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鍛鍊方式中,步行既舒適自然,也省時省事,可以算得上是最適宜中國人的運動方式。而國際衛生組織也早在1992年就將行走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Part 1
走一走,利全身
腦,增強記憶力
科學研究表明,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鐘以上的健步走運動,有助於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避免痴呆。
心,增強心功能
散步能增強心血管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帶動各個臟腑器官良好運行。
肺,增強肺活量
散步,特別是快走屬於有氧運動,能增強肺活量,促進肺過濾空氣,讓人神清氣爽。
脾胃,健康消化系統
走起路來,能促進腸蠕動,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排便通暢。脾胃是後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體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並且益壽延年。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表示:同樣一周健步走7小時,胰腺癌患癌風險降低50%,如果一旦患癌,經常行走的人癌症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低57%。
腿,鍛鍊關節
散步可以鍛鍊腰腿,改善我們的下肢靈活度,對於預防骨質疏鬆有很大幫助。
血管,保持年輕態
動脈硬化是可逆的過程,雖然不能徹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研究證明只要堅持步行一年以上,包塊就自行消除。步行運動鍛鍊,對保持正常的血壓、膽固醇、體重都很好。
Part 2
這樣走,才能越走越健康
步行是很好的養生良方,也是最簡單的健身方式,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走得更健康!
01
散步姿勢
抬頭挺胸,目光平視,軀幹自然伸直;收腹,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奏感。
02
散步場地
鬆軟的土地和塑膠操場,對關節有一定的緩衝作用。此外,公園和小區也是不錯的選擇。
03
散步時間
傍晚四五點鐘是散步的最佳時間,但注意,不要在飯後馬上行動,否則會影響腸胃的消化。
04
散步步數
最好是走夠30-40分鐘,保持一定頻率,每秒走兩步,每天走6000步是比較合適的。想要減肥的人群可以多走幾千步。
但也不要盲目追求步數,尤其是老年人或身體狀態不好的人。如果做不到抽出整塊時間鍛鍊,也可在工作間隙分次完成,但每次最好連續走夠10分鐘以上。
Part 3
不同病症,走法不同
調理腸胃,防便秘扭著走
有腸胃病的人可以在行走時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比如扭動胯部等等,因為這相當於給內臟做了一次「按摩」,能夠幫助腸胃更好地蠕動,讓氣從下面走(放屁),而不是從上面出(打嗝)。
這樣每天堅持10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擺臂走
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餐後1小時進行散步,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同時行走時步伐要儘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最好。
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補腎調整前列腺踮腳走
堅持踮腳尖走路,能補腎壯陽。當踮起腳尖走路時,我們的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會起到支撐作用。這時便會按摩到足內側的三條經絡: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
因此,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改善性功能。這個方法對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也大有裨益。
今天
你走對了嗎
來源:健康早6點、健康湖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PU8ImwBmyVoG_1ZWz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