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歷史上,漢武帝劉徹是比較重要的皇帝,在他當皇帝期間,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頒行推恩令,而文化上更是推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與此同時,漢武帝對外則是抗擊匈奴,還攻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把西域納入中國版圖。為了促進貿易,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從漢武帝在位期間的各項功績來看,他算得上是一個千古一帝。但是晚年的漢武帝卻犯下一個很大的錯誤,這時的漢武帝崇信方術,生活上變得極為奢侈。
由於漢武帝晚年頭腦昏聵,身邊聚集了江充、蘇文等奸佞小人。江充一手炮製了「巫蠱之禍」,將此等謀逆大事嫁禍給太子劉據。太子劉據見此情形,就假冒派使者把江充殺了。
蘇文得知江充死訊後,便逃到漢武帝處,向漢武帝控訴劉據,漢武帝開始並不相信此說,派使者召劉據,但使者不敢到劉據那裡,回報漢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
漢武帝得知劉據謀反,甚為大怒,下令丞相劉屈氂率兵平亂。太子劉據帶著長安四市的市民約數萬人強行武裝起來,與劉屈氂的軍隊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
沒多久長安城內就傳出太子劉據謀反消息,人們就越發不敢依附劉據,而劉屈氂的軍隊則源源不斷前來,最終劉據敗退逃離長安。
但是遭到各地軍隊的圍追堵截,劉據在萬般無奈之下,回到屋中自縊而死,與此同時兩位皇孫也一同遇害。
「巫蠱之禍」使得劉據三子一女全部遇害,只有劉據之子、史皇孫劉進有一子劉病已倖存,尚在襁褓中,後改名劉詢,為漢宣帝。
劉據死後,西漢王朝沒有了儲君,漢武帝又得重新挑選身邊皇子,再立太子了。但此時漢武帝身邊,合適的儲君人選是少之又少,次子齊懷王劉閎18歲就死了,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昌邑哀王劉髆三個兒子都不是合適人選。
晚年的漢武帝在儲君問題上,只有六子劉弗陵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了。此時西漢王朝的儲君人選是有了,但是在漢武帝的心中,仍然有一根刺沒有拔掉。
這根刺就是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在漢武帝冊立劉弗陵為太子之前,特地把鉤弋夫人殺掉了。當時的鉤弋夫人正處於年輕貌美的年紀,而劉弗陵才幾歲而已。
這時候的漢武帝內心想到的是自己死後,劉弗陵一旦當上皇帝,但是由於年齡太小,其權力勢必會落入鉤弋夫人手中。那時候的西漢,恐怕又回到了當初呂后專權的模樣。
呂后專政這顆毒瘤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期,才被完全割掉。倘若鉤弋夫人如同呂后一般,即使劉弗陵登上皇位,西漢也會再次陷入危機之中。
漢武帝想到這點,就下定決心,在自己死之前,將鉤弋夫人這顆定時炸彈給解決了,以便為以後的皇帝掃清障礙。漢武帝的「殺母立子」,對於後來的朝代影響是深遠的,以至於出現了「後宮不得干預朝政」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