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明白什麼是趨勢的時候,交易就不再迷茫,當你明白什麼是重點什麼是次要的時候,說明你懂得權衡利弊。交易就是人心的考量,跌了還想更低,而漲了又想更高,每一次失敗的案例都是人性的貪婪,而每一次成功的案例都是理性的獎賞。
趨勢面前,一切逆勢的操作都會埋葬自己的資金,而順勢卻有不敢下手,跌久了就要做多,漲久了就要做空,很多人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在進行交易,殊不知這樣的思路是沒有任何技術依據的。技術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但技術絕對是主要因素。
創建並運用一個交易系統
在所有損失當中,最嚴重、代價最大的損失要算喪失自信。
成功的交易絕對要從自信開始,你自信:a)你有能力進行成功的交易:b)你有能力克服過去阻礙你成功交易的惡習;c)你有能力學習,能在一定的指導下成功地運作。
一個良好的趨勢跟進體系,其獨一無二的誘人之處,在於它能夠在趨勢移動變化的儘可能早期,建立一筆與走勢一致的交易頭寸(走向的及早確認要仰仗所選用技術指標的敏感程度)。典型的好體系(此例中是一個長期體系)常常能使你在市場繼續朝有利於你的方向移動時繼續持倉,而在趨勢逆轉時又讓你能止損出場。
問題在於「常讓你繼續持倉」之上,幾乎所有的體系交易者都發現,在市場趨勢有利時,恰當調整止損價格,保持原有頭寸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而市場不是將你截出,就是在有利之時發生逆行。
在充滿緊張和白熱化的真實交易世界裡,止損價格的設置是一門最微妙、最完美的藝術,是進行有效的趨勢交易的關鍵 所在。止損價格要麼太緊,價格由於微小的技術性回落而頻頻擺動,你則不斷地被截出市場;
要麼太松,將使你承擔巨額的、無法防範的損失,或是在市場逆行時, 將帳面盈利的大部分還給市場。正確調整止損價格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可能是設計一個成功的體系中最困難的部分,也是新技術研究中唯一受到最大關注的領域。
趨勢跟進體系的另一大問題是,在寬闊的橫向價格運動 時期(不幸的是這種移動較明確而活躍的趨勢更普遍),體系使用者常常在價格上升時買入,回落時賣出。這些進進出出的損失對趨勢跟進體系交易來說無法避免。
運作者需要耐心和金融實力度過一系列的進出損失,而等待一個獲取巨利的大波動。擁有這種必需的留滯能力和約束力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經驗表明,如果你有一個可行的、經過驗證的趨勢跟進方法,最好是堅持它並踞隨至最後,而不要試圖用第二假定和持續的過度管理來「改善」運作結果, 關於摒棄一個經人驗證的交易體系這一問題,有許多值得借鑑的例子,尤其是在近3—5年里。許多以前成功的世界級交易人士,據有連續一致的長期系統策略,後來卻放棄他們已經驗證的方法,轉向偏好非正軌的自行其是的交易策略,其運作結果令人失望。
幾乎所有事例中的操作者們都承認,放棄已經驗證的技術系統,使用一個跟隨形勢之後的自行決定策略是一個錯誤。
戰勝自己
戰勝自己,指的是自律和理性。芒格說過,「在生活中不斷培養自己的理想性格(投資性格),毫不妥協的耐性,自律自控——無論遭受多大的壓力,也不會動搖或者改變原則。」
巴菲特打高爾夫的案例足以說明這一點。巴菲特投資做得很好,但是可能高爾夫打得不怎麼樣。有一次,巴菲特參加了一場戶外高爾夫運動,在三天內一桿進洞的成績為零。
於是,巴菲特的球友們決定同他打一個賭:如果他不能一桿進洞,只需付出10美元;而如果他做到了,可以獲得20000美元。
當場的每個人都接受了這個建議,但巴菲特拒絕了,在他看來,「如果你不學會在小的事情上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會受到內心的約束」。
投資與其說是為了戰勝市場,不如說更重要的是戰勝自己。為了戰勝自己,芒格和巴菲特幾十年如一日不停自我提升。芒格和巴菲特都是學習機器,芒格95歲了,每周還是要看20本書,看到興奮時可以熬夜看到凌晨,他對學習的熱愛與毅力實在令人佩服。
正如老子所言,「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能戰勝別人說明你是一個有力量的人;但是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市場的表現時常與投機客的預測背道而馳 。這種情況發生時,成功的投機客必須捐棄成見,跟著市場的表現走 。精明的投機客不會和股價表現爭辯,記住了,市場永遠不會錯,個人意見則經常都是錯的 。
身隨市勢轉, 不與股價表現爭辯
長期來看,除了知識之外,耐心比任何其它單一因素更顯重要 。知識和耐心是攜手並進的 。所有想要藉投資獲得成功的人,都應該要了解這個簡單的事實 。在你買進股票之前,你也必須要詳加審度,確定你的部位一切完善 。唯一 的買進時機,就是你知道它會上漲的時候 。這時,你手邊應該擁有種種對你有利的因素 。這樣的情形很少出現,身為操盤手的你, 一定要耐心等待,正確的情勢遲早會形成 。
進場前必須詳加客度並耐心等待進場時機 , 才可能賺到錢
把全部的部位都建立在單一價位上是錯誤而且危險的 。最好是,先決定好你總共要交易多少股 。非常重要的一 件事是,每一筆加碼買單的價格都要比它的前一筆高 。同樣的規則當然適用於放空,只不過每一筆空單成交價都得低於它的前一筆 。每一筆交易都賺錢是你基本判斷正確無誤的證明,股票確實往正確的方向走一這是你唯一需要的保證 。 相反地 , 如果你在賠錢,你立刻知道自己的判斷錯了 。
做好資金管理,將部分獲利留下來作為備用現金,是投資致勝的秘密武器
有經驗的投機客也會常犯的一個大錯誤就是買進廉價的股票,就只因為它們的價格低 。雖說在某些情況下, 股價在需求的推升下的確有可能從5或10元的低價上漲到超過100元,但多數這類低價股沒過多久便會被列入清算管理,為世人所遺忘 。再不然也只能年復一年苟延殘喘,股東們指望回本的希望十分渺茫 。對投資人而言,選股時的首要之務是找出前景最看好的產業類股,區分出哪些類股氣勢最強,哪些則相對不那麼強勁、比較弱、或是相當疲弱等等 。投機客不該只因為這檔股票看起來很便宜,便一頭栽進蕭條產業類股中的廉價個股 。目光要放在健康強勁的產業類股身上 。
避開廉價的股票,挑選走勢強勁的股票,是選股的第一要素
讓你的資金保持流動並隨時為你效勞! 一般大眾在投資市場上極少成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 因為一般人沒有讓自己的投資和投機資金保持適當的流通 。 一般大眾總是處於永久性的持股滿檔或套牢的狀況,沒有預留任何現金或購買力 。
絕不能拿輸不起的錢去炒股
許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們還是鬼差神使地非要拿自己的養老錢、看病錢、上學錢去炒股,妄圖在短時間內大賺一筆然後退出,過逍遙自在的日子。
這種妄想固然美妙,但它會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股價的些許波動都會在投資者心中產生巨大的影響,使其無法保持炒股所必須具有的那種冷靜和觀察力。許多人將因此而陷入情緒化交易的陷阱中,不斷虧錢。
每一次入場前,都要做好計劃,因為不能打無準備之戰。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即使不將交易計劃形成書面文字,也要在心中有個基本的打算。
交易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要點之一:市場分析
投資者通過對市場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綜合分析,對價格走向以及運動幅度作出判斷。
要點之二:盈利目標與虧損限度的評估
盈利目標的設定與投資者所用的交易理論密切相關。特別是波浪理論、江恩理論,對行情走勢具有測算的功能,盈利目標的設定可以參照這些理論。圖3-8是國投新集(601918)從2010年6月到11月的一段走勢圖。
如圖所示,從2010年7月初到9月,該股在經過一波上漲走勢之後開始不斷地回調震盪。在這個過程中,指數順利地越過30日均線且大部分時間都在30日均線上方,表明上漲趨勢已經初步形成。此時,基於波浪理論基本可以判斷出,前期的第一波漲勢和調整,是波浪理論的第一浪和第二浪。接下來投資者可以利用波浪理論來預測第三浪的漲幅。
第一浪的漲幅為2.93元,根據波浪理論則第三浪的漲幅至少為2.93×1.618=4.74元。從2浪低點10.65元算起,估計第三浪的點位為10.65+4.74=15.39元。
第三浪從2010年9月下旬開始發動,到11月初,達到最高點17.28元,與波浪理論的盈利預測差不多。由此可見波浪理論預測的精準程度。
虧損限度的制定因人而異。一般對短線操作來說,持股虧損超過10%,就說明判斷出了問題;對於中線操作來說,持股虧損超過20%以上,就說明中期方向的判斷可能出現了失誤。另外,以技術圖形進行止損的投資者,應將技術止損點設在有效支撐位以下,或者阻力位之上,以避免落入價格的「毛刺」陷阱。
要點之三:進出場時機選擇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把握好進出場時機是每一筆交易取得成功的關鍵,這與投資者所選擇的交易工具密切相關。本書後面幾章所描述的大多是這個關鍵因素。
要點之四:嚴格的資金管理
正如必修課四中所述,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則不要重倉出擊。一般先建立初始的頭寸,當市場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時候,再行加碼。
要點之五:儘可能全面的應變措施
市場是變化的,行情走勢也常常出乎我們的預料,因此,交易計劃中應該有明確的應變措施。最好列舉出市場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準備好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採取的應對措施。
制定交易計劃要以客觀和實用為基本原則,應貫徹「限制虧損,滾動利潤」的基本交易原則。不少交易者一旦進入瞬息萬變的市場,常常會臨時改變自己的交易計劃,追隨市場的短期波動而盲目買賣,這是萬萬不可的。交易計劃是投資者在比較理智的狀態下對市場客觀思考的結果,因此,只要計劃制定 的前提沒有改變,我們就要嚴格執行它。
但投資者還要注意的是,計劃不是死的,不能像頑石枯木一樣死板,還要兼顧主動性、靈活性。三者如何協調統一,需要操作者自己在實踐中去悟,正所謂「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投資者在分析成交量與股價的關係時,尤其需要關注放量下跌與縮量上漲。其中,所謂「放量」,是指成交量暴增,一般來說,當日成交量比上一交易日有明顯放大(至少10%以上),比如平常每天成交量是幾百萬手,突然一天成交量達到幾千萬手等;相對來說,縮量是指市場成交較為清淡。
實際上放量下跌就是暴跌,說明下跌動能強,一般有重大利空消息出現後,會放量下跌,有時也包括不理智的拋售行為。圖3.2為個股放量下跌的示意圖:
圖3.2中,下部的成交量柱形圖較長的部分,表示成交量增加,其所對應的股價走勢卻是下跌態勢。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有時屬於主力出貨,有時屬於主力換莊,投資者可根據放量出現的位置、K線形態等因素來予以判別:如果是「放量滯漲」,意味著不祥之兆,若成交量接連放出大量,股價卻在原地踏步,通常為主力對倒作量吸引跟風盤,表明主力去意已決,後市不容樂觀;股價下跌途中放量連收小陽,需謹防主力構築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後往往是新一輪跌勢的開始;高位放量下挫,這是股價轉弱的一種可靠信號,投資者應該考慮及時止損。
另外,放量又可以分為相對放量和持續放量。其中,相對放量是指今天與昨天比,本周與上周比的結果;持續放量則是將最近幾天和前一段時間的某天的量做比較。在具體運用這些概念時,投資者要能夠明確區分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縮量上漲是指在股票價格或指數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量較前些交易日有明顯萎縮現象,這種現象說明成交的只是場內資金買盤,場外資金進場不積極。圖3.3為個股縮量上漲示意圖:
圖3.3中,成交量部分總體走勢下跌,意味著縮量;成交量部分相對應的股價走勢卻是呈現上漲態勢。
一般來說,對於大盤而言,股價若在相對低位,說明投資者觀望氣氛濃厚,空頭經過前期的打壓,能量也消耗不少,多空對決,多方略勝一籌,接下來量能溫和放大,上漲的持續性值得期待。股價若在相對高位,隨著股指的上漲,投資者變得謹慎起來,追高意願不強。一旦後續能量不能隨著股指的上漲有所放大的話,見頂回落的可能性會較大。
對於對個股而言,若開盤即漲停,持續至收盤,說明該股可能有重大利好,被機構主力提早得知,在集合競價時即已進入,而持股者惜售,這樣的漲停自然會縮量;若該股已經歷連續大跌,斬倉割肉 [1] 盤基本出局,剩下來的基本是意志堅定者,因此拋壓不大,買入後推高股價也輕而易舉,僅需少量資金即可,於是縮量上漲;若行情低迷,大家做多做空的意願不強,持股者和場外人士普遍持觀望態度,此時多數是縮量,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跌,但幅度一般不大;若持續的縮量上漲,意味著多空方向一致,主力控盤程度高。
總的來說,投資者在關注量價變化的關係時,要能夠識破放量下跌與縮量上漲所反映的含義,從而做出正確的操盤決策。
1、簡介所謂系統,就是一套分析方式。包括明確的買入信號,明確的賣出信號(如果無法準確判斷賣出信號,用止盈代替,切忌不能設置太高),何時止損,以及可以持續操作(這樣才可以保證積少成多,否則不如做中線)。
什麼樣的信號是明確的?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行情轉折的時候。如果我們捕捉到行情向上,買入,行情走壞,賣出。我們跟隨市場走勢,而不預測市場走勢,至少絕不按照自己腦子中預測的點位進行買賣。幾乎每個成名的大宗師都會說這句話,包括livermore。如果有專業人士斷言市場會走到哪個具體點位,基本上他的國籍是中國。
心中有猶豫也要注意,買入時猶豫哪怕真的大漲後悔也不能買,錢總是掙不完。賣出時猶豫哪怕虧損也吐一半。
比較常見的情況,薦股人士會告訴我們,大盤會上攻多少點下跌到多少點。實際情況是,多年下來,可重複預測而且比較準確的預測者,沒有出現。
撇開是否可以預測不談,我們建立的短線交易系統,壓根兒不需要預測。
2、指標的選取很多成功的偉大短線交易者不使用指標,他們使用蠟燭線、K線形態、K線與均線組合等等來分析。
只要該系統能夠完成4個任務就有效,使用指標與否不重要。但是對於多數人,指標是很常見、很實用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2點:
(1)指標的合理性先決條件是經過長時間市場實戰驗證且算法公開,其次是適合短線操作。網上不少愛好者公布的指標其實都不錯,很多借鑑了KDJ、MACD等等經典指標設計思路,可以規劃到經典指標序列。個人偏好這一類。另外一方面,很多指標只是愛好者的即興之作,它們可能過分偏重於市場的某個方面甚至有重要缺陷,不可以採納。
(2)指標的熟悉程度無論選擇哪種指標,自己對它的熟悉程度是首要的。第一,你了解它的設計思想嗎?比如KDJ,如果你根本不了解它的算法,如何能從根本上體悟到它的精髓,如何在操作中規避它的缺陷?
頂尖的賽車手會對自己的賽車性能了如指掌,這樣才可以將車輛性能發揮到極致。第二,實際使用經驗。自己所選的指標,一定要經過長時間使用才可以堅信,不能一見鍾情,更不能閃婚。如果你有一大疊指標可以選擇,那麼選擇你最熟悉的那個。
許多交易者嘴上說想成功,但實際卻不斷地做衝動型交易,即在市場中賭博以獲得短期快感。
大多數交易者都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尋找好的交易機會上。一旦他們開始交易,就對自己失去控制,不是因為痙而不安,就是因為高興而笑得合不攏嘴。他們的情緒就像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都忘了獲勝的基本因素在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正是由於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導致糟糕的投資績效。
所有職業贏家都清楚心理因素在交易中的重要地位,而所有賠錢的業餘投資者都忽視了這一點。
只有當你把交易看做一項嚴肅的智力遊戲時,才會在交易中取得成功,而感性操作帶來的後果往往是致命的。為了確保操作成功,就要練習進行防禦性資金管理。對於一名優秀的交易者來說,需要像潛水員關注他的氧氣袋一樣,密切地關注他的資金動向。
成功的交易奠基於三大支柱:心理、市場分析與交易系統(方法)、資金管理。
為什麼大多數交易者都會賠錢並最終被市場淘汰出局呢?情緒化交易和沒有思路的交易是基中的兩個主要原因。
無論買進還是賣出,成交價差都要吞噬掉帳戶里不少的資金。
優秀的交易者多為勤奮、精明之人。他們樂於接受新思想,他們交易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只是想做好交易。如果做對了,自然就賺到了錢。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達到自己的最佳水平比賺錢更重要。
一名成功的交易者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和局限性。
他們總是歪曲現實,徘徊在成功的道路上。成功的交易者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幻想,並努力甩掉這些幻想。
賠錢的人不知道,其實交易很簡單。賠錢的人之所以賠錢並不是因為資金量太少,而是因為他們的腦袋出了問題。
對於賠錢的人來說,資金多和資金少賠得一樣快。因為他們操作過於頻繁,資金管理太糟,太冒險,而這些都與資金量多少無關。不管他們的交易系統有多棒,連續幾次交易出錯就能讓他賠光。交易者如果想發展壯大,就必須控制損失。如果每次交易只拿總資金量的一小部分,每次損失都不多,就能為自己贏得學習的時間,通過小損失來積累經驗。
潛伏,觀察,等待,感受,最終找到一擊必殺的機會。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 財經贏家(tk6045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擒牛戰法、牛股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