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抱團的新方向-醫藥的錢景

2019-08-28   炒股跟Z走

其一,在8月23日海外股市大跌(美股三大指數跌幅均超過2%),經貿關係趨冷的背景下,本周前三天A股的表現強於預期。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一向走勢弱於美股的A股表現出了相當強的抗跌性,開始走獨立行情。

其二,市場上沒有出現恐慌式拋售,成交量沒有明顯萎縮,市場情緒並沒有一下子就回到冰點。

其三,從短期機會來講,可以注意到8月26日醫藥板塊逆勢上漲,成為除黃金板塊外為數不多的飄紅品種,這主要是源於從近期密集披露的中報來看,醫藥板塊業績超預期,且本身板塊屬性和外圍擾動相關性較低,因此短期內或有可期行情,甚至成為機構資金新的抱團方向

韌性從何而來?

自滬指2733點觸底反彈以來,A股市場確實展現了較強的韌性。韌性來自兩方面,一是管理層呵護市場形成了政策底;二是此前市場連續下跌,跌出了「估值底」。

其次,經貿關係的冷熱交替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這個因素雖然還是影響市場的關鍵變量,但其對市場的影響力呈現邊際效應遞減的趨勢。

如果說在去年貿易摩擦剛開始的時候,咱們還有一些措手不及。那麼經過一年多的磨練,中國的反制也更加講究策略和時機,投資者對這件事的最新變化也能夠泰然處之,擔憂情緒可能有,但還真不是那麼慌。

在鬥爭中摸索,在鬥爭中進步。現在中方的反制都改在A股收盤後、美股開盤前的晚上八點鐘出爐了,咱們股民經歷了一年多的風風雨雨,肯定也是成熟了一些。

總結一句話:面對外部擾動的情況下,現在A股既有韌性,又有理性。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一向走勢弱於美股的中國A股表現出了相當強的抗跌性,證明已經對美股行情脫敏,開始走獨立行情。

領導說:A股有韌性。我理解,這韌性就是抗跌。

當然,A股市場能否維持如此有韌性的表現還需要繼續觀察。但就目前來看,自滬指2733點以來上漲趨勢保持完好,外部利空因素只是擾亂了市場上漲的節奏,但不能改變趨勢的方向。只要經貿關係稍微有所緩和,A股市場隨時可以發動「反擊」

新的抱團方向

近期,滬指在2900點關口躊躇不前,更加促使資金集中抱團價值股藍籌股。即使大盤震盪,但是醫藥100指數卻已經連續上漲多日,並且總體上漲的幅度不算小。

據統計,從8月6日最低點10927點上漲到8月23日最高的12394點,指數總計有超過13%的漲幅,遠遠跑贏大盤。「吃藥」強勢,凸顯場內資金立足防禦的思維。

我國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很可能在五年內被印度超過,但是我國世界第一大老齡人口大國的地位恐怕要坐實很多年。相較於我國醫藥企業的規模來說,醫藥行業空間十分巨大,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二十年我國醫藥醫療市場持續快速發展是有基礎與保障的。

其次,從這兩年醫藥政策接連不斷的推出我們就已經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國家對於醫藥行業的需求日益強烈,尤其是鼓勵從仿製藥到創新藥的加速過渡政策,更是讓很多企業實實在在的受益。

尤其是醫保的財政壓力增大後,對於醫藥行業加速發展的需求還在增強,雖然政策影響有好有壞,但是長期而言對於醫藥行業的加速發展趨勢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