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區發現「亞洲第一泉」,途徑1000次都沒看到

2019-06-19     Jason游

月峰寺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南山(鳳凰山)廣化寺後的月峰,創於唐代,宋後廢,明成化初年重建,萬曆間拓建。"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1985年重建。 月峰寺原名"月峰禪院"。有月池與中峰合一,呈半月形,故名"月峰"。月峰寺創建於南朝永定二年(558年),是閩省千年古剎之一,宋時是南山十大寺院一百二十庵之一,明朝是莆田騷人墨客聚會之所。

月峰寺內有一口千年佛井,掘於隋唐之際,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現為省級文保。宋代寺廟被毀,此井被山土覆蓋了無蹤跡,直到1984年被住持明開法師發現,挖掘整理之後才重見天日。井中之水被譽為「亞洲第一泉」,據說有失明的人喝過井水之後重見陽光,上個世紀90年代經專家分析,井水中含有2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且偏矽酸含量特別高。因院門近期改造,該井被青石覆蓋以防人跌落。

月峰寺天王殿有1983年在寺內發掘出的清朝「月峰古剎」石匾一塊。據說是清咸豐三年,如光法師重修殿宇,並書「月峰古剎」。

大雄寶殿後面有個佛足亭,這裡存放的可都是寶貝。有大腳印的青石為「佛足」,為明朝佛足印跡,相傳是一個和尚在此修行得道後留下的腳印,該腳印比常人的腳印尺寸要大一些。

宋代石獅臉和清代蓮花座

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佛像

清代石匾

1949年後,月峰寺雜草叢生,已成荒寺。"文革"間,寺院更遭破壞,夷為平地。但是保留了多處斷壁殘垣,現有唐代遺留下來的石柱,可惜都只剩下半截。

大雄寶殿門前有副古色古香的對聯「月寫南山松柏古,峰收壺嶠雨雲賒」。

現世太平,月峰寺隱匿山中,青燈古佛相伴,深藏了過往的功與名,大多人只知南山廣化寺不知南山月峰寺。月峰寺雖為一座寺院,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寺內遺址文物之多,堪稱一座小型的博物館。

栩栩如生的一對石獅守護著南山月峰寺這方凈土。

月峰寺簽書

大小木魚

寺廟裡常用的缽盂和卦。

月峰寺內不僅文物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功德碑也是遍地皆是,每一塊碑背後都是故事。70年代,為了重建寺院,明開法師四處奔波募化,於1984年幸得福清縣江兜華僑陳金治捐資,重建大雄寶殿、觀音堂、山門前石路,月峰寺才得以重現舊觀一二,此後香火重續,漸漸有了今天的規模。

佛家講究一個緣字,如果有緣,你會遇見月峰寺,如果有緣,你還會在這裡喝上一杯清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uMoCmwBmyVoG_1ZjI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