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氣到心梗」:媽媽拎不清這一點,永遠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2019-07-31   竹空於心才節節高





當家長最頭疼的問題是什麼,十有八九是:

輔導孩子寫作業!



前陣子,網上瘋傳各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混合雙打」,不少父母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個事,痛苦不已。

原因是,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父母特別容易被激怒。

父母們會覺得:「這麼簡單的一個東西,你為什麼就是不明白呢?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兒,你就是做不好呢?」

我們總會因為這樣的念頭,對孩子大吼大叫,過後又悔恨不已。


究其原因:

大人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設定一個標準,覺得我的孩子就應該是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如果他沒有達到,那就是他不認真、他不專心、他不好好乾……

錯了。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13歲以下所有孩子的問題,都和家長有關!

不妨想一下:上學需要考試,開車需要駕照,連上班都需要體檢,可是,很多人沒有經過學習拿到「媽媽上崗證」,就開始生娃帶娃了。


其實,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在一些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下,越教越難管。

慢慢變成:

軟硬不吃、說什麼都不聽;經常哭鬧、尖叫、發脾氣;經常頂嘴,甚至撒謊;膽小、自卑、自信不足;沉迷手機電視、不愛學習,寫作業拖延;


而十點君就認識這樣一位「女神媽媽」,她是明星郭濤的育兒顧問,爆款綜藝《爸爸去哪兒》特邀觀察員——付立平

她不僅能輕鬆應對這些問題,還有一套育兒經,聽聽她和女兒「鬥智斗勇」的經歷,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付立平和11歲女兒

從撕孩子草稿紙的焦慮媽媽

到《爸爸去哪兒》明星郭濤的家庭顧問

做家長的無奈,我都經歷過


大家好,我叫付立平,在教育行業走了17年了,曾經擔任《爸爸去哪兒》「家庭教育觀察員」、明星郭濤的「家庭教育顧問」……

但我最喜歡也最驕傲的是別人叫我:付媽媽。

因為在外人眼裡,女兒瞳瞳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我和明星郭濤


雖然瞳瞳剛11歲,但閱讀量已經超過5000冊,還當起了小老師,開設在線視頻閱讀課,把賺來的錢捐書做公益。


李付沐瞳獲得「全國十大讀書人物」

孩子不僅愛閱讀愛思考愛表達,還擅長書法國畫舞蹈古箏......

央視、湖南衛視、廣東衛視的節目和閱讀活動大賽中,圈了一大波「媽媽粉」。

即便面對朱永新、周國平、酈波、王林這些行業大咖也毫不怯場,自信的表達觀點。


被何炅譽為「國學小公主」



在廣東衛視《少年聽你說》節目



在央視《少年讀書會》節目受酈波教授讚譽

朋友們每次見到我,都不住嘴兒的夸:

「你家孩子咋養的啊?不愧是做教育的,瞳瞳這麼省心這麼優秀,長大肯定錯不了!」

可誰能想到,曾經的我也同樣遭遇各種育兒挑戰:

關心則亂:一發現瞳瞳有點兒「小毛病」,我就忍不住糾正,這也不許那也不許;揠苗助長:總是給瞳瞳設定各種標準,她稍微達不到要求,我特容易發怒;


白天教育別人家孩子頭頭是道,怎麼面對自己的女兒卻手忙腳亂

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眼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我的心越揪越緊。

事不宜遲,我搜遍了國內外所有親子教育的主流理念,進行深入的研究:P.E.T父母效能,蒙台梭利,猶太教育......

直到接觸正面管教,我才恍然大悟,我犯了所有「中國式」家長的通病。

要麼獎勵,要麼恐嚇:

就拿寫作業來講,很多父母經常這麼說,「你要在8點前寫完,我就讓你看半個小時動畫片」;「你要是完不成,就一周不許看動畫片」

短期來看,這招立竿見影。但給孩子留下的心理陰影是,「我是為了看動畫片,才寫作業的」。

時間一長,孩子所有做事情的動力,都是源自於外力,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恐嚇。

喪失了原有的「內驅力」,還怎麼獨立自主?

恐嚇最終失效:等孩子長大,上了高中、大學,你再也不能天天盯著他了,他翅膀硬了,你也打不得罵不得。

獎勵成了驕縱:曾經你的獎勵,將會變成他越來越大的慾望,他今天想要這個,明天想要那個,你怎麼也滿足不了。

家長的責任重於山。你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未來10年、20年的樣子。


不破不立,我將這些年的教育經驗揉碎重組,系統學習正面管教。


我和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

越學越覺得,真是學對了!

在我拜訪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時,她說:一些教育理念不是不好,而是父母們感覺明白了,但真正做的時候又無從下手,「知道」卻「做不到」......

而正面管教,是有「解決方案」的教育法。

它不僅教給你理念,還會給你工具,教你方法,一步一步教你怎麼做。

比如針對孩子不寫作業,可以用「日常慣例表」、喜歡頂嘴用「行為目的表」......

一個蘿蔔一個坑,對症下藥。精準又高效,拿來就能用。



懂事、自信自律、愛學習

我用正面管教

把「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寶媽只要花一分力氣,就能給孩子省三分力氣。

我開始小試牛刀,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帶孩子,瞳瞳雖然小小年紀,卻已經透著自信自主又自律的氣息了。

從一年級開始,瞳瞳就能主動學習,寫作業從來不用催。課外閱讀、上興趣班、玩耍、睡覺、起床等,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並且能堅持執行。

這是因為,我和瞳瞳一起制定「日常慣例表」,激發她內在的「自驅力」,讓她知道:「哦,這是我的事情」。

現在很多事情沒等我安排,瞳瞳自己就做好了。


瞳瞳帶團隊在世界DI創新思維大賽奪冠


在美國參加2018年世界DI創新思維大賽時,瞳瞳獲得小學組科技類世界冠軍

擔任隊長的瞳瞳,有很強的責任感和團隊意識。

這是因為,我經常啟發孩子自己做決定,讓她覺得:「我是有決定權的,我可以為結果負責。

久而久之,孩子的「秩序力」和「責任感」就形成了。

在瞳瞳身上的養育實踐,我更加確信正面管教可以給更多家長帶來力量。

我決定向家長們分享正面管教的理念,很多父母都積極參加我開辦的講座。




在我組建的媽媽成長群中,瞳瞳也成了很多孩子非常喜愛的榜樣小姐姐。

很多媽媽經常和我討論教育孩子的心法,把我的語音聽上十幾二十遍,甚至邊聽邊哭,後悔因為自己以前不懂這些,太虧待孩子了!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媽媽。

你的言傳身教里,藏著孩子10年後的樣子,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真正好的教育,都是拼媽的!

你所有的焦慮,我最懂、也更有辦法



觀察一下你自己的言行,有沒有對孩子說過以下的話:

  • 你看隔壁家的孩子,你有他一半聽話,我也能省點心了。
  • 都幾點了,叫你幾遍了還不起床?
  • 還玩、還玩!能不能快點給我寫作業?
  • 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
  • 你再頂嘴一個試試,信不信我抽你?
  • 我把你拉扯大容易嗎?這孩子咋就這麼不聽話!


如果你中了1條以上,那就要注意了,這樣教,孩子只會越來越不聽話,得不償失。

用對的方式教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媽媽也都將變成又閒又美的「女神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