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自行操作,請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自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免費交流學習「主力高控盤戰法」「資金複利解套戰法」等實戰操盤技巧和個股操作策略!
市場是有規律的,市場的規律性緣因於不變的人性!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華爾街不可能有新鮮事,因為投機就像山嶽那麼古老。股市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前發生過,以後會再度發生。因為人的本性是從來不會改變的。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投機者真正的死敵。恐懼和貪婪總是存在的,他們就藏在我們的心裡,它們在市場外面等著,等著跳進市場來表現,等著機會大賺一把;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從根本上說,由於貪婪、恐懼和無知。人們總是按照相同的方法重複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數字構成的圖形和趨勢總是一成不變地重複出現的原因。
正確就是正確,錯誤就是錯誤,只做正確的事情,不要錯上加錯!
一位極具天才的投機家曾經告訴過我:「當我看見一個危險信號的時候,我不跟它爭執。我躲開!幾天以後,如果一切看起來還不錯,我就再回來。我是這麼想的,如果我正沿著鐵軌往前走,看見一輛火車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向我衝來,我會跳下鐵軌讓火車開過去,而不會愚蠢地站在那裡不動。它開過去之後,只要我願意,我總能再回到鐵軌上來。」這番話非常形象地表現了一種投機智慧,令我始終不忘。
奇怪的是,大多數投機者遇到的麻煩是,他們自己內心中的一些東西使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在他們應該平倉的時候平倉。他們猶豫不決,他們在猶豫當中眼睜睜地看著市場朝著對自己不利的方向變動了很多個點。顯然,應該要做的事是在多頭市場看多,在空頭市場中看空。聽起來很好笑,對不對?但是我必須深深了解這個一般原則,才能夠看出要把這個原則付諸實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根據這些原則交易。
解盤在這種遊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在正確的時候開始也很重要,堅持自己的部位也一樣重要。但是我最大的發現是一個人必須研究和評估整體狀況,以便預測為了的可能性。我不再盲目地賭博,不再關心如何精通操作技巧,而是關心靠著努力研究和清楚的思考,贏得自己的成功。我也發現沒有一個人能夠免於犯下愚蠢操作的危險。一個人操作愚蠢,就要為愚蠢付出代價。
市場並沒有新鮮事,只是不斷地在重複;股市贏家一定會等,市場輸家乃敗在急;看對行情絕不缺席,看錯行情修心養息;聰明的人懂得休息,愚笨的人川流不息;低檔你我都可投資,高檔大家只能投機;強勢股不會永遠強,弱勢股不會永遠弱;利用停損停利機制,避開風險反向操作;利空出盡反向買補,利多出盡反向賣空;均線糾纏三角尾端,都是大好大壞前兆;股市所有金銀財寶,統統隱藏在轉折里。
真正的市場高手,一定不拘泥於使用什麼技巧,也不迷信什麼政策、理論、技術和消息,他們追求的是對市場群體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個體心性的全然了悟。拋開束縛,方能瀟洒自如!
炒股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不管什麼方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都一樣。那就是:首先儘量保住本金,然後追求長期穩定收益,最後才是偶爾追逐超額利潤。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活著,才能等待機會和運氣。
股民都知道:10個股民9個虧,其實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從長期來看,可能百個股民一個盈,那為什麼股民會虧錢呢?這就要從人性的劣根性說起。
一、不及時止損
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心太軟,下不了手。絕對要有停損點,因為你絕不可能知道這隻股票會跌多深。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市場會想盡一切辦法證明絕大多數人是錯誤的。你能經得起市場的這種種考驗嗎?」為什麼止損總是如此之難?因為執行止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個血淋淋的過程,是對人性弱點的挑戰和考驗。價格頻繁的波動會讓人猶豫不決,經常性錯誤的止損會給投資者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從而動搖下次止損的決心;僥倖的心理。很多人也知道趨勢上已經破位,但由於過於猶豫,總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導致自己錯過止損的大好時機;
事實上,每次交易我們都無法確定是正確狀態還是錯誤狀態,即便盈利了,我們也難以決定是立即出場還是持有觀望,更何況是處於被套狀態下。人性追求貪婪的本能會使人不願意少贏幾個點,更不願意多虧幾個點。
二、總想追求利潤最大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本來通過基本面、技術面已經選了一隻好股,走勢也可以,只是漲得慢些或在作強勢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過聽消息或看盤面,想抓只熱門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揀回原來的股票。結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這種慢車換快車的操作本身難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兩種風險:熱門股被你發現時必定已有一定漲幅,隨時會回落;基本面、技術面較好的股票在經過小幅上漲或強勢整理後,隨時會拉長陽,拋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線失敗,又不及時止損,後面的機會必然會錯過。
2、很多人都認識到高拋低吸、滾動操作可獲比較大的利潤,也決心這麼做。可一年下來,卻沒滾動起來,原因就是拋出後沒有耐心靜等其回落,便經不住誘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熱點、做短差,結果同適得其反。
3、一年到頭總是滿倉。股市呈現明顯的波動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沒有獲利機會。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這個邪,看著盤面上飄紅的股票就手癢,總報者僥倖心理以為自己也可以買到逆勢走強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滿倉。本想提高資金利用率,可往往一買就套—不止損—深度套牢。畢竟能逆勢走強的是少數,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經常是今天強明天就弱,很難操作。另外,常滿倉會使人身心疲憊,失去敏銳的市場感覺,錯過真正的良機。許多股民都是這樣,錢在手裡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潤最大化。這種類型的股民,不論大戶、散戶,無不損失慘重。
其實每年只要抓住幾次機會,一個時期下來收益就相當可觀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30%就成為大師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會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終往往反而利潤最小化。
股市是一個充滿機會、充滿誘惑、也充滿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學會抵禦誘惑,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抓住一些機會。
拿不住股票是投資者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炒股高手內心也時常有拋售股票的衝動。
拿不住股票是人性的一種正常表現。
因為人們都有在利益面前急於兌現的慾望,這是投資者的一種普遍心理習慣。特別是在股票上漲後絕大多數的人都想過要拋售。國外做這樣的心理試驗,發現大多數的人在獲得小利潤面前都選擇的是馬上拿到手(獲點小利就拋售,生怕失去),而在虧損面前卻大多選擇放手一搏。(虧損就堅決不賣,寧可承受風險,也不願面對損失)這也就是人們在風險和收益面前具有不同的投資心理。在風險面前敢於拼搏,在收益面前變得保守。這是大多數人的心理共性。
幾年前,朋友買的王府井前幾天大漲10%以上,馬上這個朋友的電話就打過來問:已獲利15%賣不賣?我問她:「你現在急需用錢嗎?」她說:不用錢啊我問:那你問賣不賣做什麼?她回答:只有這個賺錢,其它都套牢了。也就是只有這個能賣。我告訴她:現在只有這個是能你還能生蛋的雞,你還要把它賣了。你把它賣了,你靠什麼賺錢呢?你又不缺錢,再留些天又能怎麼的。你那些股票都套幾年了,你也沒著急賣!這個剛一漲你就想賣,這樣下去你炒股永遠賺不著錢。要想賺大錢,必須要能拿住股票。
高手面對著盈利的誘惑,也常會有賣出的衝動。但是高手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必須要控制自己這種本能的賣出衝動。因此高手知道賣出後很可能會發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悲劇。
舉個例子:有次我為朋友炒股票,他的股票已上漲後獲利20%了,我依然沒有賣出。然後第二天這隻股就開始大跌,跌到這隻股票的盈利只剩下6%了!結果招來了朋友的埋怨,言語大概意思是我腦子注水了。
我炒股20多年,當然知道大漲後不賣出會有股票沖高回落的風險,還有可能招來朋友的埋怨。但是我依然堅持克制自己賣出股票的衝動。因為炒股要考慮長遠,不能只顧忌眼前。
這就如下棋,你可以輕鬆的吃掉對方好幾個棋子,但最後你卻十有八九會輸掉。你必須要考慮吃掉這些容易吃掉的棋子以後會發生的連鎖反應造成的局面或結果是什麼!你必須要考慮到後面的二步、三步以外,你才有可能懂得下棋的門道。
炒股也是這樣,你不能單純的考慮眼前的這一次操作。你必須考慮幾百次、幾千次的操作。你必須要考慮這次操作會引起的綜合後果!
聊到這裡,不知朋友們有沒有懂我的意思。
我再換個角度說下這個問題:
炒股的金科玉律是大賺小虧。即每次交易時賺的時侯一定要賺的多,虧的時侯一定要虧的少。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如果我們每次交易賺點小利就拋出,我們就從來不會有大賺的時侯。沒有幾次大賺的交易,就無法彌補未來的註定的、必然有的虧損的交易。也就是說,沒有幾次大賺的交易,那麼多次或長期交易後的結果必然是負數。也就是投資界常說的要「一賺頂三賠」才行。
因此在眼前這次交易中,你必須要考慮幾十次、幾百次的交易後的總結果。你必須要儘可能的在眼前的這次交易中多賺一些,而不是小賺即跑。
很多股民會想如果交易的成功機率很高,達到80%甚至90%以上,那麼獲小利即賣出,也並沒有什麼錯誤。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本文章這裡就不進行更多的批駁了。
怎麼樣才能拿住股票?
1 要想拿住股票需要懂的第一個問題是——要明白大賺小虧的投資定律。
人不是神,在能夠有機會時一定要把握機會,要一次賺夠才行。機會是有限的,值得冒險的機會是非常珍貴的,這樣的機會在一生中都是有限的。
很多股民看不出來什麼時侯是機會,當然也就不知道什麼樣的風險值得冒。
2 在懂得炒股賺錢的原則後還要有一定的炒股經驗或投資知識。
先舉個極端點的例子:有的股民在自己的股票已經無量封漲停一字板時,就急忙的賣出股票!
我想說的是——你就這水平,那你還在股市玩個啥!
雖然極少數情況下,無量封漲停的第二天也會大跌,但是這個風險是必須得冒的,是持得拿住股票。如果這個風險你都不敢冒,你還炒什麼股。
再退而求其次,放量漲停的股票你賣不賣?放量大漲的股票你賣不賣?這就不是那麼容易一眼看穿了吧。
你必須要有能知道什麼樣的風險是可以值得承受的水平才行——你才可能拿住股票。尾盤突然大漲,你是持有還是拋出?這些必懂必會的交易技巧都不懂怎麼炒股?
我再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技術面的
有次我炒股票已獲利25%,帳面浮動盈利數字不小,我也有一種落袋為安的衝動。但我心裡知道:且慢。先看看再說。盤面上看還有上漲潛力。因為拋盤顯示特別稀落,表明盤子很輕。
這種情況是值得冒險的。
股價第二大跌,我的盈利變成了18%,但是尾盤只一二千手就把股價拉回成了紅盤。我明白這說明這隻股票外面的浮動籌碼很少,大多數的股票都在莊家手中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雖然我這有可能是自己的誤判,但是我知道這樣的風險是值得冒的。於是我又耐心持有了三天,第三天股票開盤就封住漲停,幾天後又漲了20%!僅幾天我的獲利就達到了近50%!
一個是基本面的
前幾年我買入了蘭花科創。當時煤炭股的基本面都非常差,大多都是虧損的。絕大多數的煤炭類股票都連創新低甚至跌破凈資產。從技術圖形看蘭花科創所有均線都是向下的,技術圖形已完全走壞!趨勢是典型的向下。但是,我卻大力開始買入蘭花科創。因為我知道這是個值得冒險的機會——這類國企性質的周期性公司不會永遠虧損!當行業景氣度好轉時或改革完成時必然會大漲。
結果我的運氣不錯,買入被套3個月後,蘭花科創就大漲60%以上。我在被套的這幾個月里,心中時常想的是我的買入邏輯是否正確。每次的反思我都得出自己是對的答案。所以我才能拿的住蘭花科創。
在投資心理學研究當中,一般把吝惜心理歸併到貪婪心理當中,然而,吝惜心理雖然與貪婪心理一樣,是投資獲利的大敵,但對其研究得還很不夠,吝惜與貪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表現。
吝惜是害怕付出的心理,而貪婪是貪求多進的心理。通常情況下,小投資者由於資本來之不易,吝惜的心理更為普遍。
股市新手常認為買賣股票只要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就能獲得收益。但在實際操作中常會犯「拾了芝麻,丟了西瓜」這類錯誤,常為了5分錢而買不到,以致白白看它漲了一塊錢,或是為了5分錢而賣不掉,以至於套牢了1元多的怨言。這種情形,在我國的深圳、上海兩地的股市上屢見不鮮。雖然有時也有因5分錢沒有買到或賣出,而股價未漲也沒降,從而減少損失的情況發生,但這種情形總是比較少的。
投資人介人股市從事買賣,都具有風險性,盈虧是必然發生的。一心希望盈多虧少、做「常勝將軍」,而沒有做好賠錢的思想準備,總想賺大錢的人,難保他到頭來不虧。
事實上,股票市場的交易不是賺就是賠,只要賺多賠少便是成功,而穩賺不賠的人,恐怕這個世界上沒有。
所以,投資人在涉獵股市時應客觀冷靜地對待賺與賠的問題。既要有賺的希望,也要有賠的思想準備。當買進幾種股票後,要認真分析股市的大勢,如果大勢對自已有利,只要條件許可,就耐心等待,爭取收益的延續。但是當股市形勢對自己不利時,特別是自己已感到股勢不對頭時,不要計較得失,輸一點就輸一點,不要一味地怕賠錢,有時侯,甚至還應該去輸一點錢,交一點「學費」,而獲得一些實際經驗,一旦機會到來,所獲得的利潤相信會比多次小賠的錢多得多。
股市變化莫測乃是常有的事。如果投資者無法忍受下跌的打擊,心情惡劣到「睡不著覺」、「吃不下飯」那就大錯特錯了,應有耐心。
不論投資者用何種方式投資股票,如果遭到了損失,除非能斷定近期內會有變化,否則最好在每個周末之前予以平倉這樣,就不會賠得太多,而下周又是新的開始,可以心平氣和地從頭再來。
總之,投資者首先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改變吝惜的心態,才能抓住機遇。
調查表明,有過分吝惜心理的投資者,平時在日常生活都較吝嗇。這雖說不是病態心理,但與生活中過分吝惜會阻礙業的發展一樣,在股市中過分吝惜,也會阻礙投資者的發展。
平時實戰中,投資者要分析自己的個性,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已如發現在投資操作有以下列傾向,可能就有過分吝惜的不良心態,應通過修養的提高,和向別人學習,以消除過分吝惜的心理。這些表現主要有:
(1)投資者買人股票總是喜歡把眼光盯著低價板塊的個般上,價格越低越好。而對高價板塊的個股不屑一顧,總覺得它們太貴了。這些投資者不明白這樣的道理:股價高除了業績好的因素外,大部分因素是因為主力和莊家積極參與的結果,
所謂「物以稀為貴」,主力的參與才可能把股價提高。股市中個股價格最高的股票往往不是業績最好的股票,而是主力和機構莊家參與最積極的般票。因此明白這一點,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很多股票市盈率很高了,股價仍高企不下。
(2)投資者經常在買賣時,計算能夠買到多少股的數量,有數量越多越感到欣慰的心理。這也是一種吝惜的心理。股票能否盈利,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
(3)最不願在虧損時止損。認為一止損就虧錢給別人了寧肯死抱不放,也不願將其割掉。
(4)買入時經常為幾分錢而猶豫不決。這也是一種吝惜心理,買入股票的決策靠的是對趨勢的判斷,而不是幾分錢的付出。
如果投資者有以上的心態表現,就說明投資者有過分吝惜的心理表現,這種心理會妨礙投資者抓住機會,會使投資因吝小利而失大錢,或因吝小虧而變大虧,因此必須加以克服。
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是以, 聖人終日行, 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 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 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 躁則失君。
在股市中,慎重是根本,因為重是輕的根本;靜定是關鍵,因為靜定是急躁的決定因素。
因高明的投資者每日買賣時都不忘慎重決策,雖然他可能操作起來很華麗,但由於是慎重決策的,卻能安然處之。要想在股市中有所作為,為什麼還要輕率買賣呢?
輕率就喪失了立足股市的根本,急躁就會喪失自我本性。
輕率買賣,是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在操作時容易發生的弱點。他們一見股價上揚,就迫不及待地跟進;一見手中的股票下跌,又急不可捺地拋出。而對為什麼買這隻股票,為什麼賣那隻股票,沒有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買賣決策的作出非常輕率,結果導致買賣錯誤。
股諺云:「選股如選妻」。這個諺語強調的就是對選擇股票進行投資買賣的重要性。要選擇一個好的妻子,成為自己生活和事業上的志同道合的伴侶,相濡以沫,陪伴自己度過漫長的一生,不是隨隨便便找一個女性就能成為妻子的。成為妻子的人,要與自己志趣相投、性情相諧,方能相伴終生。選擇股票也是一樣,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倩況、業績情況、發展情況;要了解它的股性;要判斷是不是買入時機,有沒有受到大眾的追捧的潛質等等。就股性來說,還要考慮選擇適合自己投資方法的股票,如長線投資者就應該逢低買入那些潛質好、發展前景廣的成長性股票,若選擇不當,輕率地選擇投機性質很濃的莊股,就無法判明它的未來方向如何;與之相反,以短線投機為手法的投資者,就不能像長線投資者那樣購買穩健性的成長股票,因為這類股票短差極小,不適合短線炒作,而應該選擇那些題材股、莊股,方能與莊共舞。
有些投資者不經過這些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就在市場上輕率地進行買賣,東一榔頭西一棒錘,東牆虧了又馬上去建西牆,就是沒有一套自己的買賣策略和規劃,如此操作,焉有不虧之理?
還是舉出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不能在兩分鐘之內,向一個孩子說清自己購買一隻股票地 5 種理由,你最好就不要買。
每個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都應以這句至理名言為鑑,慎重地考慮自己買賣的理由,如果沒有能夠充分說服自己的 5 種理由,那就不要輕率地做出買賣的決定。
當買入一隻股票時,投資者應從以下 5 種角度考慮自己要買的股票是否值得現時買人:
(1)、行情是否正在啟動,或將要啟動。因為有些股票即使質地優良,如果大勢不配合,它仍然無法上漲。
(2)、自已了解這家公司嗎?包括它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尤其是未來發展情況。它是否在經營上還能繼續成長?
(3)、這隻股票在行業中是否有代表性,是不是這一板塊的龍頭股票?如果有更有代表性的股票,寧肯舍此取彼。
(4)、這隻股票現時是否正在低位,有比較大的投資價值。當然,所謂投資價值,也是相對的,是與其成長性相比較而言的,不能單以靜態市盈率來衡量。
(5)、主力機構對這類股票是否有興趣?如盤子結構、流通市值、市場形象等。當然這方面也要綜合考慮。
與此同理,在賣出一隻股票前也要從 5 個方面考慮成熟,再做決定:
(1)、行情是否出現頭部特徵?
(2)、這家公司的經營上是否的確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如是否是經營困難,財務狀況惡化,夕陽產業等。
(3)、這隻股票是否是一隻毫無特點、毫無代表性的股票?
(4)、這隻股票對其投資價值而言是否價格過高了?
(5)、主力機構是否厭棄這隻股票?如盤子超大,市場形象差,莊家無法控盤等。
以上幾條如果理由充足,才能果斷地買賣;而不是輕率地進行買賣。
黑格爾曾經在總結哲學史的時候說過:「歷史總是一陣向左,一陣向右,最終又總會出現結合統一的結果。」
下面這個小故事講透了,讓你醍醐灌頂,如果你想股市獲得成功,可以看看,對你會有啟發。
農耕布織的古代,那時候沒有洗衣機,洗衣服都是用手,到了冬天的時候,洗衣服就很容易把手凍傷,所以稍微有錢的人家就會僱人洗衣服或者是找人漂洗。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戶人家以漂洗衣服謀生,在不斷的漂洗過程中,無意之間發明了一種藥膏,只要按照一定方法製作出來的藥膏塗在手上,就能有效的防止洗衣服被凍傷。
這個時候,有一位商人知道了這戶人家的藥膏,便開出1000兩銀子的的價格想要購買這家人的方法,這家人商量了以下,覺得光靠洗衣服,十年也賺不到那麼多錢。就把方法賣給了商人。
商人拿到藥方後,通過改良包裝成一種防治凍傷的藥膏。那時候正值國家要打一場硬仗,商人將藥膏獻給了國王,並告訴國王,使用這種藥膏可以有效預防士兵被凍傷,也就不會影響士兵對武器的使用。
敵國的軍隊沒有這樣的藥膏,最終國王的軍隊大獲全勝。國王十分高興,封商人做了官,還賞給他了無數的金銀財寶。
故事講完了,你看完故事有什麼體會嗎?
其實很簡單,同樣的一個藥方,可到了不同的人手裡,發揮的價值卻是天壤之別,洗衣服的人家只是為了洗衣服不被凍傷,而商人花了1000兩銀子獻給國王,降低了士兵的傷亡,同時贏得了戰爭,最終還得到了比1000兩銀子多得多的金銀財寶。
這個故事就體現:眼界和格局決定你的高度,機會只是一種契機
你從3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從3樓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
耐心等待市場真正完美的趨勢,不要做預測性介入;「時機就是一切」,在恰當的時候買進,在恰當的時候賣出。耐心、把握時機是投資獲得成功的訣竅。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
我們所見到的現象界的一切的本質都是意識(包括人在內),石頭和植物都有意識,只是它們還沒有產生自我意識,即沒有產生所謂的「業識」,我們修行去的就是我們的這個自我意識,把虛幻的我去掉,任何時候不要加一個「我」,這樣你看看還有什麼事情和人能傷害你,你做什麼事情能不成嗎?你去掉自我意識的時候,那些固有的貪、嗔、痴、慢、疑五毒的習氣就會自然的脫落,這樣我們謂之解脫!
大多數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抱怨:「我知道那是一隻好股票,就是拿不住。更有的投資者說,幾乎所有翻倍的股票都曾經買過,就是漲一點就賣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長期投資者面臨的真正困難,是長期投資者真正的挑戰,是長期投資者成敗的關鍵。
如果道是規律的話,你寧可守著他,決不冒犯。任何冒犯都意味著毀滅,那些前夜的成功者,他們太過於強大,以至於覺得自己可以創造規律,他們以為自己的超人能力能在跨域巔峰之時,可以隨意毀掉巔峰,螳螂之臂!最後能留下世人的只有惋惜。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訂閱多年實戰解套經驗、更多牛股策略以及獲取更多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