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一個人越厲害,他反而很少會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並不是自傲的表現。
而是他們懂得真正的智慧,乃是來自我們深度的思考,更來自與我們內在的連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是因為他們具備了這三種高級認知。
每個人都是一座小宇宙,當你與自我連接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真正厲害的人,很少在乎別人的看法,更多是因為他們懂得尊重自己的內心。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都是由內在的心所驅動的。
我們無法了解每個人,但是我們最需要是了解自己的內心,最在乎的是什麼,最想要的是什麼,不把自己的命運交託給別人。
不讓別人完全主導自己的人生,你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一個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並不是自傲,而是懂得自己的人生由自己選擇,他們學會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所以才不會把別人的看法過於嚴重。
我喜歡《亂世佳人》斯嘉麗,她非常的自我,她很少在乎別人的看法,當別人在議論她是否守婦道的時候,只有她懂得,守護自己的家園,更好活下去,才是她人生的終極理想。
所以她才能拋開別人的議論,學會做生意,嫁給自己不愛的人,但是對自己人生有利的人。
我們無法議論別人的人生,但是當你明白,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們往往就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和議論。
每個人最好的導師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當你明白了對自己人生負責,我們就能最大激發自我的潛能,變成最想要成為的自己。
更多關於如何變得更有智慧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從心態,思維,習慣,人際關係,認知等多個維度助力你在複雜的叢林世界中重建內心強大的自我。
其二,厲害的人很少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是因為他們深刻的懂得,人生的智慧來自我們勇敢的實踐,更來自我們內在的探索。
在《少有人走得路》這本書中, 作者提及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路,只有走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們可以沿著別人的路走,但是我們必須在這條路上思索,自己最適合什麼路,缺乏這一探索過程,我們就無法活出最好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最好的答案都來自我們對待生活摸索,我們在生活中摸索,你才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方向是什麼。
人生是無常的,也是告訴我們,面對變幻的人生,我們要有好奇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張鈞甯的家境很好,父親是金融法律資深人士,母親也是作家。如果不出所料,她也會按照自己的父母安排,讀完法律研究生,進入到金融領域來。
但恰是她想要探索自己的人生,所以才不會把自己甘心往這條路上引,她不斷在探索自己最適合是什麼,直到她找到自己生命最有激情的東西,演戲,她才理解自己的路是什麼。
一個人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們才不會彷徨,而是明白自己生命意義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人的一生要想幸福,離不開自我歸屬感,以及自我的價值感。當你擁有這兩樣東西的時候,你的每天都熠熠生輝。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把自己過多的精力去取悅別人。人的一生,是要學會用自己的視角去體會世界的美妙。許多人活得不開心,根本上是我們不斷在取悅別人。
但是我們最忘記取悅自己。真正厲害的人,都是自我驅動,他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本質上也是學會取悅自己。
當你知道自己是人生主人,當你明白,別人都只是你人生的配角,你才是人生的主人,你或許就能深刻理解,取悅自己,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
自我驅動,首先本質上是接納自己。厲害的人不需要通過取悅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用心去體察生命的周期更替,不斷努力,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個人如果懂得為自己而活,就會變得特別有力量,他在路上前行也更容易達成自我目標,因為他已經能夠激活自己的內在小宇宙。
其二,自我驅動是不被別人左右自己的人生。許多人的潛力也會得到抑制。一個人懂得取悅自己的時候,會變成一個大寫的人,因為他已經掌握了生命的底層密碼,對自己負責,就能最大激發自己的潛能。
第三,自我驅動,是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真正厲害的人,之所以能夠創造出自我人生的奇蹟,本質上是對自我人生目標追求與探索。
他們希望在有限的人生讓自己無怨無悔,讓生命變得閃閃發亮,所以會追求自我的價值感,而不會讓自己過於迷失。
許多人之所以彷徨,本質上是找不到自我的目標是什麼。而一個懂得取悅自己的人,永遠會把自我想要的生活目標放在第一位,他們是屬於自我驅動的人。
自我驅動的人,並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嘉獎,更多的動力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追求,所以才會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走。
我認識一個大咖老師,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入自我學習探索之路,他在學校的課程,並不追求門門優異,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用於自我思維深度的構造。
他業餘時間都用在圖書館裡,大量的深度閱讀,為他理性的思維打下基礎,也為他後來連續創業贏得了優勢。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是屬於自我驅動的,他們擁有長遠目標,所以才會在自己的路上有更為強大的動力,成就最好的人生。
今日話題:你認為真正厲害的人,為何很少在乎別人的看法,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