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一匹野驢,可它在羌塘草原,現已瀕臨滅絕

2019-09-04   醉美旅行

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羌塘自然保護區,雖被視為人類的「生命禁區」,但大量的野生動物生長在那裡,藏野驢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營群居生活的高海拔動物,對寒冷、日曬和風雪均具有極強的耐受力,擅長奔跑,警惕性高。喜歡吃茅草、苔草和蒿類。

長相奇特

藏野驢體形與蒙古野驢、騾相似,頭顱碩大、短而寬,吻部稍圓鈍,耳殼長超過170cm。

成年藏野驢體長可達2米多,肩高1.3米,體重300~400公斤,四肢較粗,比起家養的小毛驢多了幾分矯健。

前肢內側均有圓形胼胝體,俗稱「夜眼」,蹄較窄而高,可以說是「高頭駿驢」,因此當地人常常把稱它們為「野馬」

原拓荒者

身為動物界的拓荒能手,藏野驢極耐乾旱,可以數日不飲水。聰明的野驢們還會在河灣處找到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用蹄刨坑「掘井」。

沙灘上刨出的那種半米多深的大水坑,當地牧民稱為「驢井」。這些「驢井」除了滿足自己飲用外,還為藏羚、藏原羚、鵝喉羚等其它動物提供飲水方便。

驢脾氣

長相呆萌的藏野驢

有一特殊習性

喜好與汽車賽跑

在荒野,它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70公里。在同等條件下,汽車通常達不到這個速度。

它們會在遠處注視汽車,當汽車接近時,它們才開始奔跑,並有意與汽車保持平行。

每次總要超過汽車才肯罷休,超過汽車時,野驢會停下來,用勝利者的目光望向身後的汽車。或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驢脾氣」!(ps:追逐藏野驢是違法行為!)

被人類傷害的藏野驢

近幾年的西藏熱,出現了多起藏野驢被獵、被傷害的事件,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發生在2014年的藏野驢事件(比較殘忍,就不上圖了)。

不法分子為謀取暴利,一次次的向藏野驢伸出「魔爪」。

同一片草地的共同爭奪

藏野驢作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其食草性與牲畜相近,它們與牲畜「爭奪」同一片草地,給藏野驢棲息地旁的牧民帶來了極大地困擾。

牧民們認為藏野驢大量地食草,「占據」了牲畜的草域,搶奪了牲畜的資源,損害了他們的經濟利益,這樣的現狀讓牧民難以容忍,他們不斷控訴藏野驢「太多了」。

因此,牧民們試圖用圍欄的方法來改變這種現狀,除了正常隔離藏野驢的小圍欄,還拉起了大面積不合理的圍欄。

這樣的做法不僅使藏野驢的食草域縮小,還經常發生藏野驢被掛死圍欄的事件。

其實,在藏野驢和牲畜組成的食草動物群體中,藏野驢只占2%,而山羊卻占了57%。如果計算消耗的草料,藏野驢不過吃10-11%,家畜吃89-90%。

對於藏野驢這種群居的動物而言,集群的藏野驢雖然可以迅速吃掉大量的草,但它們總的數量並不多。因此藏野驢面臨的生存威脅遠比牧民的經濟損失大的多。

如果一味地掠奪藏野驢的食草域,加上捕獵和殺害,勢必會對原有植被的結構、生物的多樣性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

當我們在羌塘草原遇到藏野驢時,可否減速慢行,不開車撞擊、追殺藏野驢?可否在遇到販賣野生動物製品時果斷地拒絕?可否在遇到受傷的藏野驢時,給它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