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請您到這邊登記下,出入請記得戴口罩。」2月19日下午,在宿城農科路南頭淮河路社區疫情管控點,埇橋區三里灣街道團委書記、27歲的梁菁正在勸導一位老人戴上口罩。
「大年初一的晚上,突然接到單位領導的電話,通知第二天開始要進行社區疫情排查。」就這樣,還沉浸在節日快樂中的梁菁早早離開自己的小家,毅然投身到防疫一線。大年初二,外面正飄著雪,但是擋不住梁菁「為民而戰」的火熱的心。由於街道所轄人口眾多,她立即動員各社區團支部書記和青年志願者在多個社區開展地毯式排查。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她親自走訪入戶,一家家敲門登記,每天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沒用幾天便將包保區域的武漢返回人員、途經武漢人員及其他外地返鄉人員全部摸排出來,並協助各社區對50餘戶重點家庭人員實行分級管控,將疫情傳播途徑切斷在轄區之外。同時,梁菁還帶領志願者到被隔離管控的居民家中,挨家挨戶消毒、量體溫、送飯送菜、做心理疏導,讓居民深深感受到了「隔離不隔情」。
每天早上7:30到下午6:30,梁菁需要在單位辦公室和疫情管控點來回奔波,消毒、量體溫、出入登記……由於管控點每天來往的人流量很多,梁菁和值班的同事有時候都顧不上喝口水,到了吃飯時間,就是簡單吃碗泡麵或盒飯。由於工作量很大,每天要對別人說上很多話,加上有口罩遮擋聲音要大,久而久之,梁菁的嗓子都啞了。
「其實每天在外執勤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天氣。」就在數日前,宿城氣溫突降,下起大雪,梁菁和同事們在室外的帳篷里凍得搓手跺腳,但她們依然堅守在一線,沒有退縮。回想這段時間和同事們在一起的抗疫經歷,梁菁表示,在國家和群眾面臨困難的時候,作為一名年輕人和一名團委幹部,必須要衝到最前面,充當中堅力量,這樣才無愧於自己的青春。 (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