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生動物園到動物主題王國——淺談動物主題旅遊的產品發展趨勢

原標題:從野生動物園到動物主題王國——淺談動物主題旅遊的產品發展趨勢

作為人與動物親密接觸的最主要媒介之一,在中國,動物園類項目經歷了從城市動物園到野生動物園的演變歷程,從1993年開業的深圳野生動物園作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動物園開園至今,野生動物園逐漸成為中國動物主題旅遊的主要形式,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野生動物園的旅遊產品形態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在大眾旅遊從遠距離觀光向城市近郊遊轉變、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的背景下,野生動物園的遊覽方式、產品形態都面臨改造升級換代的挑戰和機遇。

01

傳統野生動物園發展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野生動物園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數量和發展基礎,但由於其在立項審批、規劃建設、經營管理上的特殊性,導致其在遊客體驗、經營狀況、安全保障、動物福利等方面,存在「弱」、「虧」、「難」、「差」的發展困境。

遊客體驗弱。絕大多數動物園仍然停留在初級觀光階段,整個遊覽過程可以描述為「我們走馬觀花的看著不同的動物,它們看或者不看我們」,科普板上寫著「動物名稱、生存環境、體貌特徵、生活習性」等冷冰冰的知識,這種傳統的動物遊覽方式,遠遠不能滿足遊客對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深度需求。

經營虧損。據中國動物園協會的統計顯示,動物園的市場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多數處於巨額虧損狀態,野生動物園更是有「十園九虧」的說法。一方面,傳統動物園95%的經濟收入來源於門票,過渡依賴門票經濟,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另外,野生動物園是名副其實的『重資產』投入,以飼養一隻大熊貓為例,除去熊貓館建設等前期一次性投入,大熊貓一年租金高達50萬/只,再加上伙食費、人工飼養費等費用達近百萬,其養殖和管理成本太大,成本和收入難以持平。

安全保障難度大。近幾年野生動物園事故頻發,不管是遊客違規還是園內安全設施存在隱患,動物傷人案屢見不鮮,導致遊客對野生動物園的安全性產生質疑。尤其是後疫情時代,遊客對動物「又愛又怕」的背景下,怎麼保障遊客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遊覽,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動物福利狀況差。有些野生動物園,因為虧損或經營不善,使大批野生動物處於飢餓、生病和缺乏基本照顧的「常態」。還有不少野生動物園由於飼養管理力量弱,養護培育不夠專業,基本的醫療救治和防疫要求做不到位,把野生動物當家畜養,對珍稀動物的保護造成威脅。

很多野生動物園由於難以滿足遊客需求,導致收入持續下降,經營狀況陷入惡性循環,進而導致安全保障難度大、動物福利差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擺脫窘境,關鍵是要引流創收,從遊客的角度對產品和管理服務進行提檔升級。

02

從野生動物園向動物主題王國轉變的產品技術路徑

(一)存量提升:動物園創新提升

在體驗經濟時代,遊客在消費過程中,更加注重心智的滿足感,注重對參與性、互動性旅遊產品的追求,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不能滿足個性化的出行需求,「體驗為王」成為該時代的標籤。在動物園有限的空間裡,只有因「園」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保持長久的吸引力。

1、產品提檔

關注體驗式研學服務:通過創新動物研學場景,探索人與動物的「五感」體驗,強化人與動物的親密互動。如動物與成語故事,標本觸摸、動物視界、醫護救治、成長關愛、野外科普等等。

關注夜間旅遊產品:在遊玩時間上,將白天的神奇延續至夜晚,有條件的野生動物園可以適當開展夜間遊覽服務,視覺上營造絕對的黑暗和安靜,讓遊客在黑暗中尋找動物、傾聽動物、觀察夜間習性動物行為,將會別有一番體驗。如上海野生動物園自2019年啟動的夏季夜間動物園,歷時2個月(8~10月),展出100個種類共5000多隻動物,約占全園動物總量的一半,除了夜間的動物觀光和投喂體驗外,還創新的推出了夜間動物大巡遊、水上之旅等特色產品,試運營第一個月平均每天夜間遊客量突破3000人次。

2、創新遊覽

獨創的行為展示與生態展示:強調展示動物天性和特質,巧妙安排觀賞設施展現動物的特長能力和生氣勃勃,以動態的遊覽取代靜態的觀賞、互動的遊戲取代被動的旁觀。以日本旭山動物園為例,園區通過巧妙的設計,讓遊客360度參觀動物。

水陸空全覆蓋的特色遊覽方式:結合園區的地形特色,結合水系、叢林、山地等,開展水上、陸上、空中等水陸空全覆蓋的遊覽方式,增加遊覽的趣味性。

3、環境提升

友好至上的環境設計,提高動物福利:藉助周圍良好的山、水、林、田等外在的自然條件,在豐富動物園景觀環境的基礎上,整體設計上儘可能模擬動物的原生環境,還原它們的自然行為,保留生存技能和生活習性。以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例,被譽為「全中國最好的動物園」,給動物尊嚴,儘可能讓動物生活的環境更貼近大自然。

4、智慧管理

全方位、多元化的智慧管理系統: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和園區管理水平,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滿足遊客個性化需求。基於遊客視角的智慧化,包括園區的基礎服務設施、園區自主導覽系統、園區信息服務系統等;基於內部管理的智慧化,包括園區公共安全保障、動物籠舍管理系統、旅遊營銷智慧系統等。

(二)增量擴容:「動物+」主題休閒度假

以「動物+」為主線,將動物元素與主題體驗、科技體驗、沉浸演藝、主題度假、主題消費等多元業態結合,實現產品的更新疊代,實現從觀光遊覽到休閒度假的轉變,不斷創造新的遊客市場需求。

1、IP塑造主題體驗

無IP,不旅遊,早已成為旅遊業界的共識。捆綁IP,突出主題性、參與性和體驗性,變被動式的感官刺激為主動式的情感共鳴,成為主題樂園競爭的重要突破口。很多主題樂園結合自身資源特點、文化特色等自造或引入IP,如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從動物觀賞、科普到動物IP,實現了從繁育奇蹟到品牌建設的轉變,也實現了從動物世界到娛樂王國的蝶變。另外,以恐龍元素為IP的中華恐龍園,不斷進行IP的創新和衍生,獨創性地構建了包含主題體驗、主題沉浸、特色活動等在內的多維度「恐龍IP」體系。

2、科技體驗

利用VR、全息等技術,突破原有的旅遊體驗局限,將科技與動物、生靈、自然完美融合,給遊客帶來沉浸式的科技體驗盛宴。如紐約的無水海洋館,為遊客呈現了沒有一滴水沒有一個真實動物的海底世界。魁北克的幻光森林,跳出生態旅遊的原有局限,巧妙提出原住民傳說的神秘色彩,結合投影技術,令人看到森林除了用風光如畫作賣點以外的另一種可能。

3、沉浸演藝

動物表演被全面取締,但遊客對馬戲表演的熱忱並未消減,利用融合科技、雜技、高空技巧、極限運動、滑稽小丑、魔術表演、水上芭蕾、馬術展示等多樣節目元素,突破傳統馬戲表演方式,為遊客呈現一場虛實結合、趣味時尚、五感交互的感官盛宴。如法國狂人國,無一器械設備,卻通過合理搭配的演藝產品,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

4、主題度假

以動物為核心吸引力,將景(動物)+宿進行深層次組合,開發動物主題度假產品。遊客在度假的同時,可以與動物零距離接觸,來一次人與自然最親密的對話,引領遊客探索奇趣動物王國,打造人與自然親密互動的動物主題度假勝地,真正實現「為一間房,赴一座城」。如賈馬拉野生動物度假酒店,可以與熊共浴、和獅子共餐,讓遊客體驗別樣的刺激。

5、主題消費

打造以動物為主題,集餐飲美食、零售購物於一體的休閒商街,注重遊客體驗感和主題場景營造,塑造情景式、沉浸式的消費環境,延續動物園的神奇體驗,拉動遊客消費能力。如奧蘭多Disney Spings中以Rainforest Café、T-Rex Restaurant等為代表的情景式主題餐飲,以The Art Corner為代表的主題零售,身臨其境的體驗已經超越消費原本的內容。

03

案例分析:美國迪士尼動物王國

位於佛羅里達州博偉湖的迪士尼動物王國,占地3035畝,是第一個以動物及其保護為主題的公園,整個公園有超過300種哺乳類動物、鳥類、爬行類和兩棲動物以及3000多種植物,但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動物園,它將野生動物園與迪士尼遊樂場二合一,將動物、科普、遊樂、演藝、餐飲等完美融合在一起,讓人們在享受娛樂的同時,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是「動物+」的典型代表。

動物王國有六大主題區,每個區都有主題定位和風貌特色,幾乎每個區域都有動物觀光、遊藝項目、餐廳和商店。

圖:美國迪士尼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分區布局圖

1、綠洲風光OASIS

綠洲公園相當動物王國的主要街道,是公園入口到動物世界的過渡。主要道路以動物展覽為特色,茂密的植被和樹木引導遊客進入公園深處,隨後進入發現島。

特色項目:穿梭綠洲之旅(動物觀光為主,最大特色是叢林氛圍的營造)

2、發現島DISCOVERY ISLAND

發現島位於公園中心位置,是公園發現河航道內的一個島嶼,它是連接公園其他部分的「中心樞紐」。島上有最具動物王國標誌與象徵的生命樹,同時還有公園裡最大的禮品店和兩家主要的主題餐廳。

特色項目:生命樹(標誌和象徵)、蟲蟲危機立體3D動畫(4D電影)、荒野探險家活動(科普研學活動)、金剛鸚鵡(動物觀光)、探索島小徑(動物觀光)、冒險家前哨站(迪士尼朋友見面)

3、美國恐龍世紀DINOLAND USA

以恐龍和其他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為主題的區域。這一地區由恐龍的故鄉迪諾研究所(Dino Institute)所錨定,是一個虛構的古生物設施,是一場黑暗的刺激之旅。該區域展覽的動物都與恐龍的年齡有著進化上的聯繫,此外還有與恐龍主題相關的遊樂項目。

特色項目:The Boneyard(挖掘恐龍化石)、兒童射擊遊戲、海底總動員音樂劇、旋轉恐龍主題的過山車、兒童恐龍旋轉椅、原始森林恐龍漫遊車探險之旅

4、亞洲之旅 ASIA

迪斯尼動物王國的第一個擴展區域,於1999年首次開放。這片區域位於虛構的Anandapur王國(梵語中的意思是「許多歡樂的地方」)。Anandapur結合了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蒙古、尼泊爾和泰國的特點,是一個動物研究和旅遊中心,是集觀光、科普、冒險、夜間娛樂為一體的歡樂區域。

特色項目:起來!偉大的鳥類冒險(動物與迪士尼明星朋友的互動表演)、大王叢林之旅(野生動物觀光)、卡利河漂流(主題漂流)、珠峰探險-禁山傳說(主題過山車)、光之河(夜間表演)

5、非洲奇觀 AFRICA

非洲區是公園的原始區域之一,以虛構的東非港口村莊哈蘭貝為背景,是非洲主要景點吉力馬札羅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虛構家園。該區域包括幾個動物展示區、餐廳、劇院等。

特色項目:獅子王慶典(表演)、吉力馬扎羅草原歷險(動物觀光)、大猩猩瀑布探險徑(動物觀光)、拉菲奇星球保護站(關愛護理)

6、潘多拉-阿凡達世界 PANDORA-THE WORLD OF AVATAR

該片區以阿凡達魔幻為主題,以實景和3D全息影像結合的方式,打造了一個逼真的潘多拉-阿凡達世界。這片土地的天棚景點是阿凡達飛行通道,一個3D飛行模擬器,允許客人乘坐女妖穿越潘多拉的景觀。另外,遊客還可以乘船穿越潘多拉生物發光雨林,來一次納美河之旅。

特色項目:納美河之旅、阿凡達飛行之旅

迪士尼主題樂園與動物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卡通動物還是真實動物,動物IP成就了迪士尼主題樂園至今無法撼動的娛樂航母。目前,上海迪士尼樂園的三期,以佛羅里達迪士尼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風格為主的主題樂園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未來這裡將動物與遊玩絕妙結合,是展現「動物+」的又一經典力作。

04

未來趨勢

單從產品趨勢來看,通過研究國內外的動物主題產品,對比發現動物觀光、動物演藝已經成為野生動物園的標配產品,而虛擬科技及沉浸式、互動式的產品體驗逐漸成為熱門產品,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

從野生動物園發展的整體趨勢來說,隨著野生動物園越來越趨向於主題化和娛樂化,以「動物+」為核心特徵的旅遊度假新模式將更加凸顯,未來「動物園」必將向「動物王國」發展,從動物觀光向主題娛樂邁進,實現從單一觀光向休閒度假的復合型、多元化產品轉變,實現動物園遊覽設施的「水陸空」、旅遊時間的「白+黑」、產品體驗的「虛+實」、「觀+演」、「游+憩」特色組合。

另外,動物主題旅遊不僅在內容上可以有多種創意玩法,還可以在多種資源、多元業態上做「加法」,將單一的動物主題旅遊與山水、田園、濕地等不同資源疊加,從而實現動物元素的多樣融合,給遊客帶來多重動物遊覽的新體驗。

參考文獻:

【1】 楊秀梅、李楓.中國野生動物園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對策.野生動物雜誌,2008,29(3):157-159

【2】 楊秀梅.我國野生動物園可持續發展經驗管理模式初步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8

【3】 魏婉紅.我國野生動物園的發展定位思考[D].北京林業大學,2006

【4】 尹來邦.從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野生動物園管理的現狀和對策.林業工作研究,2005,(6):26-31

【5】 李曉麗.動物主題旅遊的發展趨勢與創新開發.中國旅遊報,2019,(4)

常州恐龍園文化旅遊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恐龍園設計」)成立於2013年,系恐龍園文化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始終秉承「專注成就專業,創新引領未來」的宗旨,致力於成就中國一流的文旅產業實戰派設計服務供應商。圍繞「精準落地」這一結果導向,公司提供市場研判、文化研策、創意策劃、專項規劃、投資效益測算、方案設計、深化設計等全程/分段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