頻率為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圖1 納入研究的人群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2002年基線數據中,按照是否有牙周袋來分析,1619名非肥胖受試者中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分別占25.3%(N = 410)、16.0%(N = 260)和4.6%(N = 75),有牙周袋的人相比沒有牙周袋的人存在上述代謝異常情況更為普遍。在問卷中36.1%的受試者回答抽煙,28.5%的受試者回答並沒有在意努力控制健康體重。抽煙者相比不抽煙者存在牙周袋的情況更普遍,而是否努力保持健康體重的受試者中是否存在牙周袋沒有明顯差異。年齡≥40歲相比<40歲的人存在牙周袋的情況更多,每天刷牙頻率≤1次占9.1%(n = 147),每天2次占39.2%(n = 635)和每天≥3次占51.7%(n = 837),刷牙頻率與牙周袋相關,P<0.001。(見表1)

表1 基線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分類與牙周袋關係

而按照刷牙頻率來分,所有研究項目都存在明顯差異。

刷牙頻率和肥胖相關性

在2002年基線時,1619名受試者均未肥胖,4年後,有140名受試者進展為肥胖者(8.6%)。相比沒有牙周袋或者牙周指數(CPI 0-2)者,牙周指數(CPI 3-4)者)更易發生肥胖,隨訪終點(2006年)OR為:1.59,95%CI:1.08-2.35,P<0.05。

每天刷牙次數≥3的員工和刷牙2次的員工分別和每天刷1次牙的員工進行比較,肥胖發生率降低,4年後,OR分別為0.49(95%CI:0.28-0.85,p<0.01)、0.62(95%CI:0.37-1.06,p=0.08),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者肥胖發生情況明顯下降。

研究者又探討了刷牙對牙周袋的影響,基線時沒有牙周袋者1190名受試者,4年後1006名受試者(84.5%)仍沒有牙周袋,184名(15.5%)出現了牙周袋。在基線時有牙周袋的429位受試者中,4年後有216位(50.3%)仍存在牙周袋,而213位(49.7%)沒有牙周袋。在基線和4年後均具有牙周袋的組比在基線和4年時均無牙周袋的組的肥胖發生率顯著增高,OR 2.22,95%CI:1.34-3.68,p <0.01。

每天多刷一次牙?

本研究指出牙周炎和刷牙頻率可能對肥胖的發生有影響,觀察到基線時的刷牙頻率與4年後肥胖的發作之間呈反比關係:刷牙頻率高(即良好的刷牙習慣)的受試者被認為肥胖的風險較低。其他研究也報告了這些參數之間的關係,但本研究是第一個證明相關性的縱向研究。研究指出,每天刷牙至少3次,與罹患糖尿病、血脂異常和代謝綜合徵的低風險相關,因為刷牙可有效減少口腔細菌和牙齦炎程度,減少牙周炎機率。

通常我們採用早晚各刷牙1次,這個研究指出每天刷3次或者更多次牙,似乎能更好地預防牙周疾病,減少肥胖的發生從而預防多種代謝性疾病。

醫脈通編譯自:Morita T;Yamazaki Y;Seto M,et al. Effect of Periodontitis and Toothbrushing Frequency on Obesity Onset: A Cohort Study[J].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2019 , 25:9712-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