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綠,醉嶺南!這是一座工業城市的生態文明創新之路

2020-10-15   佛山新聞網

原標題:佛山綠,醉嶺南!這是一座工業城市的生態文明創新之路

漫步在佛山的大街小巷,馬路間綠色喬木錯落有致,城市大小公園被植被覆蓋,陣陣「綠」意撲面而來;一片片生態林枝繁葉茂,一條條森林通道穿鄉連城,一座座綠意盎然的公園景色醉人……佛山,這座千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名城,因綠的演繹、綠的瀰漫、綠的神韻,更顯靈秀俊俏,更顯勃勃生機。

2018-2020年,佛山高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工作,通過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河涌綜合整治等騰出綠化空間,深挖綠地潛力;大力開展以萬畝千畝公園為龍頭的城市生態綠核建設,建設均安東海綠島公園、王借崗森林公園、南海三山森林公園等34個萬畝千畝公園;大力實施「向路擴綠,向水借綠」,構建互聯互通生態體系;全面實施河心島生態修復,在全國首創河心島島長制,榮獲廣東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在此基礎上,佛山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國家森林生態標識試點,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獲得了國家林草局的高度肯定。

數讀「高森」建設這三年(2018-2020年)

  • 森林城市建設投入48.33億元,年均投入16.11億元
  • 累計完成新增造林面積6002.53公頃
  • 新增或提升改造附屬綠地496.45公頃
  • 新增或提升改造防護綠地661.65公頃
  • 佛山市城區綠化覆蓋率45.64%
  •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9平方米
  • 喬木種植比例75.91%
  • 街道樹冠覆蓋率達41.81%
  • 新增城市公園864.99公頃
  • 建設了均安東海綠島公園等16處萬畝公園
  • 王借崗森林公園等18處千畝公園 ……

綠色創新

建設高品質森林城市,是佛山這座製造業大市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堅守。在工業發展與環境保 護、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中,佛山推動「工業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突破城市開發強度大、沒有大山大嶺、生態用地相對緊缺等瓶頸,探索出萬畝千畝公園、向路擴綠 、向水借綠、河心島生態修復、「三舊」改造增綠、限桉提質等創新做法,突出用「綠色」提升 城市品質,推動工業城市「綠色升級」,實現從「淺綠」到 「深綠」的飛躍。

大霧崗森林公園(攝影:容鑄華)

半月島濕地公園(攝影:霍廣良)

王借崗森林公園(攝影:高波)

綠色內涵

在大力推進高品質森林城市工程的同時,佛山堅持造林和護林並重,通過不斷完善森林防火綜合防 控體系築牢屏障,想方設法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 功能等級。同時致力城市森林文化建設,圓滿完成國家森林城市生態標識試點工作。

佛山市雲勇生態林養護中心森林防火隊伍。(圖片:雲勇森林公園)

佛山森林公安幹警履行森林衛士職責。(攝影:全智敏)

藉助建設高品質森林城市平台,佛山致力於「山、水、林、田、湖、文」有機融合,深度挖掘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森林文化,廣泛傳播生態理念,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加強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推動森林城市宣傳進公園、進學校、進社區,提高全民自然教育普及水平,豐富森林城市文化內涵。

義務植樹進校園活動

2020年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主題林坐落於南海三山森林公園。

綠色福利

佛山在追求增加綠色面積的同時,想方設法讓森林綠地「活起來」,壯大傳統的花卉苗木、木材家具等優勢林業產業,同時積極發展生態型林業產業,不斷壯大森林產業體系,實現綠色惠民、生態富民。隨著「創森」到「高森」的步伐,佛山多年來持之以恆建設生態綠城,綠色發展的生態福利使眾多市民積極參與森林城市建設,共享「創森」成果。

南海區丹灶翰林湖生態旅遊(攝影:王維家)

順德區逢簡水鄉生態鄉村旅遊(攝影:王慶武)

順德陳村花卉世界花卉博覽展(攝影:陳憧煒)

佛山市自然資源局 佛山新聞網聯合出品

攝影:霍廣良、陳憧偉、羅澤成、王維家、王慶武、全智敏、高波、容鑄華、馬永生、阮文標、盧燕玉等

文字:陳潔儀、何子媚

編輯:李達樟

審校:陳潔儀