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11年,電商VS房地產,是誰搞垮實體經濟?

2019-11-11     大偉看樓市

雙11火爆全球

雙十一,註定又是歷史性的一天。剁手節跨國界。為了給「剁手節」造勢,昨晚,天貓雙11狂歡夜(貓晚)和蘇寧易購11.11嗨爆夜(獅晚)同時舉辦。其中,貓晚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並在優酷、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同步直播,來自世界各地的86組明星同台獻藝。為了給「剁手節」造勢,昨晚,天貓雙11狂歡夜(貓晚)和蘇寧易購11.11嗨爆夜(獅晚)同時舉辦。

春眠不覺曉,人人在淘寶。

欲窮千里目,再淘一次寶。

唧唧復唧唧,木蘭等快遞。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雙十一。

日照香爐生紫煙,一個包裹等半天。

從電商購物發起的雙11購物節,已經成為中國各行各業參與的狂歡節,房地產作為最重要的行業,自然也積極參與其中:

俗話說的好: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雙十一!

雙十一給人的感覺越來越不好

購物的衝動越來越少

在消費方式社交化、遊戲化趨勢之下,層層嵌套的消費陷阱防不勝防,「無法取消的騷擾」「無法領取的紅包」更令人不勝其煩。在大數據技術、神經網絡算法和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支撐下,濫用個人信息授權和隱私數據共享的機構和商家,無時無刻不在「算計」消費者的腰包。

回到房地產領域:今年各種創新也層出不窮:

拍賣二手房,新房打折扣,在電商缺少增長點的時候,房地產領域被廣泛關註:

2019年雙11,預計天貓銷售額大機率超過3000億,但其實這也只是杭州等一個城市的賣地金額。

雖然雙11,淘寶預計能賣3000億,但其實這可以說是醞釀了好幾個月的銷售額,大量的預定+提前鎖定了交易。如果看房地產,對比杭州一個城市,在過去10個多月里賣地就多達2447億。全國還有上海、重慶、鄭州、蘇州、北京等10個城市賣地超過了1000億,另外還有17個城市賣地超過500億。

從賣地角度看,全國土地市場依然高位,但從漲幅看,全國賣地最多的50大城市合計截止雙11,賣地35088億,同比2018年同期上漲了16.9%%。

2:房企銷售額

從銷售情況看,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企業是同比下調的,但相比前幾月放緩出現了。在公布銷售業績的企業中,超過2000億的有5家。

截止日前,標杆房企公布2019年前10月銷售額的企業合計有26家,這26家企業前10月合計銷售額40726億,同比2018年同期上漲了17.9%。刷新歷史記錄。

單獨看10月份,這14家房企合計銷售額達到了5063億, 部分房企業績明顯爆發,恆大單月銷售刷新歷史記錄。

11月截止日前,發布2018年前10月銷售業績的企業合計超過31家,這些企業整體看,9月銷售依然處於高位,31家企業合計10月單月銷售4552億。與9月份的4716億相比輕微下行。

3:雙11房企的促銷

幾年前雙11對於房企來說是噱頭,不少房企還打出流行的「眾籌」概念。房產電商一時間轟轟烈烈地發展。

房地產作為大宗買賣,並不適應網上血拚的銷售模式,更不可能在「雙11」湊上多大的熱鬧,但並不意味著房地產可以完全置身事外,任何一個行業都必須服從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

而今年不少房企迫於業績壓力,借力電商,推出了一些具有明顯優惠的活動。但整體看效果都非常有限。特別是一二線城市,大部分企業的回款任務都差距巨大。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過了雙11,基本也就是最後一個月的肉搏時間了。

4:電商火熱下的商業地產。

電商的出現,直接打擊了傳統商業的:工廠-總代-經銷-客戶這個體系。變成了:工廠-電商平台-客戶。這樣,總代、經銷這些商家是直接受害者。

有網絡就能買東西,何必要到商場來。電商衝擊下,人們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消費者的支付手段、消費場景、消費目的都在轉變。餐飲、電影院等體驗式業態的占比有著明顯的提高。而提袋銷售比例越來越低。

廣大消費者的商業行為逐漸脫離店鋪和實體,不僅改變了商業格局,商業地產也面臨挑戰。從一些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網購的品類主要集中在服裝飾品、化妝品、數碼電器等標準化電子產品。也就是說,受電商衝擊最大的是傳統百貨業,服務業態和體驗業態尚不明顯。這也意味著,以傳統百貨業為核心的商業地產將面臨巨大衝擊。

開發商拿地建住宅賺錢,但必須有商業配比,導致商業地產過剩。而現在對商住房的住宅化管理越來越嚴格,這種情況下,很多城市的商業地產低迷將成為趨勢。

5:開發商被渠道全面影響

在當下很多城市,比如北京,新盤與二手房搶客戶的現象明顯出現了。相比過去新房與二手房有價差,當下限競房井噴,大部分客戶都400-500萬總價,大量的客戶被中介介紹去買了新盤,二手房賣不動了。而二手房賣不動了,再去新房買房的客戶自然也就少了。所以很明顯的可以看到,2019年,北京二手房萎縮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中介業務員被高佣金吸引主要介入了新盤銷售。

所以市場不景氣——開發商病急亂投醫——渠道中介帶客——項目直接高價比拼吸引渠道帶客——高點位下,渠道中介不再開拓門店客戶專心洗客戶——誰也沒客戶了!



為什麼現在實體店錢越來越難賺?電商和房地產誰才是真「元兇」?有許多人說是馬雲的電商將實體店的經濟搞得一塌糊塗,而也有人說不是電商搞垮了實體經濟,而是高房價,高租金使實體店承受不了巨額的費用導致實體經濟衰退。到底哪個對實體店的打擊更大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pK9YG4BMH2_cNUgIP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