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考證,大家的感受都是痛苦且無奈的。
在學習生活、社團活動之餘擠出時間來考證,
可能大多數人都是力不從心的。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吸引力,
讓每年千萬大軍走上了考證之路呢?
考證對於找工作又有哪些幫助呢?
1、應聘時的競爭力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可報考的證書種類多達100多種,分為通用型、能力型和職業資格型三類。
其中,英語、計算機為通用型證書,是大學生的「必考證」;能力型證書有托福、雅思、英語中高級口譯資格證書、全國計算機水平證書等;職業資格類證書,包括註冊會計師、物流師資格證書、國家司法考試證書等。
有能力的話可以儘量多考一些這樣的證,在應聘的時候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競爭力喲~
2、帶來的職場價值
當今社會中,職場的競爭殘忍,想從事相關行業就必須拿到證書。證書就像敲門磚,是暢行無阻在職場遨遊的鑰匙,也是和你的薪資息息相關的價值體現的基石。
在報考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中可以完善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架構,能夠獲取工作經驗和處理問題的思路。
同時職業資格證書還是職業發展需要,是職位的晉升條件和跳槽的硬體。一個擁有一級註冊會計師證的人與擁有三級會計師證的人在職場上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
3、四六級對找工作的影響
知乎上有位HR這樣解釋為何在招聘時把「四六級成績」當成一個門檻來篩選:衡量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的指標有什麼?無非就是是否211或985、學歷、學業成績還有四六級等,就這幾項,可以看的就是那麼多,用「四六級成績」來刷人,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
知乎網友「墨寶爸爸」這樣說:
我曾做過銀行的HR,除了有限的幾個崗位,其他基本上是用不到英語的。
但是,我仍然會關注應屆生的四六級情況,主要是出於一個經驗:根據你所在的學校批次,預估學校拿到六級的學生比例是大是小,然後根據你的情況,初步判定你是否屬於勤奮好學的那一種。
當然,這只是一種輔助招聘的經驗,基本上不會成為決定因素,還要看筆試面試的表現。
從招聘角度來看,就目前應屆生供大於求的社會大環境下,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不患寡而患多。
簡歷一份份審閱耗時費力,所以企業自然會設定一些附加條件,招攬綜合能力更強的人,同時縮小了招聘範圍,省時省力招攬更加有限的人。
英語四六級不僅僅反映你的英語水平,它更多的是體現你在大學裡的學習態度。
4、四六級對讀研的影響
第一,如果你想取得保研資格,絕大多數學校對英語四六級的成績有要求!比如四級500分以上或6級425分以上。
第二、保研夏令營對四六級也有要求!
之前夏令營公告里,都會明確要求四六級成績,985/211出身等字眼。但是2015年開始好多學校都取消了對本科院校的限制,今年更是好多學校不明確要求英語四六級分數,只要求英語良好者。
但是,一般院校篩選分為兩個步驟:
初選,這是由研招辦工作人員來完成的,比較直接;一般學校定兩個內部硬性標準:比如成績前10%,六級460分以上;工作人員在篩選的時候就比較簡單粗暴了,凡是不滿足這兩個硬性要求的,直接刷。
終選,第一輪篩選後,會把剩下人的資料轉交給學科負責人,一般是副院長或者系住主任等,他們會有一個稍微綜合點的判斷,最終確定入營名單。
所以,還是要看四六級成績。
第三,當你開始讀研,如果四六級高於某一分數,是可以免修英語課程的!
如果你問自己那些已經從大學畢業多年的哥哥姐姐們自己該不該加入學生會? 你可能會得到很多種不同的答案。
但如果你問他們對你的大學有什麼建議?其中一定有一條,把英語學好。通過英語四六級也許並不是什麼厲害的事,但是通過英語四六級,在別人眼裡你可能變成一個牛逼的人。
尤其是對於身處二流大學的同學來說,英語四六級的成績極有可能成為我們大學四年之後為數不多的可以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資本。
如果有人告訴你學英語沒有用,或者四六級的證書沒有用,你信嗎?且不說英語四六級可能和保送研究生、就業等有很大的關係,起碼我們應該證明自己 ,不留遺憾。
5、四六級沒過,也可以很好?
知乎上曾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英語四六級對在校大學生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知乎網友「泡泡」的回答是:不重要。
但是連四六級都沒考過的本科生卻又整天嚷嚷四六級無用論的人我是很鄙視的。
你可以不屑很多東西,但前提是你得足夠強大。
四六級沒過也可以過得挺好,前提是你在其他方面特別突出。
考證,同樣也是如此。那麼大學四年有哪些值得考的證書,介紹如下:
很多大一的同學不知道大一應該考什麼證,或者也沒有意識到考證,或者意識到了卻又沒有方向感,那麼通過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一個大致的方向感,讓你能夠有計劃的度過大一。
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很多同學還處於熟悉周圍環境,適應大學生活,忙於各種學生會社聯會社團之間,一切覺得新鮮而又充實。確實,剛來大學的我們,壓力也不需要那麼重,但不是沒有方向。依據學校要求不同,大一上學期一般是可以報名英語四級的,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考慮先做做四六級的題等下學期再報,當然,如果整個大一都報不了四六級的話,你可以選擇報考初級會計,國家計算機二級,這都是在大一可以考慮的,關於需不需要報班,在於自己自學能力如何,自己考慮好以後做決定就行了。如果這些證書你都有了,那麼不妨抽空學習一些技能型知識,如PS操作,CAD製圖,AE,PPT等實用性比較強的操作,熟悉他們運用他們,也是一種增長,或者可以選擇學習一門第二外語,例如韓語,日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參加興趣社團的也可以把興趣堅持下來,也是提升自己價值的選擇。
那麼我們希望的是每個人的大一都過得足夠精彩,記住:不要大一就掛科,不要大一就掛科,不要大一就掛科,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千萬不要等到大四的時候回首大一,覺得想不起來做過任何有價值的事情,不一定非要選擇考證書,但一定要找到自己整個大學要走的路,給自己做一個規劃!
到了大二,我們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整個大學的生活,應該說大多數同學已經知道可以考證了,甚至開始為自己量身定製計劃。
大二的我們,在大一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通過四六級和國二,應該繼續為此而努力,如果通過了,那麼大二的我們建議安排以下證書的備考:
駕駛員資格證;
導遊證,普通話證書;
財會類的初級會計,證券從業,基金從業,期貨從業,銀行從業,經濟師,統計師等;
參加比較有價值的競賽獲得證書(如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英語專業的專業英語四級;其他專業可以選擇性報考第二外語學習,翻譯資格(水平)證書,劍橋商務英語(BEC)等;
外貿專業的國際貨運代理員,報關員資格證書,報檢員資格證,國際貿易單證員等相關證書;
其他專業的相關證書(有些可能安排在大三才能考),具體的一般學校的院部也會通知到。
時間多餘的,也可以學習技能型知識,比如網站搭建(不一定是計算機的學生哦),視頻剪輯等~
到了大三,已經到了整個大學很重要的轉折點,此階段的規劃可能直接關係到我們究竟是選擇升學還是就業,當然考證與這兩個都並不茅盾,那麼大三的我們,應該著手哪些證書的準備呢?
在這之前我要說一下,大一大二那些基礎證書,如通稱的四六級,駕駛證,國家計算機二級大學生必考的三大證書,能通過最好,如果通過不了,那你在大三的時候就好好規劃一些正真能夠影響你未來職業的證書。如初級會計對於財會金融類的學生尤為重要,這個證書是為後面含金量更高的證書提供了輔助作用。
我們廢話不多說,直接我們看看大三建議報考哪些證書:
首推教師資格證,每年上百萬的報名人數,務必在大二考個普通話證書;
三級人力資源;
財會類的初級會計,證券從業,基金從業,期貨從業,銀行從業,經濟師,統計師,審計師等;
參加比較有價值的競賽獲得證書(如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三級心理諮詢師;
商務英語
其他專業的相關證書,具體的一般學校的院部也會通知到。
時間多餘的,也可以學習技能型知識,比如網站搭建(不一定是計算機的學生哦),視頻剪輯等
大三上或者下要準備考研的話趁早,除政治以外,尤其專業課越早看越好!
到了大四,事情就太多了,首先就是忙著實習的事情,有些學校還必須是考研之前去實習,這也讓很多同學感到為難,當然最好的還是考研之後再去實習。實習或者者考完研以後,也該忙著整理畢業論文了。
再回到考證這件事上來,大四的時候含金量高的證書也很多,最高的莫過於咱們讀了四年書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了,當然除了這個以外,還有考教師資格證的要完成教師資格證的最終認定工作,獲得教師資格證。準備從事公務員的,也可以準備省考或者國考了。學金融財會的中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CPA),註冊金融分析師(CFA,大四學生可考),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ACIIA,大學學歷可考)等等,金融類證書比較多,有些有專業要求有些沒有專業要求。
大四能報考或者準備的有:法律職業資格證,二級建造師(可提前準備),造價工程師(可提前準備),英語專業的專業八級英語,司法考試,事業單位等,有些是需要前期考的證書作為輔助的。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有司法考試,銀行從業,人力資源證書等。因為各專業不同,各人興趣不同等,各類證書的考試眾多,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因為現當下就業壓力,對於各種證書的需要還是較高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在不影響專業課程的情況下考一些有含金量的證書,可以在以後工作中增加一點個人競爭力。
整個大學的絕大多數證書對專業都沒有太大的限制,只有少數證書對專業有著嚴格的要求,如醫護類;也有很多證書對學歷的要求也不高,但是有著一定的年級要求,還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如教師資格證本科一般都是大三報名大四完成認定、註冊會計師、公務員都在大四報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