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的公司只有幾十平;兩年後,一年成交27億的她買下一棟10層大樓做公司!

2020-07-06     電商報

原標題:那一年,她的公司只有幾十平;兩年後,一年成交27億的她買下一棟10層大樓做公司!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你要對錢有渴望!

在西安,你一出門就可能踢到秦磚漢瓦;在九堡,你見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年薪百萬以上的主播。

「這裡的主播大部分月收入10多萬,年薪千萬以上的也很多」,一位當地卡地亞(Cartier)的員工說, 「她們消費水平很高,一隻3萬多的腕錶說買就買了,就就叫外賣一樣」。

在九堡,為適應網紅主播消費而存在的星巴克、美容店、寶格麗專賣店到處都是,街上隨處可見拿著自拍杆的小哥哥小姐姐,每天有10多萬人熙來攘往地到這裡進貨……

幾年前的九堡,還是一片不毛之地,當時當地只有一幢外形像個問號一樣的孤樓一臉疑惑地佇立在那裡;周邊也很荒涼,吃個飯要跑到幾公里之外。

改變是從2015年開始的。

2015年,在全國房價不斷瘋漲的大背景下,杭州的房價也一路高歌猛進,這時,九堡園區的負責人做了一個決定,將116畝地皮改造成為科創園。

一年後,九堡科技園的改造大功告成,整個環境煥然一新。

此時的淘寶,已經提前洞察到電商直播的商機,九堡科技園建好後,如涵、緹蘇等大批直播機構紛紛躡足而至。

而提前將電商直播創富的神話變成現實的,是薇婭。

2017年10月, 薇婭在九堡創造了5小時引導成交額7000萬的紀錄,薇婭個人的佣金在當時的杭州可以買上一套房!

此戰過後,就算嗅覺再魯鈍的人也意識到:電商直播的春天已經到了!

此後,各種MCN機構加大了搶占九堡的速度, 有些公司在招聘時公開對前來應聘的人說:「你要對錢有渴望!」

根據淘寶直播的公開數據,2018年底,全國淘寶直播機構有600家,其中杭州占了一半。而杭州的直播機構主要集中在九堡和濱江,尤其是九堡,這裡光是電商主播就有1萬人以上。

1萬名主播之外,還有更多「對錢有渴望」的人源源不斷地從城外衝進來。

2017年,薇婭的公司只有幾十平;

兩年後,她買下一棟10層大樓做公司!

九堡當地一些商店的老闆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當年薇婭在我這裡買過東西!

薇婭有沒有在那裡買過東西無從考證,不過薇婭發跡於九堡,也是不爭的事實。

2017年年初,薇婭的謙尋文化落戶九堡時,辦公室不過幾十平米;三個月後,薇婭的辦公室急劇擴張到幾百平米,然後是1000平、2000平……因為倉庫不夠用,謙尋文化的貨品從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

2019年,謙尋文化搬到了杭州濱江阿里中心,公司買下了一棟總面積3.3萬平米的10層大樓。

請注意,這只是薇婭做電商的第三年,也是謙尋文化成立後的第二年!

薇婭,原名黃薇,1985年生人,此前在北京和男朋友一起開了個服裝店做生意。為了攢足做生意的本錢,男朋友董海峰給林依輪做過伴舞;當時兩人出門時,為了省錢,只有一個人可以坐2.5元的空調大巴。

靠著董海峰獨到的選品眼光和薇婭試衣時穿出的模特效果,他們的店子很快賺錢了,後來在西安開出了7家實體店。

後來,淘寶找到她做電商直播,薇婭也成為淘寶直播的第一批主播。

薇婭做主播時,當年謙尋文化紮根三年的地方,正是九堡。

那時的薇婭,為了籌備自己的第一場直播,提前幾個月每天在微博上給粉絲髮放小禮物,希望能給直播間引流,結果第一場直播時,還是只有5000名觀眾。

薇婭其實從小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但是,生活的精彩恰好在於:它總是會給我們開闢新的可能。

也許是之前做過服裝模特和參加過歌唱組合,薇婭轉入直播行業後,很快找到了感覺: 她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用那場5小時7000萬的成交額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然後用了三年的時間,成為被時代選中的那個女人。

在謙尋文化, 大家習慣叫薇婭「姐」,這個稱呼,更多是基於她在直播界的地位,當她在2018年用一年的時間做到直播引導額27億時,她就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一姐了。

薇婭的事業不斷向上發展的背後,是MCN機構謙尋文化。

謙尋文化的創始人,就是昔日薇婭的男朋友,今天的老公董海峰,也是那個當初給林依輪伴舞,今天簽約林依輪為旗下主播的老闆。

謙尋文化的整個團隊現在有幾百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圍繞著薇婭一個人在轉,這就是個人IP的力量。

如今,在謙尋文化的運作下,薇婭一個月要直播20多場,每場有2000多萬的觀看量,成交額破億已成為一種常態。

從一年前辦公室只有幾十平,到一年後成交額超過27億,這種創富的速度,簡直比風還要快!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當然,對更多人而言,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薇婭。

九堡主播年入百萬、年入過億的背後,還是得遵循殘酷的生存法則:這個行業的淘汰率非常高,高到難以想像。

特別是對新主播而言,他們想脫穎而出,必須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比如說,現在的直播有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頭部主播承擔了公司大部分的收入的同時,各種優勢資源也在向頭部主播集中。

這也意味著,新生代主播的晉級之路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

所以,新生代主播不想一出來被碾壓的話,只能等著頭部主播睡覺的時候再上線: 凌晨二點多,當大主播們鑽到車裡準備回家時,新主播們一天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新主播們沒有自己的專屬直播間,沒有自己的小助理,他們只知道機械地從供應鏈基地進貨,有什麼貨進給他們,他們就想盡一切辦法將它們賣出去。

而且,就算他們把東西銷出去了,他們的所得也不會很高:通常,供應鏈基地會給主播10%-20%不等的佣金,平台抽取30%,剩餘的70%才屬於主播和背後的MCN機構。

在這種殘酷的機制下,能最後堅持下來的新主播也沒有多少。

儘管這樣,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相信「再爛的底牌,也能反轉出錦繡人生」,畢竟當年李佳琦、薇婭們也是這樣過來的!

所以,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無論什麼時候,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今日福利

我們有各類電商行業交流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w6LJXMBnkjnB-0zoM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